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pac2017-09-27 20:18:59

 

2017年9月27日 09:55来源:瞭望

 

 

可以说,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历程,是一部与心脏病作斗争的血泪史。放眼世界,欧美当年是如何跨过这道门槛的?我们能从发达国家那里获得哪些经验?

我们来举个例子,苏27的AL-31涡扇发动机是第三代战斗机的代表型号,其最大加力推力是12.5吨,2台AL-31可推动苏27以超过2倍音速飞行。

但是,AL-31的风扇直径不到900毫米,涡轮直径不到300毫米。

这幺小尺寸的风扇和涡轮,要时刻承受着12.5吨的力。

这强度相当于一个人用喉咙顶着钢枪推动汽车。

航空发动机是一个技术精深得使新手难以进入的领域,它需要国家充分开发、保护并充分利用该领域的成果,需要长期的数据和经验积累,以及国家大量的投入。

确实,航空发动机作为尖端技术,仅凭行业部门的研发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国家的战略规划、大量投入、长期的数据和经验积累、以及核心技术保护和充分利用其成果,要想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

回首中国,航空发动机也一直是困扰中国飞机的心脏病,我们的问题主要在于:

第一,缺乏战略规划布局。

建国初期,国家将有限的资金用于研发两弹一星,以在总体上解决国家最紧迫的安全问题。

在航空领域的投入总体上来看缺口较大,只能用有限的资源解决最急迫的问题,缺乏战略规划布局。

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航空发动机都是应急之作,长期处于测绘仿制和改进改型阶段。

第二,受研发生产的机制限制。

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是:根据未来航空动力的需求,预研相应的航空发动机。他们设计飞机时,通常是以已有的航空发动机作为动力依据。

而我国在飞机研制过程中,因没有现成的航空发动机与之匹配,所以,一般都是新飞机和航空发动机同时立项。

航空发动机技术极为复杂,研制周期往往长于飞机。

这样一来,我们的飞机设计完成了,却没有相应的发动机。

为了保证飞机的研制进度,通常采取引进国外同类发动机以解燃眉之急。

当新机有了替代品之后,原立项的发动机便终止研制或下马,形成了立项-下马-再立项-再下马的怪圈。

第三,缺乏技术储备。

航空发动机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工业基础和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

建国初期,我们的工业基础可谓一穷二白,更谈不上任何技术储备。

我国在航空工业起步阶段,走的测绘仿制道路,照葫芦画瓢,许多关键问题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在具体研制过程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未能形成系统研究机制。

第四,未能集中力量在关键问题上实现突破。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了解决长期困扰的飞机动力问题,我国曾先后投入仿制和研制涡喷-15、涡扇-6、涡扇-8、等多型号航空发动机。

应该说,在当时,无论是投资还是立项,我们都是尽了最大努力的。

为什么这些项目都没有搞成呢?就是因为当时虽然整体投入相当可观,但多项目同时开展,不仅造成研制资源分散,而且也严重影响了整个发动机研制的进程。

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没有能够把有限的资源形成合力去解决关键问题。航空发动机是当今世界上最复杂、多学科集成的工程机械系统,它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

从现有的经济规模来看,中国具备了持续研发航空发动机的实力和条件。但是,面对军航和民航不断扩大的强劲需求,我们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如何让有限的投入产生最大的投资效果?这是决策者必须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在投资规模上和项目管理上,要多项目并行,更要注意多项目管控上的先后顺序问题。

我们要集中力量在重点型号及核心技术上实现率先突破,进而不断增加技术积累,并延续发展到其它项目,实现累进式高效发展。

青松站2017-09-27 20:38:44
台海问题未结,一切发展便有了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