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CK10252019-11-07 08:23:47

子无求乎

 

 二十、寒山遇仙记

    许多人都有元神离体的体验,只是都发生在人体睡着不管事的时候,当元神回到人的肉体醒来一看:我怎么在床上?哦,刚才是在做梦,是假的。如果人的元神大白天明明白白的离开人的身体,那得修出神体以后,元神主宰修出来的神体才行,这就是快得正果了。有人体才能当人,修出佛的金刚之体才能在佛界当佛,道也一样叫法不同,道家叫“元婴”,得修出道体才能进入神界,安居神界。

    98年,有一次元神离体的经历,其实从小到大有很多这样的事,只是个别的非常完整,写出来就是一个小故事了。

    我的元神很年轻,5、6岁的样子。那一次,我晃晃荡荡的走在一条山路上,悠闲自在。这时候我的脑子有一个念头一闪:这是寒山。我就摇头晃脑的边走边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是往山上走,路越走越陡。我隐隐约约的听到路边左手的悬崖有声音,就走过去贴耳去听,这个时候悬崖突然轰隆一声打开了两扇门。我吃了一惊,不由自主的退了几步,紧接着一个尼姑样的女神飘了出来。这是一个中年的尼姑,身上穿着鹅黄的袈裟,很淡然的看着我问:“小弟弟,你干什么?”

    我下意识的说:“没干什么,我听到有声音想听一下,你就出来了。”

    尼姑笑了笑,伸手递给我一个小瓶子,好像早就准备好了。我接过小瓶子一看,就链霉素小瓶那么大,里面药水中泡着一个白色像子弹头一样的药丸,倒悬在药水里。那尼姑也不说话又飘进洞里,洞门随之关上,我把药瓶随手就揣兜里,接着往前走。

    走着走着,一拐弯就走下坡路了,我看到靠右手20米左右的悬崖洞开,从里面飘出一个尼姑,第一感觉就知道这是妖精变的。只见那妖尼身穿灰色的袈裟和脸色一样,有意思的是,这个妖尼飘出来的时候功力不够,落地不稳晃了几晃,妖尼很尴尬的样子,我憋着自己不笑。然后,那妖尼皮笑肉不笑的问:“小弟弟,你干什么呀?”

    我说:“我来玩。”妖尼说:“我带你玩,好不好?”我不好意思拒绝,心里想反正什么都无所谓的,也想看她想搞什么鬼,就答应道:“好。”

    那妖尼带着我往下走,不远处看到一个半山洞,就是突出一块悬崖下面有几个穿古装的男女在那里围着一个算命的,我一看就知道这是一群妖精,做戏想骗我。果然,那妖尼说:“小弟弟,我们去算命好不好?”,“好。”我也没多的话。

    那算命先生看到我来了,不知道为什么有点心慌,这一慌,桌子后面的算命先生的衣服里露出来一个狐狸尾巴,我当时实在是忍不住,就指着它的狐狸尾巴大笑,这一笑不打紧,那群妖怪看到我早就看破它们的伎俩,呼的一声就没了。我也不在意,就接着往前走。

    这个时候我拐到一个河床上了,这个河床到处都是大石头很干净的。河床边是一道高崖,几十米高的样子,只见高崖上面向河床有一个穿着鹅黄袈裟的高僧在打坐,那高僧真是一幅巍巍的佛像,既慈祥又威严。人像和神像不同,人的面相有骨感,神像面貌没骨感,那个武当山真武大帝的神像的面貌。

    看到那高僧的样子,我很羡慕也学学就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对着他装模作样的学打坐。那高僧飘了下来,纠正一下我的动作就走了。高僧走了我一人没意思,就顺着河床向前走,这就走进了一个大溶洞。这个溶洞很宽广高大,一股清泉形成溪流从洞的深处流出来,溪流的两边的石头上坐着一群妖僧,为什么我知道那是妖僧呢?那模样和前面的妖尼相似,精神面貌穿着一样。我也不怕,就走进那群妖僧里找个地方坐下了。

    傍边一个妖僧笑着问我:“你知道我们这里谁最厉害?”没等我反应,它就自顾自说的指着傍边一个相貌端正一点的说:“我师兄可厉害呢。”那妖僧的师兄心中得意,强装着没听见似的。我觉得不理人家冷落别人不好,就客气一下:“你很厉害呀?”那师兄倒不客气,一脸得意的就起来教我打坐,我可没想学,那妖僧就动手动脚的指点起来。正在这个时候,突然之间就象一群麻雀,那帮家伙惊慌的一闪,呼的一下就没了。

    我回头一看,只见那洞口先前见到的那一男一女的佛家的神仙站在那里。两个神仙很焦急的样子,那女神看到我马上招手叫我过去。过去后,女神仙焦急的问:“我先前给你的药呢?”

    我忙从兜里拿出药瓶说:“在这里。”女神仙急着就催:“赶紧把它喝下去。”可能是怕我接触那帮妖精被妖精下毒了。

    打开药瓶我就急忙把药灌下去,只听见“咕咚”一声,我就醒了过来好像刚喝下什么东西,嘴里一股清凉。人,都有自己的来龙去脉,在人间好象很孤单,也许天堂中的我们真正的亲人,都在为我们牵肠挂肚呢。

 

 

二十一:飞檐走壁的老太监

    谈论中国文化的很多,但是世俗中人能窥其奥秘的少之又少。中国文化到底是什么?其实,几千年的演化以后精华部分形成了我们大家现在的口头禅了。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事情”这句话都会说,为什么没有无缘无故的事情?因为万事万物都有它必然的运动原理和发展规律,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万事万物的演化也有其必然的周期性规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事理~道。

    有其事,必有其理,因而明理的人,才知事。由理而明事,再由事而证理,事理圆融这就是我们中国文化与历史发展一脉相承的事理。因此,中国文化的本质就是明事理的!论事就是论道,论道就是论事,事理圆融才是正理,符合正理的事情才行得通,即便如此也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因而要走“中正”,过了就错了。过错,这个平时挂在嘴巴上的口头禅,就是这么来的。

    当眼前之事不知道怎么判断,就以史为鉴。这也是由历史上的事而证理,选择自己的未来之路的。明事理而证道,不明事理而编造,这是古今读书人的本质区别。

    这两天因为传统武术引起了一些争论,昨天晚上我想起来相关的另一件事,写出来也是由事而证理,有知其所以然的网友,不妨给我们大家讲一讲。

    2001年的2月底的某一天,我在县城遇到一中的保卫科长。饭局闲聊的时候才知道他是我上一届服役中警的前辈,我们县每十年都要招一批人到中警服役。无意中发现老太监飞檐走壁这个事情,是这个保卫科长服役期间,要退伍的那一年发生的事情。

    当时这个前辈服役的时候,队部在故宫。那个时候故宫开发没有现在充分,不为人知的是故宫中有些末代太监在里面养老,这些养老的太监和驻军的院子不远,整个天安门广场都是中警二大队负责。

    这个前辈说,当兵的时候,他没有事喜欢到故宫那些没有开发的地方溜达。故宫院子特别多,仅大小宫殿就有七十多座。宫殿院子与院子之间没有门,有的院子没有封闭,地方很开阔,满地到处堆放的都是国宝,什么石狮子之类的,因为看老乡的关系我服役期间也去过,真是这样的。那些石狮子之类的工艺品再精美,也是随便的到处堆放,我也是糊里糊涂的被老乡带着拐几个弯,就直接进故宫也不用买门票。

    当过兵的知道,老兵退伍的时候管的比较松,大家都相安无事最好。这个事情,就是发生在前辈退伍那年秋冬的某天。

    那一天,月亮明晃晃的,北方四合院的那种环境下月光直接照进营房,这个前辈睡不着看着窗外,那景色在宫殿楼阁的映衬下多美啊?看着看着,更睡不着了就干脆就起来闲逛。当他从一个院子走向太监养老的地方,边走边看,走到院子月亮门正要进去的时候,看到一个老太监从房子东张西望的走出来。前辈奇怪,这个时候出来看看景色很正常,老太监年纪那么大睡不着嘛,但是这个老太监东张西望的样子引起了他的警觉,顺势一蹲,就在树影底下隔着树丛观察起来。

    只见那老太监,东张西望的边走边看,往故宫内城墙走过去。走到城墙下以后,按说应该拐弯继续走,只见那老太监又回过头来警觉的看看,似乎完全放心下来以后,接下里发生前辈不敢想象的一幕:只见那老太监把老式长马褂利索的往腰间一扎,跨过绿化带毫不犹豫的走到城墙根底就象猴子一样的手脚并用,噌噌的几下就上了城墙!大家知道故宫外墙,可有十米高左右啊。

    前辈目瞪口呆的看到老太监上了城墙以后,很满意的拍拍手上的灰尘,点点头很得意的样子。然后,顺着内城墙边走边看城内的天上人间的景象,信步庭院悠闲的来回走了一会,也不知道都想了些什么?走了一会,老太监跨一步到城墙边上的墙面看样子是准备下来,这时让人不可思议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老太监上墙的时候,是手脚并用猴子一样的窜上去的,不是慢悠悠的爬上去,而是急速的窜上去。下来的时候呢?直接两脚往下一耷拉,后背贴着墙,游下来的!不是直接滑下来,是象壁虎一样的游下来。当时的心情,服役的前辈说真是闻所未闻,手心捏着一把汗,心情紧张的真是反应不过来,头脑空白的象看电影一样的:就算是武侠小说,也没有这样的情节,是吧?那老太监从故宫内墙游下来以后,若无其事的整理一下衣服,神态很轻松的回去了。

    饭局的时候,那个前辈讲述这件故事还是迷惑:这是什么功夫?过去看小说,知道董海川是清末民初的十大武林高手之首,谁想到那些养老的太监中真有这样的人。人啦,酒后吐真言,平时聊天满桌人,谁聊这个?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的都是一般的常理,老子讲的是超越一般常理的非常之道,只是借用当时一般人能理解的文化背景中的名词概念而论述,万事万物的“名”就是汉字。老子明明白白的告诉后人,常识常理都是平常人那一层面的东西,超越常识常理的背后现象,有更玄妙的道理存在,这就是超常的玄学,超常的事理《道德经》。

    行千里路,破万卷书。人的经历,往往比书本知识更重要,过去书生为什么要游学?知,是可以表达的书面人人都可以看到的那些字面上的东西;识,以知为基础对更深刻事理的领悟,这是字面上没有的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吃一堑长一智,多经事才有明理的机会。否则,书读得再多,食古不化反而成呆子了!

 
YMCK10252019-11-07 19:05:42
疑惑
柳桥人家2019-11-08 14:14:49
可以想象有多少传统绝学已经无法延续,真是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