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队:粟裕的“黄埔军校”(1)
张雄文
黄埔军校是一个不老的神话。
大概每个后来的年青人读罢这段历史,都有一句心里话:要是还有黄埔军校,我一定去报名,刀山火海我也去!
黄埔军校和一个青年的崛起紧密联系在一起。
这个青年,曾经和你我一样,东支西绌,穷困潦倒。揣着日本士官学校的毕业证,却屡屡碰壁,报国无门;上海滩里和青帮混混们呼卢换酒,问柳寻花;交易所里和陈果夫几个哥们做过一夜暴富,有房有车有美人的梦。
时来天地皆同力。没几年,他以一所黄埔军校创建国民革命军,以一支国民革命军北伐中原,横扫六合,一统天下。
和刘邦一样,他从无赖起家,置下了一份无人匹敌的天子产业。
他,就是海峡两边有着截然不同评价的蒋介石。
老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实际只是借用前一句夸张“本性”不容易改变,骨子里还是认定“改朝换代”绝非易事。
而蒋介石从1924年5月就任黄埔军校校长,到1928年12月统一中国,只花了短短四年时间,与后来毛泽东“艰苦卓绝”征战22年才统一大陆比,似乎的确“江山易改”,称得上是一个“暴发户”发家的奇迹。
黄埔军校前四期学生大多成了蒋介石麾下的骁将,在中国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其中还有不少中共一方赫赫有名的将帅,譬如林彪、徐向前、左权、陈赓、刘志丹、曾中生等“牛人”。
但这所与美国西点军校、日本士官学校、英国皇家军官学校齐名的军校,实际上不过是军官速成初级学校,学期多则一年,短则仅几个月,期间还包括离校打仗,譬如一期生东征长达两个月之久。这些军校生的成功,主要还是风云际会、因时而起的历史潮流使然。
号称“红军之鹰”的林彪就是黄埔军校四期生,大约只学习了6个月便被分配到叶挺独立团三连任见习排长,仅初步接触了《战术学》、《兵器学》、《筑城学》、《地形学》等课程,以及单兵动作、连排营行军、平战中的联络等训练而已。
这些课程和训练,在叶挺独立团扩编升级而成的二十四师教导队几乎都有,时常前来做报告、授课的周恩来、恽代英就曾是黄埔军校“大师”级别的教官。因此,这支中共当时唯一正规武装的教导队被称为中共领导的军校。
1927年5月,没有机遇进入黄埔军校的粟裕,在参加常德二师学潮遭通缉,被迫辍学前往武昌后,有幸成为二十四师教导队的一名学兵,并担任班长,开始了自己“学万人敌”的经历。
教导队驻在武昌宾阳门外,原本是一所大学的校园,环境清幽,场地开阔。对这1000余名清一色的党团员学兵,中共组织格外重视,军事训练与政治教育异常严格。
一般军队或军校都是每天“三操两讲”,教导队却是“四操三讲”。
“四操”是:早晨一次跑步,上、下午各一次军事课目操练,黄昏一次军事体操。
“三讲”是:上、下午各一次政治课或军事课;晚上一小时点名训话,实际上也是政治课或军人修养课。
每当清晨起床号一响,学员们必须以神速动作跳下床铺,穿衣、洗漱,整理内务。
随后便是10公里的例行长跑,目标是抢占抢占校园外一座百多公尺的山头。抵达终点时,学员们按先后次序站队,最后一名站在排尾。队长不表扬也不批评,但众目睽睽之下,后到者的愧疚感自然可想而知。
黄埔军校也有围绕黄埔岛公路晨跑的操练惯例。绕岛一周,大约有15公里。林彪曾因体质较弱,在跑步时突然栽倒,整齐的队形被打乱,在教育长邓演达面前着实出了一回洋相。
粟裕早在老家就有过有意识的长跑训练,教导队这一操练项目,自然是小菜一碟,难不倒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