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straveller2017-06-13 06:23:21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6-13/doc-ifyfzfyz3621479.shtml

昨日,解放军新设立“八一勋章”的新闻刷屏。新闻通稿称,“八一勋章”是由军委主席签发证书并颁授的军队最高荣誉,授予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建立卓越功勋的军队人员。

  那么,到底哪些人可能得到解放军这一最高荣誉?看看17名候选人的底数,你或许会理解“最高荣誉”勋章的重量有几何。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分类、归纳、排序和介绍,纯属个人认识和随机行为,仅以方便阅读为原则,并无任何主观倾向。


  第一类:战斗英雄(4名)


  战斗英雄,是为国舍命之勇士,自当排在第一类。查阅资料,17名候选人有4人为战斗英雄,占比24%。4人中,2人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1人参加“八六海战”,1人参加珍宝岛反击战。为什么没有老红军、老八路、老解放、抗美援朝以及对印作战的英雄?我也不知道。

  1“活着的王成”韦昌进

xn2s-fyfzhac1747305.jpgjLi6-fyfzhap5358103.jpg 

  电影《英雄儿女》中,志愿军战士王成面对蜂拥而来的敌人,通过报话机向指挥部高喊“向我开炮”。1985年7月,20岁的战士韦昌进做出了和王成一样的壮举。

  在老山战场,他在右胸中弹、左眼球被弹片打出、全身22处负伤的情况下,以决死之心呼唤炮火。炮弹打退了敌人,他也被炸得昏迷了7天7夜,奇迹般地捡回了一条命。

  战后,他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其英雄事迹被绘成连环画,题目:《王成式的英雄韦昌进》。

  他现在的身份,是山东省济南警备区副政委。

  2战斗英雄牛先民

16S6-fyfzhac1747369.jpgpOoN-fyfzhac1747375.jpg 

  陆军某预备役高炮师副政委牛先民,也是一位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斗英雄。

  1986年7月,他在一次战斗中,被子弹击中腹部后肠子流出,仍坚守阵地8个多小时,荣立一等战功,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3海战英雄麦贤得

eIj4-fyfzsyc2548595.jpgjCK6-fyfzhac1747383.jpg 

  麦贤得是“八六海战”的战斗英雄。

  1965年8月6日晨,麦贤得所在的“海上英雄艇”和兄弟舰艇与台湾“剑门号”和“章江号”交战。一块弹片打进麦贤得的右前额,插入靠太阳穴的额叶。负重伤的麦贤得挣扎而起,坚守战位3个小时,直至歼灭敌舰。战后,他被国防部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4珍宝岛英雄冷鹏飞

rLLc-fyfzhap5358136.jpg 

  原81032部队副军职调研员冷鹏飞,这个名字很多人也许从未听过,正如很多人对珍宝岛反击战感到陌生。

  1969年3月,冷鹏飞系23军67师217团1营营长。在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苏军以6辆装甲车配合步兵发起冲击。他带领营队顽强阻击苏军,给敌重大杀伤,自己左臂中弹负伤,仍坚持战斗,荣立一等战功,1969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第二类:科学家(5名)


  17名候选人中,从事国防科研和专业技术工作的共有5人,占比29%。

  1国士马伟明

  马伟明最著名的照片,莫过于海军原司令员吴胜利亲自为他打伞的这张——

1OPf-fyfzhac1747388.jpg 

  海军司令亲自为他打伞,这当然不是寻常人。

  马伟明的身份,是海军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1996年毕业于清华后,他致力于舰船综合电力技术原始创新研究,承担国家和国防重大装备重点课题40多项,20多项关键技术成果居世界先进水平。

  马伟明在2015年说,电磁发射技术将在10年左右取代传统的化学能技术。换句话说,他带队研制设计的国产003型航母采用电磁弹射已成定局,而国产电磁能武器也有望在10年内成为中国火炮的新主力。

  今年5月30日,“焦点访谈”曝光一条消息:马伟明带队研制的“潜艇无轴泵喷推进器”已获实质性进展,或已运用于中国最新一代核潜艇建造。这将是中国潜艇史上足以载入时代的进步,它使得中国人第一次可能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潜艇技术。

mhvP-fyfzhac1747392.jpg 

  国士无双。



  2神舟总师王永志

6BuX-fyfzhac1747398.jpg 

  王永志,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更知名的头衔,是神舟飞船总设计师。

  1964年6月,王永志第一次来到戈壁滩,执行中国自行设计的中近程火箭发射任务。面对一难题,中尉王永志站起来侃侃而谈,无人理会。他斗胆找坐镇酒泉的钱学森,钱学森大为赞赏,采纳其建议。中国研制第二代导弹时,钱学森推荐王永志担任总设计师。

  王永志说,他从1957年学火箭之后,只做了三件事:运弹头,运卫星,送中国人遨游太空。

  这每一件事,都需要穷尽一生的心血。他做的三件事,让他登上200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领奖台,2005年被中央军委授予“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荣誉称号。

  3“核司令”程开甲

ZczE-fyfzhap5358146.jpg 

  程开甲的身份表述,是原国防科工委科技委正军职常任委员、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更知名的身份,则是中国“核司令”,“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

  他从1963年起踏入“死亡之海”罗布泊,在戈壁工作生活了20多年,参与主持决策了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增强型原子弹、两弹结合以及地面、首次空投、首次地下平洞和首次竖井试验在内的多种试验方式30多次核试验任务。

  他隐姓埋名近40年,直到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才从幕后走向台前。

  2013年时,程开甲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年已95岁。老人说:“我做的一切都和祖国联系在一起!”

  4神秘专家林永年

nQbp-fyfzhac1747415.jpg 

  现年85岁的林永年,系“军委办公厅某单位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处理技术专家。

  他的工作和身份神秘而特别。在官方介绍中,他长期从事国防科研工作,作出突出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3次,国家发明奖二等奖1次,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次,二等奖2次,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

  他究竟是干什么的?你猜。

  5导弹专家谭清泉

PrKi-fyfzhap5358160.jpg 

  谭清泉,原96301部队装备部技术处高级工程师,火箭军导弹专家。

  他牵头研制模拟训练装备80多台,破解200多个技术难题,4项成果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

  2011年身患癌症后,恪守“活就活在导弹旁、倒也倒在阵地上”的誓言。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6次,两次被评为二炮导弹专家,2015被中央军委授予“砺剑先锋”荣誉称号。


  第三类:飞行员(4名)


  空军、海军的飞行员和航天员,可以说都是广义的飞行员,共4人,占比和战斗英雄一样,可见这个群体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1试飞员李中华

LNnP-fyfzhac1747444.jpg 

  李中华,空军指挥学院训练部原副部长。他过去的身份,是试飞员。

  试飞员是挑战死神的人。李中华驾驶和试飞过歼击机、歼击轰炸机和运输机等3个机种27个机型,安全飞行3000多小时,处置空中险情15起,空中重大险情5起,参加并完成了10余项重大科研试飞任务。

  2005年5月20日,他在试飞中挽救了一架价值数亿的歼-10战机,成为新闻焦点人物。2007年6月,李中华被中央军委授予&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