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府采菊人2022-03-03 22:06:14

旧社会, 农村有些人跑城里来找出路, 干什么的都有, 也有好歹混出些自己的生意成了老板的,但大部分还只是凭双手劳动赚钱养家活口, 绝大部分确实过得不好, 但饥寒交迫到活不下去的却不是多, 否则比如上海就不会有几百万人了。

进了城的农民, 很多在骨头里还是农民, 仍然对土地有一种眷恋,大城市里到底冲出头的机会多些, 而且混个温饱也容易些, 特别是在上海,学门手艺之后, 找碗饭, 干几年攒些钱或回老家娶个娘子, 或在上海经人介绍啥的,好歹也能娶妻生子,住房可以一步步走, 搭个滚地龙是第一步, 再攒钱建成以“草棚棚”,即便是“草棚棚”, 也是有好一点,上海的棚户区就这么一步一步扩大了,还有些人宁可住小一些, 就到那种老式石库门租一个亭子间灶披间或阁楼,好歹也活下来了。

在那些中小城市,情况不太一样, 就业的人中大多是本地人或家在不远处的, 于是很多人结了婚也不把家属接到城里而留在乡下, 这个在城里做事的男当家人,往家里带钱,这个钱就比较值钱有用了。

土改一开始,根据土改政策, 地多的倒霉地少没地的赚便宜,那些在城里做事的男人, 有些按捺不住对土地的渴望,到底可以老婆孩子热炕头了啊!于是跑回老家参加了分地,心想只要肯下力气, 老天不要太捣乱, 发家致富近在眼前!

没几年合作化, 又几年公社化,地白分了,人人理论上都是整个国家全部土地的主人, 个个实际上真的是下无“自己”的寸土, 每天还是刨地, 但天天刨的是由队长分配的, 不是共产党闹土改时分给自己的。

有的人在城市的工厂原先做的是技术工人, 不回家的话凭本事评个六七级工是没有问题的,哪怕是四类地区, 六七八十块每月哗啦啦的钞票, 飞了, 挣点工分还得看生产队的工分值, 再好也顶不到个七级工啊!

对拥有土地的固执,甚至还有已经在城里安了家的工人, 带着老婆孩子一起奔回家去分田分地,子女成年后对老子的那个怨恨啊, 加上老太婆的叨叨,当家的后悔起来恨不得把头钻进自己裤裆里吃自己的屎。

 

走资派还在走2022-03-03 22:28:05
文革中说: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
tomcat8012022-03-03 23:02:34
”当家的后悔起来恨不得把头钻进自己裤裆里吃自己的屎。“ 亏大发了?
华府采菊人2022-03-04 00:06:16
土改后不久的文艺作品里常有的一段描述, 后来没有了
insoine22022-03-04 01:33:36
我党是那一年把农民身份固定化的? 1955年?
华府采菊人2022-03-04 02:04:36
毛主席说的“没有贫农就没有革命”, 毛主席又说“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 毛主席还说了什么?
insoine22022-03-04 02:08:26
农民蛮可怜的,帮我党打天下之后,被我党过河拆桥。
老生常谈122022-03-04 02:12:13
周立波写东北土改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可能是最早的土改小说了
公鲨2022-03-04 02:35:33
还有那些在城里挣钱回家乡买地为了养老打算的,或者在城里买房子出租吃瓦片的“反动私房主”
-非圣-2022-03-04 02:38:58
哪一次改朝换代不是这样?“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但完事以后,水还是水,只不过舟不是以前的舟。
insoine22022-03-04 03:22:21
嗯,所以黑格尔说中国没有历史,只有不断的轮回。
英二2022-03-04 05:27:26
再数自己的那么一点小九九也没用,要看土改的结果,就是当今的中国,
华府采菊人2022-03-04 12:21:22
那就数数“大”九九
玛格丽特农庄猫2022-03-04 16:08:25
最亏是我外公,他18岁来上海结婚做生意就没回去崇明, 他的二个弟弟土改前把家里地分了,这样就不是大地主了, 给他分了地
英二2022-03-04 18:48:18
新中国的一切,都基于土地公有之上
华府采菊人2022-03-04 22:58:01
所以土改或者根本就是错的, 或者就是骗骗农民的
BeagleDog2022-03-05 00:08:44
应该不是以某年划线。应该是土改时定的。土改工作队被派下去,一个村一个村的搞。好像定成分看49年前3年和后3年。
公鲨2022-03-05 05:03:14
迭种戆卵根本用不着得伊讲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