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囡2021-06-20 19:17:00

五十、六十年代的一些高教资料

    1. 重点高校:以前有网友贴过重点高校的数字,到80年代全国已有100多所重点高校,在50年代则少多了。
   54年在《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中指定了6所学校:

   59年在《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中指定了16所高校:

   1960年增加到64所,63年、64年又增加4所,至此,共有68所:

   2. 学制,现在本科大多是四年制,六十年代初,有四年制,五年制也不少,不是医学院的理工科也有六年制的:

   3.不录取通知书:
    印象中恢复高考后,没考上的没有不录取通知书的: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chufang2021-06-20 19:23:14
59年有个陈毅杭州讲话。提起又红又专,而且强调了专的重要性。
华府采菊人2021-06-20 20:22:19
文革前工科院校的理科专业, 有五年半的, 母校的金属物理和冶金物理化学两个专业就是五年半, 所以是寒假分配
信笔由墨2021-06-21 02:41:51
两个飞行员,一个红,一个专。我要那个专的。
公鲨2021-06-21 03:07:55
文革前清华曾是6年制,北京矿业学院和石油学院文革后没有被允许返京,有说是因为打死了部长和反余秋里
一帖2021-06-21 03:16:07
特别注意到当今T5的浙大到63年9月才增补入列全国重点。我61年报考时上海
一帖2021-06-21 03:25:54
志愿表(全国招生学校)就没有浙大,因为天堂杭州,有的话是一定会填的。60年代浙大确实有点籍籍无名。
ProfessionalEngineer2021-06-21 03:28:31
浙大因为和蒋介石关系深,院系调整被整残了。民国时很牛的。80年代后逐步恢复元气。
一帖2021-06-21 04:24:01
南大前身中央大学更牛,清华交大与之相比是小巫见大巫。后来也残雕了,58年后,出尽风头的是中科大,不过现在也风光不再。
ProfessionalEngineer2021-06-21 06:27:47
浙大姓蒋,南大姓汪。呵呵
一帖2021-06-21 13:34:51
抗战时中央大学迁到重庆所以西南联大只好到昆明。汪是搞了伪中大,但二战后蒋氏中大迁回南京,
johniewalker2021-06-21 20:29:40
在美国的话,还得加一第三个:黑皮肤,在医学院总考 20来分却总能至少得个 C,后靠 BLM 当了这 3 个里的头儿。
华府采菊人2021-06-21 21:36:29
我觉得不是这个原因, 浙大的败落是因为复旦想升起, 而华东高教部(或教育部)部长是复旦校长陈望道兼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