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研究徽商书信。有一封信,内容是徽商兄弟二人都在外经商,请了个远亲照顾家中多病的母亲。远亲自己带着个叫“若琴”的孩子。但是突然这位远亲说要回家,原因是:
近为若琴种麻,复将衣物搬回,俟若琴麻瘢收功后再来我家帮忙。
我开始看不懂这段话,什么是“麻”,什么是“麻瘢”,琢磨半天突然醒悟,这是讲疫苗接种的事情啊!
查了一下,安徽是这种土法比较普及的区域:
采用改进了的种苗,预防天花的效果在清代郑望颐在《种痘方》中指出:过去,医师种痘若是能达到百分之八、九十的成功,人们则称为太平痘。……如今,要是为一百个小儿种痘,假设其中损伤四五个,则必然要惩罚种痘的医师……以上的话反映了当时的情况:治疗
天花,要求种痘的失败率不能高于5%,否则,种痘医师就可能丢掉饭碗。但是,假如没有“熟苗”,也可以使用“时苗”进行人痘接种,但是必须严格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