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HNAD2017-06-06 20:41:34
美国不应将中国当作敌人

布热津斯基

布热津斯基是美国外交界最有影响力的外交前辈,也是最知名的地缘政治战略家之一,曾在1977年至1981年担任美国国家安全顾问。5月27日在美国弗吉尼亚州一家医院逝世,享年89岁。本文摘译自布热津斯基2016年12月在挪威奥斯陆诺贝尔和平奖论坛上发表的讲话,这是他最后一次在大范围内进行较高规格的公开演讲。

 

自从七十多年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国际和平便靠核武器威慑维系着。由于核弹具有单方面摧毁世界的独特能力,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然而,随着更多国家研制出类似的毁灭性武器,它对全球稳定的影响也开始减弱。 

美国对核武器的垄断持续了不到10年。虽然上世纪50年代中期,核武器的威慑作用有所减小,但在40年代苏联面对美国核威慑时,仍不得不放弃迫使后者撤离柏林的地面封锁计划。到60年代初,美国又成功地促使苏联把核武器撤出古巴。 

然而,古巴导弹危机之所以最终得到解决,与其说是美国单方面的胜利,不如说是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相互威胁和相互妥协共同发挥了作用。美国不得不公开承诺绝不出兵古巴,并且秘密同意了从土耳其撤出“木星”导弹。 

在核武器进入国际事务20来年后,美国开始越来越多地考虑苏联的关切,从这个角度上说,核武器虽然可能引发战争,但也确实起到了维系和平的作用。对核武器的半垄断权,决定了冷战初期美苏两个大国享有超然地位,而它们双方彼此了解,且都不愿制造两败俱伤的局面,以独特的方式共担全球责任。 

此后,大国之间持续的意志较量虽然威胁全球稳定,但尚不能构成动用核武器的正当理由。随着美国对核武器的战略垄断地位削弱,它开始谋求在其他领域建立优势,最令人瞩目的例子当属与邓小平领导下的中国开展和平合作。进入80年代,中美两国甚至通过非正式合作,在不做出核战争威胁的情况下,大幅提升苏联入侵阿富汗的代价,最终使其无功而返。 

从8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全球实力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美国和俄罗斯仍然是主要对手,但自主研发核武器的中国,虽然核武库规模较小,却在远东地区拥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尽管中美没有建立全面同盟,但选择性合作甚至秘密合作,已成为两国关系的显著特征之一。 

因此,全球权力的三大鼎立国都不愿意主动发起核挑衅,但如果要避免根本性冲突,美国、中国和俄罗斯都必须保持谨慎、相互协作。 

 


后苏联时期俄罗斯面临的挑战 

对俄罗斯来说,地区局势日益严峻。如今,非俄罗斯民族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公开主张民族独立,拒绝加入任何类似苏联的地区性组织。主要信奉伊斯兰教的中亚国家也决心要把起初的名义独立转变成实质独立。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这两个信奉俄罗斯东正教的斯拉夫国家也有着同样的愿望,它们如今致力于建立更加独立的国家地位和武装部队,并与欧洲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同时,中国为打通欧洲商业市场,在中亚积极谋篇布局,已使俄罗斯在前苏联东部成员国的经济主导地位显著下降。 

 

虽然中俄的历史龃龉使两国不无戒心,但现阶段融洽的关系为北京方面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短期选项。中国雄心勃勃的“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亚大施拳脚,使莫斯科方面感到一丝不安,谨慎地鼓励地方政府减缓实施中国打通欧亚的商业计划。 

 

俄罗斯阿穆尔州(蓝色竖线区域)共有83万人口。俄罗斯整个远东地区人口共计600万。而阿穆尔河(即黑龙江)对岸的中国黑龙江省(红色横线区域),人口达4000万。 

在不远的将来,如此显著的人口差距可能会为中俄提出地缘政治难题。在某些人看来,中国有希望在东西伯利亚地区收复19世纪中叶割让给沙俄的失地,而这正是俄罗斯最担心的。这片荒无人烟的疆域,可能成为中国地缘政治复兴的远期焦点。 


美国绝不应把中国当作敌人 

同时,我们需要认识到,美国的对华政策变得越来越模棱两可,缺乏十多二十年前中美关系融洽时期的那种共同战略愿景。 

中俄可能缔结战略同盟,这一方面是出于两国内部、政治以及意识形态惯性,一方面是由于美国政策考虑欠妥。美国必须谨慎防范这种严重危险,千万不可把中国当作敌人对待;重要的是,美国不应该偏向印度,把它作为亚洲的主要盟友,这必定导致中俄关系更加紧密。对美国来说,没有什么比这种紧密关系更加危险。 

随着欧亚大陆的国家走向政治觉醒,美国在该地区的角色转向守势并不足为奇。通过控制太平洋岛屿,美国在该地区维持着残余势力,宣告国家利益与欧亚地区安全息息相关。美国虽公开承诺保卫日本和韩国,但该承诺必须建立在战略审慎和决心之上。 

美国还必须准备好保卫西欧与中欧。国际社会怀疑美国的决心和意愿,尽管如此——甚至正因为如此——它必须准备好在必要时采取军事行动。 

因此,美国必须向克里姆林宫传达明确的信息,美国不会在欧洲采取被动态度,虽然不主动策划针对俄罗斯的大型政治或军事反制行动,但是俄罗斯必须明白,一旦占领拉脱维亚或者爱沙尼亚,美国就会封锁俄罗斯西边的出海口。如果西方国家封锁波罗的海和达达尼尔海峡,切断圣彼得堡和新罗西斯克的进出口通道,俄罗斯将损失近三分之二的海上贸易。 

美国的强势反应将极大限制俄罗斯参与国际贸易并从中获利的能力,同时为美国和其他西欧国家调集更大规模军队争取更多时间,还能得到美国中欧盟友的帮助。鉴于中国很可能保持中立,俄罗斯领导人将面临令人不快的选择:要么陷入削弱经济的孤立状态,要么大幅撤兵。 

同时,中国劳工可能逐渐地进入地广人稀的欧亚大陆东北地区并定居,由于人力持续不断地涌入亚洲东北地区,逐渐超越了中俄官方划定的边界,而俄罗斯自沙俄时期掠夺这部分领土以来,从未切实鼓励俄罗斯人朝该地区迁徙定居。 


东北亚有动荡可能 

以上事实表明,在接下来数十年里,东北亚当前的边界安排可能会产生变数,甚至爆发冲突,最终在欧亚大陆上形成更恒久的划界方案。美国虽可能谨慎地对日、对韩拓展双边关系,但显而易见,它只能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扮演远观者。 

朝鲜带来的安全问题更加迫在眉睫,它需要美国、中国以及(最佳情况下)转向欧洲的俄罗斯加强安全合作。相比在明面上单独行动的美国,中俄可能对朝鲜内部的政治变化产生更积极的影响。 

长期维持相对稳定与和平,可能逐渐对朝鲜政局内部演化产生累积性影响,如果得到周边强大邻国(中国、美国、日本,或许还有俄罗斯)的安全保证,则有希望达成更广泛的和解。 


中美俄应联手稳定中东局势 

宗教仇恨使中东地区内战持续不断;伊朗极端分子发起核冲突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再加上民族主义高涨(或许得到俄罗斯军事支持)的土耳其展现出地缘政治野心——每个都有可能爆发地区性冲突。 

对此,理想的地缘政治对策是美国、中国和俄罗斯开展三边合作。在这一情况下,俄罗斯别无选择,只能接受分别与中美两国改善关系的现实性和必然性。 

鉴于地区不确定性增加,中美俄三个核大国都可能面临灾难性后果,所以必须时时思考过去与未来的多种可能性。中国需要反思能否接受不承担周边局势责任的后果。这是否会危及中国的利益并促使中俄军事关系过于紧密,导致中俄联手对抗美国? 

或者,如果中美俄这三个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近期和远期分别能在中东和东太平洋地区加强合作,俄罗斯的全球地位是否能更受尊重? 


气候变化将影响地缘政治 

全球范围内严重的气候问题越来越有可能激化政治问题,所以上述情况很可能会进一步复杂化。全球变暖可能导致大规模冰山融化,对一些现有人类聚居地构成威胁,这是不详信号。尽管战略不安全达到了日益脆弱的人类此前从未经历过的严重程度,但在累积作用下,气候变化可能会引发公众更严重的不安。 

地区合作需要各国抛开历史分歧,拿出共同智慧和政治意愿。尽管核武器问世70年后仍然存在,其潜在破坏性有增无减,但它仍然不太可能带来一边倒的政治胜利。
atrium2017-06-06 20:44:21
中国绝不应把美国当作敌人 ......1000 Reasons. :)
NEWHNAD2017-06-06 21:05:13
美国支持中国主要分裂势力,炸毁大使馆,阻止中国行使南海主权,这些都是美国主动挑衅吧,没人拿枪逼着它吧?
NEWHNAD2017-06-06 21:06:06
美支持中主要分裂势力,经济制裁中国,炸毁大使馆,阻止中国行使南海主权,都是美主动挑衅,没人拿枪逼着它吧?
NEWHNAD2017-06-06 21:28:52
真能给分裂自己国家的人找借口啊,这不是卖国什么是卖国?
abovevent2017-06-06 21:36:48
卖不卖国由您说了算?代表完了中国又出来代表上帝了。
有才有财2017-06-06 21:41:17
咱不是也用砖头把人家使馆砸了?
有才有财2017-06-06 21:50:57
土共就那么乖巧没给美帝上过眼药?用的windows 都是正版的?看的好莱坞大片都是正版的?
ny1234562017-06-06 22:07:50
NEWHNAD2017-06-06 22:40:29
战略忽悠局的吧,来接着忽悠,美国有些议员怕中国吓破胆,跟他们说说,别自己吓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