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的记忆
翻开中国人民志愿军的1951年 入朝序列,我下意识地寻找父亲。找到了。23军,xx师政委xxx赫然在目。
那时没我,只有姐姐和大哥。父亲的部队是从福建前线调下来的,他们原来是准备进攻台湾的。
去朝鲜,父亲平生第一次出国,却是提着脑袋去的。坐了一路火车,父亲说,一共坐了十几天,坐得头晕脑涨,师部是绿皮车,团以下都是闷罐子。不是搞特殊化,因为要制定作战计划,熟悉朝鲜地形。所以,挂了一节绿皮车。部队更换装备,补充给养,都是在火车上完成的。
火车坐到安东,略作休整,三天后就投入了战场。
我问过母亲,不担心父亲在战场上出事吗?母亲欣然地告诉我,不担心,你爸当兵时打了那么多恶仗,都没事,淮海战役一个团都打光了,他也没被打死。现在是师政委了,离前沿远,更不会了。母亲不知道美军的空军天天轰炸,也不懂得现代战争,没有后方。母亲的逻辑很简单,但却支撑了她在后方的日日夜夜。
父亲的部队一过鸭绿江,直接投入了长青湖战役,他们几个军包围了美军一个师,当时毛主席是决心吃掉它的,要把美军彻底打服。父亲说,部队展开后,根本就见不到美军的面,一道火网封锁了前进的道路。炮弹像下饺子一样,阻碍了前进的道路。十几天的包围,眼看着美军被飞机一架架地运走,美军哪来的那么多炮弹?父亲很奇怪,也没见过。父亲的搭档,吴伯伯干脆说,就是养一群鸡下蛋,也有下完的时候。父亲的耳朵就是那时震坏的,三十多岁就开始耳背,也算是美国空军送给父亲的礼物吧。从朝鲜战场下来的军人多半耳背,我小时候,父亲的战友来了,两个人坐在客厅聊天,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在吵架。
被包围的美军撤走了,父亲的部队缴获了无数的战利品。汽车,坦克,火炮,枪支,食品,弹药成山地堆在那里,美军跑得很狼狈。父亲很不理解,有这些辎重,让我指挥还能坚持一个月。
父亲的部队和联合国军都交过手,基本都是不堪一击,尤其土耳其的部队,奥斯曼帝国的雄浑已经荡然无存,枪一响,他们就会举手。美军除了火力强,近战也不是对手,交枪的速度,与盟友相比基本差不多。在父亲的战争生涯中,有两个部队让他没齿难忘,一个是日本人,一个是国民党的74师。他们都是敢拼刺刀的主。而且都善于近战、夜战,我军敢干的,他们都敢。
美军只要接触上,一点不可怕,只要部队冲上去,一般都不抵抗。只是美军的火力支援太厉害,很少给你机会。南朝鲜的部队基本就是软柿子,但是俘虏不好抓,一打就成鸟兽散,漫山遍野地乱窜,凭着地势熟悉的优势,蹿没了,就算了。
父亲是入朝的第二梯队,吃已经不是问题了,一把炒面一把雪,是开始的事,第二梯队上去以后,后方的支援就很不错了,缴获的美军补给,就足够部队开荤了。牛肉罐头一周发三个,美军的大罐头,不用吃别的,光罐头,就足够了。美军撤退时啥都扔,父亲部队在追击撤退的美军时,发现了一个运输队,几百辆卡车丢在那里,拉的全是罐头和烟酒。团领导害怕,命令战士不许吃,怕有毒。父亲的搭档吴师长,却乐开了花,你们不吃,全给我拉师部来,我吃!为此父亲的师被志司通令嘉奖,因为他们至少给志司送去了几十卡车的战利品。父亲喝不了洋酒,就是那次检验出来的,当天晚上,师部的领导基本都被威士忌给放翻了。父亲晚年的时候,我陪父亲到养蜂夹道游泳,碰到当年志司的领导洪学智,老领导依然埋怨父亲,你们当年送来的什么狗屁美国酒啊,喝得老子吐了一夜。由此,我才从父亲的口中听到了如此精彩的一幕。
现在有一个仪式,就是迎接志愿军的遗骨回国安葬。我听父亲说过,打得最惨的时候,哪还有尸体啊。一个连守一个高地,一通炮火,连个喘气都没有了。美军缺德,使用凝固汽油弹,哪还有尸体啊?黑乎乎的一片,有多少战士没了,谁能统计?有多少人,连个名字都没留下。那时的花名册都在连里,烧得精光,怎么查?心疼啊!
父亲一辈子与后勤无缘,53年2月,23军副军长饶惠谭,在前沿看地形时被狙击手刺杀了。能征善战的父亲被提拔为副军长,接替牺牲的饶副军长。都说老一辈不计较个人得失,此言不虚。组织上让父亲分管后勤,这事让父亲陷入迷茫。一个军的后勤补给,一堆的报表,永远数不清的钞票,让没有读过一天书的父亲,如坠五里雾中。干了两年之后,父亲坚决不干了,宁可再干师政委,也不干所谓的副军长了。父亲说,受不了那份洋罪。这样,父亲又回到了师里再当政委。这事,放到今天,自降半级,简直是不可思议,但在当时,稀松平常。直到57年再次提到军里,干政委,父亲就驾轻就熟了。
六十多年过去了,当年勇士们早已驾鹤西归了。天堂的路不远,天堂里的父辈,是否已经相见一笑泯恩仇了?但愿父辈们不再讨厌威士忌,美国大兵也来尝尝老白干,其实都是酒,喝多了,都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