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瓦厚2017-10-20 14:56:19

不久前申请了一项发明专利,涉及低水头小水电的清洁能源技术。

其实原理很简单,仔细研判插图就能搞明白咋回事。

传统旋转式透平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为何我要别出心裁搞复杂的平板式驱动透平?显然,前者的扇叶与水流夹角为锐角,且扇叶之间空隙很大,而我的则垂直,且全部截面受力,因而平板式效率能发挥到极限,且矩形截面更适合于河道。效率远远高出扇叶式旋转透平机,几乎直达顶格的100%。

尽管不用百叶窗,直接用整板,理论上也可以,但是体积太庞大,且在河道里翻转90度很麻烦。

用百叶窗叶还有一个好处:透平截面不一定非要严格矩形,理论上可以任意形状。

整个系统类似于在河道上架设自动开关水闸,任意时刻,在截面上的每一处都存在水流推力。

该发明类似于桥式可控硅电子逆变装置,只不过电流换成了水流,将直流水流,逆变成输出连杆的往复式交流运动。百叶窗的翻转触发一部分用高压射流,一部分靠框架的突缘,类比可控硅的控制栅极。

虽然触发翻转要用一点能量,但只要远小于采集到的流水动能,就是合算的。其实叶条只要偏转很小的角度,后续就可借水流作用力,完成90度翻转,因而触发能量的供应只是一霎那。

祖国河流秀美,资源丰富,九曲十八弯的流域遍布大江南北,如能用上此新能源,善莫大焉!欢迎洽谈合作转让事宜。

此系统也可用于风电,这时整个系统应建于可旋转基座上,并配以风向跟踪控制。

注意:本发明不适合海洋波浪能,因为这类能源不具备“直流”性,没有上下游的概念,波浪的方向随机而变,而用于定向的潮汐则没问题。

下图原本在文中,为方便阅读,特提前到此。

Fig. 1 river or stream low head hydro generator

从电学里可找到本发明的对映--桥式逆变电路图

下图为工作原理的动画演示:

传统水轮透平机的效率与在水体的布署配置有关,归根结底它适应高水头。几种典型布署的效率对比如下:

显然对于低水头应用,选择水轮机无异于赶鸭子上架

正因为目前唯一可选的都是旋转式透平机,从而形成了这样的应用局面:世界河流资源众多,而水电站寥寥无几,且都得修水库大坝,以人工拉高水头。而为数多达99%以上的普通低水头河流,其蕴藏的清洁能源白白闲置

水库的兴建虽然提高了能源效率和密度,但是巨大的基建费用伤透脑筋,甚至要通过发行国债来筹集;另一方面,高成本导致水电布局必然稀疏,变电输电距离一般需成百上千公里,这无疑再度增加能源成本;最后长期被忽略的方面:水库所在地的天然地址状态被破坏,地下应力可以达到触发地震的风险!如三峡工程就是如此。

 

百叶窗平板透平机的独特应用—浅滩河流小水电资源开发

浅滩河流真的是小水电领域的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或者现有技术根本无法发挥作用,例如技术成熟的涡轮透平,若是用在这样的浅滩上,也许扇叶子都没有办法弄湿,谈何发电?

而恰恰这样的浅水系河流,在大部分地区,从资源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尤其是黄泛区,偏远山区也很多。

别管多浅,哪怕深不过腿膝盖,理论上只要流水速度大于1m/s就有可观的小水电开发价值。

也别管多浅,百叶窗透平都可量滩定制,例如下图这样的河滩,调整各单元帘片的长度即可:

river-coss-section.png

让我们先摸清低水头的水电潜在功率有多大,或者说先学会如何评估水资源的能源价值。

其实撇过复杂的流体力学,从易懂的电学理论就可以推导出对应的水能公式。

电功率P = 电流x电压,显然低压状态要想输出大功率,就必须大电流。

将电流换成水流照样管用,即:水功率 = 水流量x水压降,统一使用国际单位:水流量m3/s,水压 Pa,也就是 N/m2功率瓦特W。至少从量纲上看是没问题的。

同理,低水头要有利用价值,必然要求很大的水流量。河浅不是问题,只要河面宽,流量必然大,照样能修高等级水电站。

对于特定浅水滩,水流量在短期内基本是恒定的。但普通人测量水流量是很困难的,最容易测的是水的流速:丢片树叶在水面就可估计得八九不离十;而水道切断面的面积,一般既易测,又基本稳定。

拿到这两个易测的数据,则可算出流量 = 流速x截面积。

最后一个决定额定功率的参数就是压降了。

因玩的就是低水头,压根没指望该参数有多大,甚至1mm(毫米)的落差也不可小觑,不信算给你看:根据常识,10米水头,等价于1个大气压,也即10000mm–〉105Pa,或104Pa/m,所以1mm –〉10Pa,也即1毫米的水头,能在1平方米的面积产生10牛顿的压力。

因为本系统不需要筑坝,水头的极限高度,实际上取决于水流能在百叶窗的挡板上“怼”出多大的高度。显然流速越大,可怼出的高度越大。示意图如下:

图中V是上游水流速度,V2是垂直挡板被水流推动的速度。

当发电输出回路断开时,系统运行在空载状态,此时水流推板不费丁点力气,V2 = V,即挡板随波逐流,水头几乎为零。

当负载加重时,水流推板就会费劲,V2 < V, 此时就会在右侧怼出高差Δh

根据伯努利方程,Δh = (V – V2)2/(2g)g为重力加速度9.8m/s2,为方便起见,近似为10m/s2

当负载重得几乎带不动时,可得极限水头V2/(2g)

所以极限功率 = V*S* V2/(2g)*10= 500SV3S为河道截面积。

超过极限载荷后,挡板完全静止,此时相当于堤坝了,而上游水源仍在不停流过来,板右侧水位将不停持续增长。这显然是本应用应该避免出现的过载问题。

可见本系统在额定载荷内具有自动负载峰谷调节能力。

实际评估时,可考虑用功率密度参数,即单位面积百叶窗,最大可以输出功率。根据前面算出的结果,功率密度 = 500V3,也即与水流速度成立方关系。

有了这个经验公式,泥腿子农民老粗大哥,随手捡一片树叶扔到小溪水面,靠读秒加估计就能知道水流速度,继而心算出村里的水资源,到底能搞多大的小水电,顶一个土专家!

能将深奥的科技,写成老少咸宜或老妪能解的村头墙报,这才是真正的科普。我要是做得不够,希望大家直言批判。

至此,现在心里有谱了:若水流速度1m/s,水头相当于50mm,每平米百叶窗最多可产生500瓦的功率;若流速加倍到2m/s,水头约20cm,乖乖呀,每平米4000瓦!

回味一下奇贵无比的太阳能光伏电池板,每平米撑死了也就100瓦的输出功率。而流速0.58m/s的慢速浅水滩,就可相当于光伏的能量密度了,更何况在同等能密下,百叶窗式透平机成本远低于光伏板。你要放着家门口的浅滩流水不用,岂不亏大了?

好了,来瞧瞧某些地区很常见的例子:

假设黄泛区有个400米宽,0.5米深的浅滩流水,水面实测流速2m/s,试问百叶窗式透平驱动的小水电,可以给附近多少户居民带来福音?

假定河道的90%可以被百叶窗透平利用,每户月均用电300度。

最大装机容量 = 500*23*400*0.5*90% = 720,000W = 720kW

每户日均用电 = 300/30 = 10kwh,平均功率 = 10/24 = 0.42kW

所以理论上可解决用电的总户数 = 720/0.42 = 1714户!

考虑用户用电的峰谷性,总户数还要打个折扣,就算1000户吧。

没想到吧,这么个水深刚过膝盖的浅水滩,竟能造福千家!而这样的水资源在全中国何其多也,而现有水电技术对此资源都一愁莫展,只好白白浪费了。

一旦此技术推广开来,很多大型水电站,其实都可以用分布式低水头百叶窗式小水电系统取代。

例如三峡大坝的水头高达113米,如果不用该坝,在长江沿岸各地,安装高效的低水头系统,或许更经济、更方便、更可靠,至少长途电力输送的线损能省下不少。按每站20cm低水头计算,只需113/0.2 = 565个这样的小站,就等价于那个三峡大坝。

 

激流浅滩资源一瞥:

多好的小水电资源啊,可惜因技术原因暂时未能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Shutter-Like Fluid Driven Motor and Tide Power Harvest System, YanmingWei,DOI: 10.13140/RG.2.2.28522.72648,http://vixra.org/pdf/1705.0030v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