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祖上是劳动人民,具体说是北京郊区的农民。父亲告诉我,他听我爷爷说,祖先来自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下(著名的北方移民传说),但在我爷爷以前根本不存在家谱族谱这类东西。
爷爷写了从他爷爷开始的非常简略的家史。他的祖父本来在北京郊区(当时的行政区划叫做直隶)务农,遇到大饥荒没有活路逃到天津。根据我的考证,应当是所谓的丁戊奇荒(1877-78年包括直隶在内两千万北方农民因饥荒逃离家园)。我曾祖父这代有三个男孩,其中一个早逝,剩下的两个开始在天津谋生。
我曾祖父是老大,身体强壮,就去天津码头做搬运工。因为不懂规矩,只想凭力气吃饭,拒绝付给恶霸保护费被打断双腿,成了无法行走的残疾人。只好在家里编筐,编筢子之类的东西,由他弟弟拿到街上去卖。生活极为艰苦,据爷爷说,小时候吃的是“扫舱米”(货轮米袋子漏出来散落在船舱里的米),有一次由于某艘轮船装过化学品,扫舱米有毒而全家中毒。能吃到的最高级的东西就是“虾虱子熬(音nao)豆腐”(非常小的虾米及类似的海洋生物制成臭虾酱烧豆腐),这也成了我家的一道传统菜。(天津这种虾酱和福建等南方的虾酱味道不同,特别咸,青灰色)
我家有个非常特别的“家规”,父亲这一代人严格遵守,就是绝对不允许跟做小买卖的人讨价还价。价钱不合适可以不买但不许讨价还价。显然这条家规是和我曾祖父这一带的痛苦生活经历有关。
总之,这两代人是在社会最底层挣扎着的没有文化的劳动者,看不到任何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