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宁波♂2020-10-13 17:41:56

淮海战役第二阶段,黄维兵团被中野包围,为了解救这支土木系老本部队,老蒋派“总统府战地视察官”李以劻于1948年12月5日急飞蚌埠,给李延年和刘汝明两个兵团司令带去手令,要求他们务必解黄维兵团之围。

 

第六和第八兵团都是绥靖区升格的,本来就没有什么精锐部队,所以李延年和刘汝明都没啥信心,刘汝明只说:“尽人事听天命”,李延年则表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什么可说的?不过我看,围是解不了的”。

 

李以劻据实回报,老蒋担心李延年和刘汝明不卖力气,再派装甲兵上校参谋长小蒋,亲率战车二团前往助战,当然也是督战的意思,于是李延年和刘汝明两兵团只能硬着头皮发动进攻。

 

然而在华野的顽强阻击下,李延年所部伤亡惨重且进展缓慢,眼见部队损失如此之大,但是小蒋在旁边,李延年还不敢偷机取巧,急得是抓耳挠腮,反正战车二团要求出动,他就得派步兵配合,叫苦不迭。

 

李延年只好不停地劝,不停地“上奏”,说前线实在危险,二公子出点什么意外他确实吃罪不起,坚决请调战车二团离开战场。为了保存实力,宁可不要坦克配合,这就是蒋军的内部混乱实况。

 

黄维兵团快完蛋时,战车二团和蒋二公子最终奉调回宁,李延年像送瘟神一样送走了“援军”,自己则长舒了一口气,火速率部南逃,一口气逃过了长江。

转载

 

多哥2020-10-13 18:37:12
宁公的意思:国军缺乏精锐部队 - 共军有;国军内部混乱 - 共军不混乱。国军有坦克故意不用 - 共军用。结论:共军胜利不稀奇。
小宁波♂2020-10-13 20:36:49
国军其实都是精锐,转进其实都是战略....
多哥2020-10-13 20:51:38
不是。国军象征了愚昧低能卑劣,要有老外助阵才行。共军也是但有老毛子两肋插刀,而国军却被米帝一掌封喉,只好转进。
hkzs2020-10-13 22:59:35
老蒋当年为啥不把蒋纬国派往印度担任坦克指挥官?
天堂之令2020-10-13 23:46:57
给二公子护驾的是54军,国军精锐。。。谁敢给他配杂牌,万一阵前起义咋整?
zhoufang2020-10-14 04:11:31
将帅无能,累死三军。将不在用而在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