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CK10252021-11-19 16:50:33

中国扫黄回忆录


 
大家好,我是朱富贵。
 
今天聊一个刺激的职业,娼妓。
 
一提到这个词,大部分人就心头一颤。因为它涉及了一个敏感话题,性。
 
就像哈利波特的世界里,不能随便说出伏地魔。中国人说性的时候,尽可能拐弯抹角,不然可能被开除正经人身份。
 
在很长时间里,性是禁忌。
 
性之所以禁忌,是因为它危险,之所以危险,是因为它藏着人心中的所有秘密。
 
娼妓业是性行业,自打有了人类,就和人类紧密相随。
 
春秋时期,齐国的把娼妓业改为官营,还为娼妓业专开了一片地,就有了中国最早的红灯区。
 
齐国丞相管仲,因此被拜为娼妓业的祖师爷。
 
管仲肖像,图片来自网络。
 
不光中国,放眼世界也是如此,几千年来相安无事。
 
但忽然之间,风头变了。
 
过去一百年,娼妓业在世界范围内成了风口浪尖的话题,受到猛烈批判,并陆续被多国禁止。
 
新中国成立后,也关闭了全国的大小妓院,顺应了这一潮流。到现在,全世界已经有超过一半国家,把卖淫定为违法。
 
世界卖淫合法性分布图 ,图片来自网络。
 
为什么这个存在了几千年的行业,突然成为众矢之的,人人喊打?
 
中国又为什么会卷进这个浪潮,废娼过程中出过什么意外?
 
新中国后,在北京市的废娼过程中,为什么寺庙起到了重要作用?
 
今天咱们就来捋一捋来龙去脉。
 

1

 
现在人谈废娼,会把原因归为西方人权思想,但这话并不全对。其实中国废娼之路,远走在世界前面。
 
中国历史上,官员出入风月场所是极为常见的,民间也经常流传官员和名妓的风流韵事。
 
清代画家潘恭寿画的柳如是肖像图。 
 
到了大清朝,皇上立下新规矩禁令,不允许官员再踏步娼寮,免得被老百姓看笑话。
 
但皇帝们终究失算了,官员还是钻了政策空子。因为禁令只针对女妓,北京城的官场改了喜好,悄然兴起了一阵好男色的新风尚。
 
于是,社会上出现一些豢养男妓的场所,供官员们光临,也就是所谓的「相公堂子」
 
这些相公堂子集中在北京城南,后来这一带人越聚越多,生意越做越杂,就成了后来的八大胡同。
 
上海会乐里红灯区,图片来自网络。
 
政策有时代性,会随时起变化,但人的欲望却是永恒的
 
古代人娱乐项目少,与异性的情感又压抑严重,所以千防万防,娼妓也依然会在夹缝中,找到自己的生存方法。
 
北洋政府上台后,财务紧张,为了收税,也就是花捐,设立了妓女检验所,为妓女检查身体,颁布执照。
 
虽然没明说,但这一举动意味着妓院可以重打大门。
 
于是,北京的娼妓业更加兴盛。妓院还分出等级,从高到低分别是清吟小班、茶室、下处、暗门子。
 
挂着妓女花名招牌的妓院 ,图片来自甘博的《北京社会调查》。
 
清吟小班和茶室是上等妓院,主要生意也是情感服务,妓女陪客人喝酒聊天,诗词歌赋,是有钱人的娱乐。
 
但有钱人是少数,大部分妓院服务的都是底层客户,也就是下处和暗门子。
 
来这里的客人都没钱,于是省去这些花里胡哨的面子工程,只做皮肉生意。
 
当时的美国记者甘博在《北京娼妓调查》中记载,民国初年,北京每24名妇女中,就有一人是妓女。
 
然而,随着大城市的工商业,娱乐业的爆炸式发展,女性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
 
女性的经济地位发生变化,再加上国外女权浪潮冲击,上海广州等地的女性也开始走上街头,主张自己的权利。
 
参加社会游行的女学生,图片来自网络。
 
此时,社会舆论也大转变,转为支持女权运动。《新青年》等社会团体纷纷出来,为女权发声造势。
 
商务印书馆在1915年,出版一本杂志,就叫《妇女杂志》,批判旧思想,提倡新精神。
 
《妇女杂志》封面 ,图片来自网络。
 
娼妓业作为旧时代的毒瘤代表,被推上风口浪尖,受到文化界和媒体界猛烈抨击。1918年,李大钊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废娼问题》。
 
五四运动以后,废娼已经成为知识界的显学,是最大的政治正确,谁不赞成就是和民族进步唱反调。
 
当时的杂志上评论说,近来.....谈到娼妓问题,把娼妓看做社会上顶大的祸害,万恶的源泉,深恶痛绝,几乎众口一词,并不曾听见哪一位敢大胆的反对这种议论。
 
舆论影响社会氛围,进而决定国家政策。
 
1927年,国民政府上台之后,社会运动气氛浓厚。
 
政府以革命的名义,驱逐一切旧时代的牛鬼蛇神,娼妓、赌博、占卜星象因此被列为三大取缔
 
时任南京政府常务委员杨杏佛说:全国人民应该放开眼光,把南京改造成一个极大都市,已遗后世子孙。
 
鲁迅和杨杏佛合影 ,图片来自网络。
 
首先下手的就是娼妓业。
 
南京政府说干就干,决心就很大,而且出手强硬。公安局接到命令,限期两个月,查封所有妓院。
 
但禁令只是一张纸,如何善后才重要。摆在政府面前,最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安置妓院里的妓女。
 
南京市政府出台了一个三步走的政策。
 
第一步,救济收容。政府把失业的妓女们收容起来,教育三个月,让其悔过,再培训三个月,让她们掌握一项谋生技能。
 
第二步,自行择业。收容培训完的妓女就可以释放了,嫁人也好,做工也好,反正不能再卖淫。
 
对于收容完后,又重操旧业的妓女,就不能姑息,赶出南京,不让再回来。
 
 
民国的南京妓女,图片来自网络。
 
南京政府的政策雷厉风行,而且很快就见到效果。
 
几个月之间,原来遍布南京的妓寮全部关门倒闭,街上再看不到一家妓院。
 
另外,政府又通过修建公园、图书馆和夜校等地,企图让民众养成革命的、高尚的行为模式,取代之前愚昧的行为
 
但娼妓业存在了几千年,会因为南京政府的一纸禁令,就彻底消失匿迹吗?
 

2

 
答案显然是不会。
 
南京政府的政策不光没有终结娼妓业,反而招惹了巨大的麻烦。
 
城里的大道确实干净了,但这只是眼睛看的着的。暗地里的妓女一点也没少,她们出现在南京的旅店、茶馆、舞厅,遍地开花。
 
民国时期的舞厅 图片来自网络。
 
南京政府很快就发现这个问题,公安局长在市政会上说,奉令禁绝娼妓后,一船歌女穿青衣,挂徽章出入各旅店唱曲,形如从前娼妓一样。
 
当时的《中央日报》上说:私寮林立,梅毒蔓延,更为变本加厉。”
 
几个月整治下来,不但没能根除娼妓业,反倒把妓女们打散,化整为零,比之前更难管理。
 
而政府修建的新式公园,本想让市民变高尚,不料正成了娼妓揽客私会的好场所。
 
民国时期的公园 图片来自网络。
 
公安局一开始还用拘捕妓女嫖客,但人数太多,公安局就那么大地方,根本关不过来,越禁越乱。
 
公安局看管不住,干脆变换了手段,抓住谁就拍照公示,试图用社会性死亡的威胁,来稳住局面。
 
但这一措施看似给禁娼处罚出新招,其实偷偷把处罚力度降低。而这正是政策松动的信号。
 
老鸨、妓女、嫖客,甚至警察立即接收到这一信号。妓女嫖客再不怕违法,知道警察不会拿她们怎么样。
 
警察虽然对抓嫖兴趣浓厚,跟建设新城市毫无关系,打的是自己的小算盘。
 
 民国时期的警察图片来自网络。
 
警察经常突击突击一些平民百姓家,真抓住嫖娼了,就开罚款了事,罚金自然流进自己的口袋。
 
实在没抓住,还有警察以诋毁良家妇女名誉为名,敲诈老百姓。
 
一连串的禁娼手段,不但没能真正减少嫖娼行为,还因为扰民,搞得民怨四起。
 
于是,社会上出现了禁娼不如不禁,愿冒天下之大不韪,主要弛禁也的声音。
 
而1933年,因为全球性的经济大萧条,南京的工商业受到重创,市政财政经费吃紧。
 
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 图片来自网络。
 
人人都不花钱,市场就成了死水,急需一剂强心剂,把市场给救过来。
 
荒诞的是,被抬出来解救危局的,却是人人喊打的娼妓业。各业联名上书,要求重开娼妓业,刺激经济。
 
南京市政府的禁娼工作本来就难搞,干脆顺手推舟,提出一个弛禁提案,主张限区域,限条件重开娼妓业。
 
但文化界和媒体界却不吃这一套,抨击南京市政府在饮鸩止渴,开历史的倒车。
 
最后这个提案没能通过,但政府摇摆的态度已经表露无遗。
 
1934年,蒋介石亲自出面,倡导新生活运动。老蒋一句话,商界的弛禁号召自然泡汤,南京城再次紧锣密鼓地扫黄禁娼。
 
1934年蒋介石推行“新生活运动” 图片来自网络。
 
此后,南京市的暗娼和南京政府开始旷日持久的缠斗,你进我退,我来我走,长不大,却也打不死。
 
直到后来开始抗战,政府和公众的心思都转移到打仗上,废娼的事也就消失在舆论中。
 
但事情不被讨论,并不意味事情已经休止。
 
相反,没有监管,再加上接连的战争,民间经济彻底崩溃,更多的女性不得已投身娼妓业,谋求一条生路。
 
到新中国成立后,各地登记妓女数量,上海仅登记在册的就有几千家妓院,超过3万名妓女,更不论暗娼以及相关的老鸨、跟班、仆役等人。
 
新中国一样容不下娼妓,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中,娼妓业是不平等和剥削的表现,必须要被铲除。
 
但面对已经膨胀到这么大规模的产业,如何处理也是个棘手问题。
 
吊诡的是,政府还没出手,很多地方的娼妓业自己销声匿迹,音迹全无了。
 

3

 
妓女们主动隐匿,是因为听到一个传闻。
 
传闻说共产党对待妓女不留情,会把妓女送到前线军队当军妓,堵抢眼,或者剃光了头到山里敲石头,嫁给“煤黑子”做老婆。
 
这种流言在北京、上海、武汉各地都普遍出现,内容也大同小异。
 
妓女因为害怕,到其他地方或乡下避难,导致一段时间里,妓女数量降低。
 
但时间不久,她们发现流言情况并未真正发生,便再次回到大城市,城市里的娼妓业再次活跃起来。
 
卖淫场所也从茶馆客栈,扩张到公园、码头、船舱,任何一个带顶的地方都可能是卖淫场所。
 
码头 图片来自网络。
 
更重要的是,解放军进城不久,城里还有一些反动残余势力,就窝藏在妓院,甚至还冒充解放军在妓院开会。
 
要解决这一连串问题,还得端掉妓院。
 
1949年5月,刘少奇提出“建设新北平”,紧接着,北平市市长叶剑英下达摸底北平妓院的指示。
 
几个月后公安局、民政局、卫生局、妇联等联合成立了“处理妓女委员会”。经过一段时间筹备后,在11月正式展开禁娼行动。
 
叶剑英元帅 图片来自网络。
 
为怕走漏风声,指挥部以召开会议为名,把妓院老板、领家叫到公安局开会,当场扣押。
 
与此同时,执法队伍突击、围堵指定妓院,控制住妓院内所有人员。给嫖客的证件上盖上嫖客查讫的戳,教育妓女。
 
到这一步,人民政府的行为,和当年的南京市政府废娼大同小异,但后面的行为就区分了二者的不同。
 
人民政府严惩剥削妓女的老板,大部分人都进了监狱,情节极其恶劣的甚至被判了死刑。跟南京市政府罚款了事,完全不同。
 
对待妓女更是不一样,时任上海市市长的陈毅说:妓女是生活在旧社会底层的受苦人......不管付出什么代价,都要解放妇女。
 
在北京,人民政府设下了教养院,收容失业的妓女。德胜门外的华严寺,被政府征用,改造成北京生产教养所
 
收容在这里的妓女被称作学员,每天早7点起床,白天出操上课,晚10点睡觉。
 
收容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改造,而改造妓女的第一步,就是看病。
 
北京市卫生局组织医疗队,为妓女通过血液检查,发现有身患性病的妓女高达96%,超过一半人患有梅毒或淋病。
 
青霉素是治疗性病重要药品。据统计,医疗队人员共注射超过13000针,除了个别人针眼发痒之外,未出过任何问题
 
此外,北京市政府还开办新生织布厂清河缝纫工厂等工厂,先教妓女技能,再安排就业。
 
纺织厂图片来自网络。
 
每一项工作都比南京政府当年做的扎实到位,明明白白。这些工作的确减少了北京的妓女数量,尤其是被迫从业的女性,得到了重新生活的机会。
 
即便工作做到如此,事情进展也并不顺利。
 

4

 
人民政府一开始太天真,认为妓女都是旧社会的受害者。有了新生机会,她们就会回到正常轨道。
 
但妓女团体成分很复杂,有很多人并不是被迫从业,就是想吃这碗轻松饭,因此一点都不领人民政府的情。
 
被改造的妓女 图片来自网络。
 
尤其是高等妓院的妓女,过惯了舒适高档的生活,要做工是万万不可能的,整天在教养院整幺蛾子。
 
一个叫贾秀兰的妓女,常常故意装死,动不动地上一挺,口吐白沫,四肢抽搐,憋住呼吸,想混出教养所。
 
还有一个叫房淑英的,在寺庙里装神弄鬼,要死要活,甚至吞下了六根针自杀。
 
看护人员买了四五斤韭菜,让房淑英吞下,让她排便的时候,让韭菜把针从肚子里带出来。
 
更有人吃屎喝尿,装疯卖傻,用尽一切手段,想逃出教养院。
 
不光改造不顺利,南京政府当年关闭妓院,导致私娼遍地的局面,在北京也再次出现。
 
恰好1950年,外部忙于朝鲜战争,内部忙于镇反,废娼的问题不紧急,暂时搁置。私娼的机会又出现了。
 
YMCK10252021-11-19 16:54:53
日本情色堕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