作者:阎长贵
讲到“大跃进”时,戚本禹说:毛主席的错误没找到几条,却找出来刘少奇、邓小平这些人大量的错误,什么“亩产几万斤”,“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等等谬论,连普及“小高炉”都是刘少奇、邓小平最先提出来的。这就是说,“大跃进”主要是刘少奇、邓小平搞起来的。
文革初期,在中央文革小组中有三个活跃成员:王力、关锋、戚本禹(人称王关戚),其中戚本禹最活跃,人称“戚大帅”。王力,我认识,但没有什么交往。关锋是我领导和导师,关系密切,十多年前,即2005年,我写过《我所知道的关锋》长文,发表在《同舟共进》(两期连载)。其实我和戚本禹的关系也很密切,在文革中,对我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就是戚本禹,并且是他推荐我做了江青的秘书(还是第一任),改变了我的整个人生。不论在文革前,还是在文革后,我和戚本禹都有交往。所以我有责任和义务写一写《我所知道的戚本禹》。
戚本禹,1931年生,山东威海人。1949年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信访科科长、《红旗》杂志历史组组长、中央文革小组成员、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副局长、中共中央办公厅代主任。1983年11月2日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反革命宣传煽动罪、诬告陷害罪、聚众打砸抢罪判处有期徒刑18年,剥夺政治权利4年。2016年,在上海病逝,终年86岁。
(一)文革前的戚本禹
戚本禹从小学到高中时期一直在上海,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诞生后被选入中南海做机要工作。1958年3月,中共中央机关开始整风运动,林克、戚本禹等八个年轻干部向上级反映中央政治秘书室存在的一些问题,引起了当时中央办公厅和中央政治秘书室领导人的不满。因当时反右运动虽已基本结束,他们仍借反右运动对这八个年轻干部进行批判,称他们“反党”。毛泽东得知此事,让秘书田家英进行调查。结果毛泽东用唐朝“八司马事件”的故事解救了戚本禹等八人。
戚本禹没有读过大学。他喜爱中国历史,读了不少历史书,1963年他写了《评李秀成自述——并同罗尔纲、梁岵庐、吕集义先生商榷》,认为这是一个革命变节者的自白书。该文得到了毛主席肯定和赞赏。1964年陈伯达把戚本禹调到《红旗》杂志任历史组组长,而还没开始工作戚就参加了《红旗》杂志和马列主义研究院(这两个单位都归陈伯达领导)混合编成的“四清”工作队到通县参加“四清”,戚分在宋庄公社翟里大队,任翟里五队的工作组组长,他们这个组经过一段工作搞出了一个所谓“漏划富农”,获翟里大队工作队的总领队邓力群的认可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