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点读书
近日,看到一段自拍视频,不忍泪目了。
湖南一位年过8旬的独居老人,黯然对着镜头说:
“我呀,太孤独了,我的儿女们,都不在我的身边。
我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过下去,一天三餐饭都懒得做了。
过去,家人都说我做的饭菜最好吃,而现在,我连自己都觉得不好吃了。
我的女儿在美国,我的儿子在广州,我有8个孙子,但他们都不在我身边。
他们为了生计,为了家庭,不可能为我就不干活了,我想得开……”
老人言语中夹杂着对儿女的体谅,对生活的淡然,但更多的是无尽的孤独。
看到老人的这段话,无数网友破防了,不由想起自己的父母,也联想到了自己年老之时。
有人难掩忧伤地说:
“看得眼泪流,这是不是我们以后的生活写照,现在拼了命为儿女奔波,以后又会如何?”
也有人把重心聚焦在儿女身上,评论道:
“成绩好的儿女是来报仇的,成绩差的儿女是来报恩的。”
“优秀的儿女都不会留在身边,反而没什么成就的多数都陪在父母身边。”
每每看到老人无人陪伴的场景,总有人苍白无力地说:
“千万别把孩子养得太优秀……”
刹那间,仿佛“儿女越优秀,老人越孤独”成了不争的事实。
现实真的是这样吗?
曾几何时,我们一心只想把孩子培养得更优秀点,希望他们少走坎坷泥泞之路,少尝生活的苦。
而当孩子如愿长大后,我们又不禁感慨或许平凡会更好,他们便能永远留在父母身旁。
一前一后,矛盾丛生,这是父母内心爱与思念的对峙,也是现实困境中的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