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林天下/头条
近期,CCTV农业频道的“军事报道”栏目成功推出一条节目,讲述了空降兵伞降训练选择机型的有关问题,认为解放军空降兵伞降训练的首选机型应当是运-12运输机,农业频道给出的论据是“容量大、动力强、爬升快和飞行远”,四大特性,助力中国空降兵提升作战能力。
在“军事报道”栏目给出的四大特性之外,本文认为“自费研制”是运-12运输机的另一大特征,也就是说运-12运输机有五大特征,而不只是四个。哈尔滨飞机制造厂在没有航空工业部下拨经费的情况下决定设法自筹资金和地质矿产部以运-11飞机改进发展项目的名义来研制新的小型涡桨运输机,并将其称为运-11T型。运-11T仍然沿用运-11飞机双发、带斜撑杆上单翼、单垂尾的总体布局。但在其基础上机体尺寸进行了放大,机长增加到14.86米,翼展17.23米,机高5.57米。
运12取得英国CAA适航认证
经过设计方案论证、风洞吹风试验和多轮性能强度计算后,运-11T型飞机在1979年底确定了总体设计方,1980年10月完成了全机的设计图纸。在设计过程中发现原来选用的发动机功率偏小,为了保证飞机的飞行性能和单发起降能力,决定改用普拉特·惠特尼公司功率为500轴马力的PT6A- I型涡桨发动机。1981年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完成了试制所需工艺装备的设计和制造,首批投料试制三架原型机。试制过程中先后攻克了整体肋及壁板、整体油箱、蒙皮长析胶接工艺、玻璃钢及蜂窝结构制造等关键工艺技术,1982年3月完成了用于静力试验的01号原型机的总装,同年6月底顺利通过了全机静力试验和其他系统地面模拟试验。到7月完成了用于试飞的02号原型机的总装,1982年7月14日02号原型机首飞成功。
普拉特·惠特尼公司PT6A涡浆发动机
运-11T飞机的试制成功也改变了航空工业部的看法,航空工业部正式批准运-11T型飞机立项研制,并拨出经费支持其后续的鉴定试飞和改进。由于运-11T飞机从结构布局到总体性能均优于运-11飞机,因此航空工业部为其赋予了新的机型编号,命名为运输十二型飞机,简称运-12飞机,并正式列人航空工业部的研制规划。
运-12在中国海监
“容量大、动力强、爬升快和飞行远”,四大特性,其实都是2台普拉特·惠特尼加拿大公司生产的PT6A-27涡轮螺旋浆发动机保证的。这发动机强,单台功率456千瓦(620轴马力)。该发动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大,制造紧凑的特点。滑油箱为整体油箱,附件集中,具有安全系数高的优点。配套的螺旋桨为美国哈策尔公司生产的三叶、可变距、可顺桨和可反桨的HC-B3TN-3B/T1073B-3螺旋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