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一郎2021-11-05 15:41:41

哲学、美学泰斗李泽厚(1930-2021)先生在中国盛名时,我已在香港。64后,他被迫流亡美国,我也没什么留意,今日他92高龄仙逝,方看到有关的消息,一片赞扬、尽是怀念。看他评论各位名家,倒是爽朗直言,从自由社会看回去,不是特别有见地,但是,总算没讲假话,直捣中心,没有废言,尤其在中国这块特色土地上--有这样的人物,实在可贵。

然而,可能长期在中国生活和工作,对于自由世界的待人接物,他似乎没有脱离“阶级斗争”灌输的那一套,从他回忆金庸赠金一事来看,堂堂大学者,几乎与国内小市民没啥两样了。。。。

-----------------------------------------------------

(zt)。。。。便邀我去其家,贈我六千美金。這當然是好意,但我心想如此巨人,出手為何如此小氣,當時我還正接濟國內堂妹寄出工資中的三千美元,我既應約登門拜訪,豈能以六千元作乞丐對待,於是婉言而堅決地謝絕了.

-------------------------------

香港慈善活动,层出不穷,为国内、为本港、为国际。。。最普及的口号是多多益善、少少不拘----也就是说,从善讲心意,不分贫富、不论金额---所以,不少捐赠者,隐名埋姓,当然,匿名巨款捐赠---也是保护自己。一方面防止不良分子虎视眈眈,一方面避免小市民心态:哇,这么有钱,捐这么少?。。。

从小,我家因为被迫去农村后重回上海,临时户口,各方面都十分窘迫--正值天灾人祸的那三年--大城市人家也仅仅是能够勉强度日---然而,依然有几户老邻居、老朋友偶然接济我们:少许粮票、少许油票、甚至几个馒头。。。老街坊街上拉我父亲进饭店吃了一碗菜肉大馄饨---我父亲也挂念了几十年-----而对方是个曾经的大老板---要是像李大师那样的心态,我父亲岂不是要埋怨:当我要饭的?----怎么不请我吃大餐?。。。

佛祖化缘,托着砵,施主给什么吃什么----哪里会说:对不起,我只吃素。。。

香港首富李嘉诚,有时也喜欢和文人名士往来,尤其是潮汕派书画家和国学家,他捐建了潮州大学,往来学术界名人更多---要是他愿意资助李泽厚先生,不知李大师心目中的”大方“的标准-----是多少美元?

金庸的每一分钱,都是他辛劳笔耕和精心经营报馆所得,他的智慧和机遇使他成为近代中国文人致富的传奇,连蒋经国、邓小平都对他刮目相看。更难得他对好多知识分子的一份热心和支持--完全不顾政治影响--须知,李泽厚此时已经是民运后流亡名人。

我想,金庸感到惊讶的不是好心好意被拒绝--而是惊讶自己对李大师某方面的过高估计了吧?

要是他知道李大师拒绝只是因为嫌他小气、嫌钱少---大侠会不会咪咪笑着问:泽侯兄,多少钱,你才能接受呢?多少钱才符合你心目中的“大方”的我呢?。。。。

我估计,李大师也答不出来的-----而他将自己的亲戚和没有任何交情的文友相提并论,是否有点那个了?。。。

看来,李泽厚先生与金庸大侠---只是无缘。

--------------------------------------------------------

 

李泽厚老先生,一路走好。。。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原上草20172021-11-05 15:48:49
很有同感,看到那一段,觉得不可思议,不知道他心目中要多少才满意?
Redcheetah2021-11-05 16:02:20
美也可以用钱恒量
江上一郎2021-11-05 16:02:46
中国人从来不会这么要求至高无上的皇权:---拥有这么多权力----分点给我们。。。!:))
江上一郎2021-11-05 16:03:11
哈哈:)
通州河2021-11-05 16:10:47
这种私人赞助和自由世界待人接物没有关系,你可能误解了知识分子的清高,给他钱的方式不恰当的话,自己稍微敏感一点会觉得是侮辱
江上一郎2021-11-05 16:16:10
李泽厚没有丝毫反感给钱的方法吧?---他只强调是数目----且用了具体的比较---你说的清高,似乎是误解吧?:)
不换肩2002021-11-05 16:18:42
在这里大侠一点也没有显示出小气,显出小气的恰好是李哲家啊。
通州河2021-11-05 16:20:05
我有过给人东西的经历,反而让他人很尴尬,自己也后悔。所以在钱物方面除非很了解的朋友,不再随便给。
江上一郎2021-11-05 16:24:52
这个经验很值得留意。送礼、施舍、救济、善捐。。。也看出个人的修养。谢谢指正”汕头大学“---
江上一郎2021-11-05 16:27:32
他心目中好像有个数字一样?----不为五斗米折腰------十斗米就OK啦?---当然,我不是说李先生。
-hutu-2021-11-05 17:32:40
谈不上小气。
江上一郎2021-11-05 17:41:06
小事一桩?相隔二十年还牢记不忘?还连了几个“小气”?--还是在金庸的悼念册上?直言,暴露了他的小格局和市侩了吧?
原上草20172021-11-05 18:33:44
那里有那么复杂!嫌少了吧?
原上草20172021-11-05 18:46:16
+100
寂寞远行客2021-11-05 18:51:08
这个重要吗?
chinomango2021-11-05 18:57:48
金庸是清朝遗老余孽,为清朝涂脂抹粉鞠躬尽瘁
通州河2021-11-05 19:10:45
多了也不一定要,你是不会理解的。
江上一郎2021-11-05 19:24:53
既然不重要,李先生事隔二十年提来干嘛?-----又想做学问?:)
江上一郎2021-11-05 19:26:20
是的是的,邓小平因此迎他为贵客---对吧?:))
coach19602021-11-05 21:32:48
鲁达嫌打虎将李忠小气,这位李秀才也似花和尚一般义气?
不见不怪2021-11-05 21:42:16
知金庸,不知李泽厚
江上一郎2021-11-05 21:44:59
就事论事----不认识也没关系:)
原上草20172021-11-05 22:07:28
嫌少不要是他自己说的,多了不要是你自己猜的。还有,你理解的多少才算多?
通州河2021-11-05 23:05:57
如果真有什么不妥,李先生不应该再把该事写下来,毕竟金庸也是好心。李他自己都有能力每月支助他人3000美金,让他这种
江上一郎2021-11-05 23:55:48
问好教练:)
江上一郎2021-11-06 00:56:20
李没有说每月支助他人3000美元;况且那人是他自己的堂妹妹----李先生没你说的那样清高说不接受资助--短文两次强调数目太“小气
通州河2021-11-06 01:09:08
我差不多能理解两方的感受了。如果金庸知道李有能力接济堂妹3000美金,他绝不会拿出6000美金给李。
立竿见影-12021-11-06 01:57:22
鲁达道:“也是个不爽快的人”
-hutu-2021-11-06 02:32:56
李忠道,我钱也是辛辛苦苦赚来的,好不好
白云蓝天2021-11-06 02:45:39
李泽厚居然将一流行的平庸说法照单全收,说明其思想远谈不上深刻。他认为李安比张艺谋好,而原因在于台湾的中国文化传统没有断裂。
白云蓝天2021-11-06 02:46:40
这说法作为知名学者犯了2个致命错误:一、就电影深度方面李也远不如张;二、断裂不断裂跟拍电影好坏毫无关系。
江上一郎2021-11-06 03:13:41
你认为李先生会对陌生人接济3000美元么?你仍然不肯面对事实:李先生从来没表示过不接受这种接济----他只是嫌钱少,就说他小气。
通州河2021-11-06 04:37:30
行,你保留你的自由世界的价值观看法,我到觉得他有点传统知识分子的傲气,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接济,他也的确没接受
江上一郎2021-11-06 17:54:19
金庸才是传统知识分子仁义兼顾;而李先生却是新派阶级斗争老脑筋在作怪---势利眼看人了吧?
通州河2021-11-06 19:38:26
这种待人接物,因人而异,你居然可以上升到阶级斗争,自由世界等等,难以理解
江上一郎2021-11-07 00:36:18
朋友,是你不断提到清高、傲气、传统知识分子--我才告诉你李先生这件事上他个人修养的问题所在。不过,谢谢你的赏阅和点评:)
湘水北逝2021-11-12 21:25:32
中国人的心是深不可测,无论大师还是草民,可能真的只有暴君才能统治,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