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pac2017-08-29 14:55:24

即将在中国举行的金砖峰会是中印局势缓解的重要原因(图源:AFP)

中国和印度在洞朗地区的军事对峙持续了两个多月,8月28日终于迎来了破局。印媒刊文揭秘了两国为解决洞朗对峙的幕后工作。

《印度时报》8月29日报道称,解决洞朗对峙的谈判在各个层级展开了。首先,印度国安顾问多瓦尔(Ajit Doval)7月份访华,他和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会晤了。 随后,印度外交国务秘书苏杰生(S Jaishankar)在印度驻华大使顾凯杰(Vijay Gokhale)的帮助下,也同中国开展了外交对话。 报道称,印度方面提出了一些要求,那就是中国不能单方面改变地面现实,应该尊重2012年关于三国交界点的共识。

报道称,消息人士指出,在谈判中,印度坚决表示,如果中国不能够确保“和平”,双边关系将会受损。除非两国同时撤军,否则这有可能会发生。在中国撤军前,印度不会妥协,中国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两国达成理解。

报道还指出,印度还给中国提供了一个保留颜面的撤退方法,那就是不会去挑战中国关于撤军说法。 报道称,中国28日起初是说,只有印度军队从洞朗撤走了,中国的军队会继续在洞朗地区维护主权。印度没有公开挑战这个说法,直到当天下午,印度在第二份声明中才澄清说,双方都撤军了

印度外交部28日率先发布消息称,中印双方已同意结束从6月开始的洞朗对峙。在这一基础上,洞朗对峙地区军事人员正在迅速撤离。印度外交部发言人称,最近几周,中印双方就洞朗事件一直保持沟通。过程中,双方都表达了各自己观点与利益关切。在这一基础上,已双方同意尽快撤离洞朗对峙地区人员,这一措施正在进行中。

随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也在当天的记者会上说,8月28日下午14时30分许,印方将越界人员和设备全部撤回边界印方一侧,中方现场人员对此进行了确认。中方将继续按照历史界约规定行使主权权利,维护领土主权。与此同时,华春莹也表示,同时,鉴于现场情况已出现变化,中方将根据现地情况作出必要调整和部署。

中印的相继表态意味着,这场在洞朗地区持续了两个多月的军事对峙暂时告一段段落。中印对峙的突然中止也引发了舆论的热议。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国家安全学院院长梅德卡尔夫(Rory Medcalf)也在其社交网络推特上称,看到中印媒体关于洞朗结果的不同版本,真的很有趣。关键的问题是,中国会停止道路建设吗? 他还说,双方都称在洞朗获得了胜利,但是如果中国的道路建设停止了,那么印度赢得了这一回合。 他还说,日本在2010到2013年的所作所为,以及印度2017年的所作所为都表明,对中国的反抗会导致北京的退让。

对此,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援引印度观察家基金会资深学者约什(Manoj Joshi)的话称,双方在金砖峰会之前迅速结束了此次僵局,这表明莫迪(Narendra Modi)顶住了来自中国的压力,并迫使北京作出让步。

他表示,此次金砖峰会将为双方解决分歧提供良机。文章还援引布鲁金斯学会印度国际事务与安全研究员杰西安卡(Dhruva Jaishankar)的观点称,28日发布的声明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尽管双方还存在分歧,但是双方的关切可以通过和平和外交手段解决。

不过经济学人智库中国首席分析师王丹警告称,“双方再次陷入军事对峙僵局的风险并未彻底消除。”他表示,“我们可能看到中印之间更多的冲突和争端。”他还表示,双方可能通过经济手段来惩罚对方。

路透社援引印度专家古普塔(Shekhar Gupta)的观点称,中印两国为如此小面积的领土对抗涉及到太多利益关系。他表示,“希望洞朗成为中印关系的新章节。”

英国媒体《金融时报》称,在28日发布的宣布撤军的声明中,新德里方面表示,它在整个对峙过程中都与北京方面保持了外交沟通,其间“我们能够表达我们的意见,传达我们的关切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