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fang2021-10-16 18:02:45

伪造毛泽东诗词的陈明远

 

--作者:不详伪造毛泽东诗词的陈明远

 

在文化大革命中,有一个特殊人物,叫陈明远。说他特殊,是因为他既是一个小人物,又是一个大人物。说,是因为他当年只是一个毛头小伙子,一个刚刚毕业参加工作不久的25岁的大学生。说 “  一是因为文革中他卷入了一个惊天大案-- “伪造毛主席诗词案;二是他伪造的毛泽东诗词与毛这个大人物的诗词不但难辨真假,而且在艺术上还更为纯粹,更为真诚,更具美感,以至于当此案大白于天下之后,这些伪造的诗词依然在民间流传。这在无美的文革中也是一个文学上的奇迹。

 

 

 

陈明远(1941--2019-1-11),出生于重庆,后随父到南京、上海读书。1958年毕业于上海中学,1963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并被分配到北京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从事语言声学、信息论和数理语言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他是计算机科学、数学、语言学方面的专家,撰有多种学术著作,同时又是知名诗人。极具权威的英国伦敦《世界名人录》自1986年起将其列为中国当代七大抒情诗人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誉其为文理两栖大才。

 

陈明远少时即有神童之称,从小就与郭沫若、田汉等文化名人相识交往。陈与郭沫若相交始于1955(陈自云始于1953)。其时,郭在上海,正在学校排演《屈原》的陈的姐姐带他到郭沫若处玩。陈明远那时候的崇拜对象是数学家华罗庚。他觉得郭的历史剧《屈原》中的好些句子看不懂,正因为如此,在郭沫若问他是否喜欢《屈原》和《女神》时,他如实相告:《屈原》和《女神》里有些句子不好懂,没意思,你能不能改一改?后来陈明远给郭写了信,他认为数学就是一首诗,而郭沫若的历史剧好些台词没有口语化,是很难搬上舞台的。

 

就这样他和郭沫若成了好朋友,后来郭几次到上海,都和陈明远谈诗。他说诗是自然的流露。让陈明远写了诗寄给他,他给修改。从此,陈明远开始热衷于写旧体诗词。写诗是他在攻读数学之后的休息。期间,曾到北京面见郭,当着田汉的面说郭沫若解放后的诗都是大白话,没味道。田汉曾戏言,你敢说皇帝没穿衣服!

 

1961年,郭沫若再次到上海时,陈明远写了《沁园春·咏石》一词呈于郭,得到了郭沫若的赞赏,并让他抄一份寄给提倡写解放词的陈毅。其词云:

 

璞玉一方,切琢无疵,磨励发光,岂怡红公子,命根惟系;梁山好汉,天道周行。烈火难融,狂风不倒!迸出齐天大圣王。传千古,数几多宝库,龙窟云冈!

 

谁言铁石心肠?有热血沸腾涌满腔。任离合悲欢,不动声色,喜笑怒骂,皆为文章。上补青天,下填沧海,焚身裂骨自刚强。了此愿,亦不枉平生,非梦一场!

 

在与郭沫若的交往中,他看到了郭的另外一面:他对艺术是有见解的,什么是珍品、什么是糙品、废品,他很清楚。50年代他参加世界和平运动,出国很多,在国外接触的文化艺术很多,包括现代派。他外语也很好,文革中还在外国诗上作批注。这代表他真实的鉴赏水平。他对文艺的真实看法和公开表态矛盾很大。他说过自己的《百花齐放》并不好。他后来写诗是自暴自弃,反正我就这么胡写了,不是当诗写,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有什么时事,《人民日报》等媒体就找他约稿,请他作诗表态,他一般都不拒绝。约了稿就写,写了就刊登,刊登后自己也就忘了。

 

他很明白,他就是党喇叭’”“1963年以后他心情明显不好。一件大事是阶级斗争搞到了他的家里。他的儿子郭世英被打成反动学生送去劳教,这件事对郭沫若震动很大。据说当时内部发了通报,说高知子女很危险。……当时问题是从信件中查出来的。家信怎么被查出去?可想而知,郭沫若有些事不愿意让身边的人知道,要避着秘书。郭世英出事后,郭沫若把我的信还给了我。

 

从陈明远与郭沫若的交往可以看出,他在文学艺术方面是一个能够超越世俗,有独立见解和艺术追求的人。郭把他视为忘年交,能够摘去假面具,对陈讲心里话,也对年少的陈明远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同时从中也可以看出,在有毛一代,受宠如郭氏者,也无时不处在监控之中 。陈与郭的关系自然也就会成为后来伪造毛主席诗词案中的一个考虑因素。

 

196610月,伴随文革爆发而在全国掀起的毛泽东诗词热中,有一本《未发表的毛泽东诗词》广为流传。陈明远骇然发现,自己所作的十九首诗词,不知何故竟列入其中。陈立即致函周恩来总理说明事实真相,并要求把此信转呈毛泽东。周恩来表示,误传不是政治问题,澄清就行了。但陈还是被定为伪造毛主席诗词的反革命分子,遭到批斗和迫害,直到1978年才获平反,蒙冤长达12年之久。期间,在陈明远被查抄的全部财物中,发现了不少郭沫若写给陈明远的信,有关人员曾以此想揪出黑后台,矛头直指郭沫若,但最终不了了之。1978815日,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委员会终于作出决定,为陈明远彻底平反。这时,陈在十年浩劫中的科研成果,已写成了二十几篇论文在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上发表;其学术专著《语言学文字的信息处理》、《语言和现代科学》、《语言实验与分析》、《数理语言学》也相继出版;两项发明被国家专利局接受之后,也已列为重点试制项目。

 

对于科学与文学,陈明远一直有自己的坚守:我宁愿结成无花果,也不愿只开一朵空花!花是属于文学,而果是属于科学。

 

200510月,美国华侨文化访问团到中国。在北京与陈明远会面两次。访问团最感兴趣的是他在文革中的遭遇和误传假毛诗事件中的一些疑点。据了解,不知由何种渠道,陈明远的诗词传入朱德元帅府中,误为毛泽东未发表的诗词,由朱德(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的秘书打字印出。……还有其他一些渠道,流入社会。其实,这些诗词的真伪,只要毛泽东表个态就可以了。听说的确有很多首长当面询问过毛,但毛至死也没有回应。笔者在文革中听到的小道消息是,周恩来曾就此事面陈毛泽东,毛一笑置之。这一传闻应当有其真实性。因为根据周的性格和处事特点,这样有关毛的名声的事不会不汇报;如果没有毛的一笑置之,他也决不会自作主张地发出误传不是政治问题,澄清就行了这样的指示。毛一笑置之,也符合毛的性格,同时也是最聪明的做法。毛是文人出身,自有爱才之心。不做否定性的回答,而是一笑置之,其中就包含有对陈诗的欣赏和对陈的保护;何况,这些误传诗,只会为毛诗添彩,既然如此,又何必说破呢?真的说破了,倒显得自己无度量,不伟大了。至于有关人员借此批斗陈,并揪黑后台,倒是愚蠢至极,是帮倒忙。但是,如果陈诗确实与郭沫若有牵连,或者写得无水准,就另当别论了。

 

 

文革中流传全国的《未发表的毛主席诗词》各种版本和手抄本极多,收录的数量从十几首到三十几首不等。其中陈明远伪造的毛诗词有19(作于1960—1965)。这其中有不少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且40年之后仍然能够背诵,但各种版本和手抄本文字上不尽相同,有的文字和水平差异还比较悬殊。例如下面几首:

 

[五律]夜航(春夜渡海)

平生爱大海,披月趁风雷。

脚踩惊涛涌,心追鸿雁回。

千翻战水怪,一笑见灯台。

挥手迎朝日,火球花盛开。

 

这首诗在我的记忆中是这样的:

 

平生爱大海,披月乘风来。

脚踩惊涛涌,心追鸿雁飞。

几番战水怪,一笑见灯台。

直上云崖顶,浩歌赤日开。

 

两相比较,的确差异很大。后者比前者不但境界更为开阔,而且格调更为昂扬,韵律也更为和谐。如果打分的话,前者最多得70分,而后者则可得90分以上。坦率地说,最初如果见到的是前者,我是不会有诵读兴趣的。

 

[七律雷电

积云忽作闷雷声,雨弹光刀欲杀人。

岂向瑶台追梦幻?还从烈火识真金!

几枝玉叶化灰蝶,再度铁梅成赤心。

稳似泰山同携手,陶然一笑友情深。

 

此诗印象中,首联中的光刀光鞭,颔联中的追梦幻追幻梦,这两处差别对诗意和诗味的影响还不是太大。重要的差别在尾联。印象中稳似泰山同携手应为我与泰山同携手,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境界大不一样,不用多说,较之前者,后者的意蕴要更为丰沛。

 

[沁园春再访十三陵

百侣游踪,歌翻碧浪,舞引熏风。念平生所爱,红岩翠柏;少年壮志,海阔天空。水库情深,陵园恨重,血汗浇来春意浓。惊雷动,将山川洗净,笑引长虹。

 

青春烈火正熊,春岂在温房草木丛?愿耿耿丹心,耀如赤日;铮铮硬骨,强似苍松。一往无前,万难不屈,偏向悬崖攀绝峰。仰头望,把红旗高举,直上云中!

 

此词下阕一般化,意象和用词皆无新鲜感,意境也跳不出那个时代特有的模式化的窠臼。但上阕却给人以多彩多姿的美感,是一副亮丽的青春礼赞画图,仅凭惊雷动,将山川洗净,笑引长虹这几句,也足以使这首词流传下来。不过记忆中笑引长虹笑指长虹,后者比前者要更美一些;“歌翻碧浪歌翻柳浪 “舞引熏风舞引东风柳浪碧浪东风较之熏风,也更为真切,更具动感。

 

但文革中陈的伪造诗词最为时人激赏,流传最为广泛的还不是上述作品,而是下面几首:

 

问君何日喜相逢?笑指沙场火正熊。

庭院岂生千里马,花盆难养万年松。

志存胸内跃红日,乐在天涯战恶风。

白云蓝天2021-10-16 18:55:44
“陈氏诗词所以能够传世,是假毛泽东之大名的结果”——确实如此!并没见哪首诗能传世,可见确实很不怎么样,非常不怎么样!
白云蓝天2021-10-16 19:24:18
高亨的《水调歌头.读毛主席诗词》虽然也与毛有关,但因为此词确实写得好,才传世的。
白云蓝天2021-10-16 19:25:49
“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眼底六州风雨,笔下有雷声。 ……细检诗坛李杜,词苑苏辛佳什,未有此奇雄。”
白云蓝天2021-10-16 19:27:39
全是最高等级的赞美,但完全符合实情,丝毫没有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