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到爱情没有保质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求助契约。今天的故事来自一位律师,做了多年线上法律服务后,他意识到,和婚姻有关的协议,最终意义都不在检验爱情。
这是“青年树洞报告”专栏的第一篇故事,由真故联合万能编辑部共同推出。身处都市的年轻人,被海量的信息裹挟,敞开表达却成为一种奢求,安放自我的空间逐渐塌缩。他们习惯在树洞中倾吐心事,寻找出口。第一批90后已经进入30岁倒计时,这个专栏记录下几位特殊的心灵从业者,为在压力中突围的年轻人提供抚慰。
屏幕上,“对方正在输入”闪烁许久后,这句话出现在了聊天框。看到它,我心里一沉,不知道如何答复。屏幕的另一端,是一个陌生人,也是我的客户。
作为律师,2012年,我在淘宝上开设了一个卖家账号,专门提供法律服务。由于快捷、费用比线下便宜,此后每天我都会接收到十几单来自全国各地的“求助”,其中五成是关于婚姻问题,这次向我咨询的男性客户,便希望我为他写一份离婚协议。
按照职业惯例,我不便多问客户的隐私,只说:“那您的诉求是什么?”
他马上说:“我希望前妻在女儿成年之前不能再婚。”我还未回复,客户紧接着解释了坚持这一诉求的原因。在他看来,前妻出过轨,女儿以后又要跟着她生活,如果她再婚或者再出轨,一定会对年幼女儿的道德观念造成影响。
叹了口气,我告诉他,这样的条款在法律上不具备执行的可能,写进协议,也无法生效,没想到这位客户非常坚持:“你就写进去。”我只好照做。
开售法律咨询服务以来,像这样特殊的诉求我接触过不少,人们带着各种各样的目的来找我,我尽力用自己的职业技能提供帮助。
小小的聊天框,也成了我接近都市男女心灵的窗口,我见证过许多人步入婚姻,也目睹许多情感关系破裂。
图 | 店铺名称 “众和法律在线”
一天,我打开淘宝,看到一则“在吗”的留言,我快速回复了“你好”,切换到工作状态,等待对方接下来的信息。
做这行后,我发现客户不会和你有过多的寒暄,而会直接提出需求。找到我的人,多是有急迫的问题需要解决,客户一般直奔主题,有经验的还会直接说:“麻烦写份离婚协议,需要详细约定好双方的财产分配。”
但这一次,我左等右等,对话框没有任何动静。正当我准备退出聊天界面时,一大段文字跳了出来,看到结尾的一句“我居然只是生孩子的机器”,我快速拖动屏幕,翻到了文字的最上方。
这位咨询的客户是一位已婚女士,家在陕西。几年前,在甜蜜的恋爱后,她嫁给了一位医生,但随着孩子出生,丈夫的热情逐渐消失。即使不加班,丈夫也常夜不归宿,手机里频繁收到暧昧信息。现在,她的孩子还没学会走路,而他们的感情已走到了尽头。
看到这里,我发现客户还是没有提出诉求,如果对方不清楚要怎么约定协议,作为律师,我也不会对客户做太多的建议。婚姻是两个人之间的事,不需要第三方来干涉。
我只说:“您和配偶目前是什么样的情况?想对哪方面做一个约束?”
她没有回复文字,而是发过来几张照片。看着小图,我就感觉瘆得慌。
图片里,她的眼周、嘴角、手臂都是淤青的痕迹。我的脑袋里浮现出《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家暴画面。
“老公其实是gay,喜欢男人,但在结婚前隐瞒了自己的性取向,现在时不时还家暴……”这些照片,都是她之前拍下的证据,但碍于面子和胆量,客户一直没有报警举证。
她透露自己的家人并不愿意公开这件事,男方的父母似乎也清楚儿子的性取向,但结婚前,谁都没有提起过,她觉得“自己是被骗入这场婚姻的”。
作为律师,我总是对“家暴”格外留心,以往的案子里,秉持职业原则,我从没有对客户的选择做过干涉,但听她讲完自己的经历,我做出了离婚的建议。
客户迟疑了几分钟。当对话框再次出现“对方正在输入”的字样后,她终于给出了自己的需求:写财产协议。但到了下午,她又取消了订单。
第二天上午,她再次下单,要求我帮忙写投诉材料,她想“去老公的单位投诉,大不了鱼死网破”,没想到下午,我又收到了她的退款消息。
身体和精神遭受双重伤害,她一直很挣扎,又没勇气摆脱目前不公平的状态,身边的人都告诉她“两边家庭都有头有脸,闹大了对自己不好”。
几天后,我和她的对话慢慢被挤到了聊天框的底部,这位客户没有再让我继续写过协议或投诉材料,我也没有再问起过她的情况。
想起这位女客户时,我都会思考,如果在遭受家暴后,她能够立下婚内协议,可能不至于落得这么弱势的地位,其实在我的订单列表里,大多数都是女性用户,70%以上的情况,女性都是非过错方,而男方有过出轨行为、精神出轨行为或是家暴行为。
很多人只以为协议是种对感情的束缚,其实,它也是自我保护的武器。毕竟法律是事先制定的,而社会向前发展,现行的《婚姻法》很可能落后于现实的发展,并没有那么完善。如果可以通过协议来弥补这一点,对于婚姻双方都有好处。
十年前,我刚进入法律服务行业的时候,婚前协议还不大被人接受,传统观念里,婚前协议总显得和真实情感不匹配。但这些年,随着社会风向变化,找我写婚前协议的人越来越多。一天下来,我能够接五六单。
客户下单前,有的人会拿着手机上的截图,问我哪一项协议是不是可以生效。严谨一些的,还会自己先拟定一份协议,在这个基础上,我再根据他们的要求做修改。
在婚前协议里,财产的分割是基础项目,然后根据需求的复杂度,协议的价格从100元到500元不等。
图 | 处理订单
一天,一个即将结婚的女性客户在淘宝下单后,直接提出了她的需求:“若男方出轨,家庭80%财产归女方所有,剩余20%归男方所有。”很多人签婚前协议的目的,是想用协议来防止对方犯错。对这则需求,我见怪不怪。
写完协议后,我将文件发给客户。她看了后,回复很满意,但过了一会,她又说:“我还是不放心……”
对于婚前协议,90%以上的人都要问:“要不要公证”、“签字是否有效”。其实,只要双方自愿签字,协议就能生效,我回复说:“和财产分配相关的内容是确定有效的,男方如果有过错,就可以按照协议进行重新的财产分配。“
看到这句话,我感到疑惑,因为婚前协议的内容,一般是双方事先沟通好的结果,来做咨询,不过是将口头约定转化为规范的条款。
客户接着说:“是我想用协议来测试他的忠诚度,有没有出轨的可能。”
我没有再答复,这个答案我并不陌生。一旦扯上婚前协议,总会牵扯出来各种解释不清的问题,它就像一颗炸弹,炸出 “你是不是不信任我?你到底爱不爱我?你是不是想分我的财产“等一系列问题。
果然,第二天这个客户又发了消息过来,告诉我她的对象不愿意签协议。但她没有放弃,决定更改协议内容,把单方面约束男方的条款,改成约束双方,只要有一方出轨,财产的80%都归另一方所有。
我按要求修改了内容,但无论怎样调整协议,男方都不愿意签。
客户觉得,不敢签协议,代表男方对自己的忠诚度没有信心,不够爱自己。“总有一天他会背叛我,既然看到了结局,就没必要再浪费时间。”
她决定提前给这段感情画下句号。在我接触的客户中,不单单她一个人认为,婚前协议是一种检验伴侣的方式。
很多人要求我替他们写下奇奇怪怪的忠诚协议,有一位客户,她的爱人有两个微信账号,其中一个好友上千,用于工作、生活;另一个微信账号里只有一位联系人,还是异性。客户认为这是一种背叛。因此在协议的内容中,她限制了对方不能私下注册微信号,不能跟指定的某个人聊天。
限制宽松一些的,不会禁止对象与某个人联系,而是把联络的频率写明,比如和某一个异性“每天微信对话不超过10句,每周不能超过50次”。
我见过最苛刻的协议,是女方要求在协议上添加婚后男方“几点回家,回家晚了要走什么样的流程,如何汇报”、“一周应酬超过三次但找不到正当理由,需要接受惩罚”等等内容。
这些稀奇古怪的内容,理论上都是无效的,但真要写进协议,我只能提醒客户:可以写,但最终无法执行。
但在客户们看来,协议生效比执行更重要,这种想法自然还是感性凌驾于理性,从律师的角度来看,婚前协议的存在,意义并不是检验爱情和忠诚,而是契约精神。维持一段婚姻的本质是合作,优秀的合作讲究的还是履行契约。
年轻的时候,我总天真地认为爱情和婚姻密不可分,爱一个人必然要和他结婚;从事这一职业后,我才对婚姻有了更多的理解,人和人之间也会因为利益结合,婚姻和爱情没有必要联系。
一段时间下来,我注意到同性恋群体对于婚前协议的需求很大,每个月至少有两三对形婚对象,通过淘宝找到我,请我协助制定婚前协议的内容。线上沟通,极大程度上保护了他们的隐私。
来签订协议的形婚双方,条件一般不错,对财产的分配也非常明确。没有多余的感情牵绊,双方都默许了对方可以与其他人相处相爱。所以一般协议中只会出现财产协议,而不存在忠诚协议。
我意外地发现在这类关系中,婚姻反而显得更加“纯粹”,结婚只是结婚,不过是让外人看来自己不那么“古怪”。
而更多时候,婚姻的结合并没有那么简单。一天,我接到一个杭州女客户的订单,她希望能够电话沟通。刚点击接听,她急促的声音就从话筒里传了出来:“律师,我怀疑男友出轨了。“
客户接着告诉我,因为她已有身孕,两人只能按原计划结婚,之所以找我,是想在婚前协议里约定房产的份额,男女方各占50%。
考虑到她情绪紧张,我快速写完了协议,她收到后的晚上就告诉我,男方已经签了字。她终于松了一口气,“就算以后离婚,也算给自己留了条后路。”我发了个微笑的表情,在心里说了声“希望”,关闭了聊天窗。
法律咨询,一般是一次性服务,虽然深入参与了客户人生的重要事件,但交易结束后,我们不会再有交集,某种程度上来,没有消息也意味着是好消息。
图 | 律所外
半年后的一天,我照常打开软件,看到一则留言:“陈律师,我丈夫出轨了。”我点开后,意外地发现我们之前有聊天记录,这个客户曾经下单过婚前协议,她就是那个因怀孕不得不结婚的女生。
只不过现在,她成了妈妈,但结婚后,男方仍是出轨,被她发现有不同的暧昧对象。考虑到孩子,客户不愿离婚。这一次,她找我是想拟定一份婚内协议。“如果他再出轨,房产85%归我,15%归他。”客户斩钉截铁地说,希望严苛的协议会成为丈夫的紧箍咒。
但事与愿违,她的头像再次出现在了我的对话框顶部。之前签订的协议,都没能约束男方,客户忍无可忍提出了离婚,她原以为可以依照协议分割财产,但是丈夫却狡辩签订协议的时候是被逼的,拒绝执行。
我安慰她:“男方是过错方,除非有证据证明他是被逼的,不然他撕毁协议也没用。”
客户对丈夫彻底死了心,她决定起诉离婚,我替她写了起诉状。
事实上,指望签订协议来改变一个人,太难了。在很多人看来,婚姻关系的持续,仿佛是一个麻醉自己的过程,但在我接触的事例中,出轨、家暴更像是种恶习,有过过错,再犯的可能性也非常高。
他们希望用协议来加固彼此对婚姻的信心,带有一种签完协议婚姻就必然会长久的期待,但协议能让弱势方的利益得到合理化的保障,却不能提供感情的保质期。
经营婚姻,比起感性,可能更需要理性,毕竟维持婚姻的动力绝不仅仅是“爱情”,还包括孩子的抚养、亲情的联结、经济上的扶持和生活上的互助。
作为律师,在淘宝上和婚姻有关的业务,我会继续开设下去,希望在每个普通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让他们得到法律的保护。
口述 陈重磊,律师
撰文 | 苏波荣 编辑 | 张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