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straveller2017-11-24 03:08:22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卫戍区警卫第3师第13团(老虎团)简介

文章提交者:傲世群雄 加贴在 陆军论坛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32-0-1.html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卫戍区 警卫第3师第13团,前身是主力红军长征 后留在湘赣边、赣粤边、皖浙赣边坚持游击战争 的几支红军游击队 在抗日战争 初期集中编成的新四军第1支队第2团。

 

一、抗日战争爆发,游击健儿下山抗日,新四军老2团成立

 

34年7月,战斗在湘赣革命根据地的红军6军团 ,从永新地区突围西征,留下红3

 

团、红5团、及各县独立团、独立营等游击队6000余人,到抗战 爆发前夕,仍保存了

 

五个游击大队,300余人。

 

35年2月,陈毅、项英率红24师70团、独立六团等部队,以及党政机关干部从

 

仁风地区向西南突围,三月初,陈毅、项英率领200余人到达赣粤边地区,与赣粤边

 

特委书记李乐天领导的部队汇合。接着,赣南军区司令员蔡会文也率领300多人来到

 

赣粤边。4月,项英、陈毅召集全体军政干部开会,做出分兵部署,蔡会文率领300

 

多人到崇义、上犹边境活动,相机向湘南发展(后发展为湘粤赣红军游击支队,38

 

年1月,改编为2团3营的一部分);黄成明、张日清率领一部向全南、龙南、定南地

 

区发展;留下的部分队伍,在项英、陈毅直接领导下,开展油山、北山地区的游击

 

战争。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油山、北山、三南等游击根据地和几支游击队

 

,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37年8月,陈毅赴大余、赣州与国民党地

 

方当局及驻军谈判。9月,双方达成停战、合作抗日的协议,赣粤边游击队改称江西

 

抗日义勇军。这时,游击队发展到300余人。

 

34年11月,红10军团北上抗日时,留下红30师及各地独立团、营共1000余人坚

 

持根据地的斗争。35年1月,10军团在怀玉山失败,粟裕率领一部突围到浙南,由红

 

10军团留下的一个营合同当地游击队,组成皖南独立团,在皖南特委的领导下,在

 

九华山、黄山一带开展游击战争。

 

36年4月,以皖南独立团为基础和各地来的游击队组成皖浙赣独立团(3个营,

 

800多人)和5个独立营。37年10月,改称江西抗日义勇军第一支队,部队有300多

 

人。

38年3月下旬, 张正坤、刘培善等率领湘赣边、赣粤边(桂东)、皖浙赣 游击队

 

抵达安徽款县岩寺集中,整编为新四军第—支队第二团,团长张正坤,副团长刘培

 

善,参谋长王必成(后继任团长)、主任肖国生。下辖第1、第2、第3营(分别由湘

 

赣边、赣粤边、皖浙赣红军 游击队改编组成)。

 

二、挺进华中,插入敌人的心脏,老虎团威震大江南北

 

经过三个月的整训后,2团情绪高昂,士气旺盛,战斗力空前提高,为日后挺进

 

江南对日作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8年6月中旬,第2团挺进到苏南敌后。6月11日,奉1支队司令员陈毅命令,

 

2团抽调两个连队加强先遣支队,2团的两个营在镇江至下蜀一带活动,及时策应先

 

遣支队的战斗行动。

 

6月17日凌晨,粟裕率领先遣支队完成了破袭铁道的任务以后,巧妙地指挥部队

 

在韦岗设下了伏击圈。新四军将士张网以待。17日8时半,由镇江南驶的日军汽车5

 

辆(内小车l辆)进入设伏地区,先遣支队突然发起攻击。车上的日军仓皇抵抗。先遣

 

支队指战员英勇冲杀,展开白刃格斗,半小时结束战斗.共毙伤日军少佐以下27名

 

,击毁汽车4辆,缴获军用品一部分。当镇江的日军闻讯赶来增援时,新四军将士早

 

已安全转移。

 

这次战斗,是新四军在江南的首战,也是苏南抗日游击战争的良好开端,史称

 

韦岗战斗。

 

新四军打胜仗的消息很快传遍镇江、句容,传遍苏南,传遍全中国……

 

陈毅得知韦岗伏击战的捷报,兴奋不已,当即赋诗一首:

 

弯弓射日到江南,

终夜喧呼敌胆寒;

镇江城下初遭遇,

脱手斩得小楼兰。

 

韦岗战斗后,2团迅速展开在句容、镇江、金坛、丹阳四县之间的广大地区,战

 

斗在京、沪、杭敌人的心脏地带,与敌斗智斗勇。在王必成率领下,2团敢于虎口拔

 

牙,不到半年时间打了许多硬仗,进行了新丰、句容(首开在江南敌后战场我军以

 

较小代价打下日军固守城池之先例,得到了军部的通报表彰)、仓头、天王寺、高

 

资等重要战斗,一下子把日军十五师团松野联队和弛田联队等部打得昏头转向,不

 

知所措。打出了二团的军威,打开了苏南抗战的局面,年底2团被支队命名为“模范

 

团”。1939年1月12日至2月5日,新四军副军长项英到苏南敌后巡视,传达党的六届

 

六中全会精神,转达党中央、中央军委对新四军全体指战员的关怀,转达毛泽东、

 

周思来、朱德等领导人对陈毅的问候;同时看望了第二、第四团等部队,同干部进

 

行座谈,详细了解他们挺进敌后以来的情况,他将第二团在挺进苏南敌后过程中作

 

出突出贡献的情况带回军部,经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和新四军委员会研究确定,第

 

二团被授予新四军“战斗模范团”的光荣称号。

 

在与日军的作战中,2团总结出“一打”、“两战”、“两拼”、“三猛”、“两速”的战

 

术。

 

一打:就是敢于同日本鬼子打;

两战:驾驶敢于打夜战、近战;

两拼:就是敢于同日军拼手榴弹,拼刺刀:

三猛:就是敢于猛打、猛冲、猛追;

两速:就是速决战,速转移。

 

2团的战术,引起了日军的重视,1939年5月,我军在战斗中缴获了日军一本《

 

对共军2团的作战研究》小册子,其中写到:“不让共军老2团近战。只要能避近战,

 

共军老2团其他战术也就失去了作用”,为此日军在战术上采取了两条措施:一是扩

 

大扫荡规模,同时加强以适应老2团近距离战斗的模拟训练;二是增加轻武器装备,

 

加强火力配系,加强情报网络,提前掌握对方行踪,尽可能避免和老2团近战。日军

 

为做到避免与2团近战,提出了一个消极的对策:在共军基本战术能发挥作用时,皇

 

军切忌恋战,要迅速收缩,退至村落、丘陵、河沟堤埂、房屋等一切可利用的地形

 

地物,以绝对火力优势固守阵地,以待援军。同时迫于我军的压力,急从前方调回

 

一部兵力回援苏南,增加兵力,增设据点,企图聚歼我军或把我军挤出苏南地区。

 

敌变我变,2团以高度灵活的战术,时而集中,时而分散,来如电,去如风,捕

 

捉各种战机,拔据点,炸军车,破路炸桥,以我多变的游击战术,粉碎了日军之企

 

图,连战连捷。

 

39年2月8日东湾战斗,毙伤日军110余人;2月17日延陵战斗,再歼日伪军百余

 

人;39年9月7日陈巷桥战斗,半小时击毁敌军车十二辆,歼敌二百余人(内大队长一

 

名),我伤亡仅三十余名,创苏南速决战之典范;1939年11月贺甲战斗,2团协同新6

 

团(39年5月由新四军1支队特务营和独立营组成)连续作战26个小时,强攻歼敌,

 

共毙敌中队长以下168名,俘日军3名,缴获机枪4挺、步枪 l28支、掷弹筒2具,以

 

及其它装备弹药甚多,受到了延安总部的通电表扬。由于二团战功显著,年底又被

 

群众赞誉为“老虎团”,团长王必成被称为“王老虎”、“王猛子”。2团似一把尖刀插在

 

敌人的心脏,为创建、巩固和发展以茅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0年7月8日,2团、新6团、“江抗”二团在江南指挥部副指挥粟裕率领下北渡

 

长江,抵达吴家桥地区,与“挺进纵队”会合。7月下旬,江南指挥部改称苏北指挥部

 

, 2团改编为苏北指挥部第2纵队2团。10月,参加黄桥战役,协同兄弟部队毙伤俘

 

顽1.1万余人,奠定了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基础。

 

皖南事变后,2纵改编为新四军1师2旅,2团改编为2旅4团。1942年12月下旬精

 

兵简政,2旅5团(原新六团)缩编为5个连并入第4团,使4团每个营达到四五百人,

 

每个连配有九挺机枪,员额满员,兵强马壮,战斗力得到大大提高。整编后,旅长

 

王必成率第2旅旅部及第4团渡江南下,加强苏南的抗日力量。43年1月29日,2旅与

 

16旅合并,称第16旅,4团改为16旅48团。45年1月13日,苏浙军区成立。第16旅编

 

为苏浙军区第1纵队,第48团改为第1纵队第1支队。

 

在保卫重建的新四军军部、讨伐叛逆李长江、开辟运河以东根据地、两溧反顽

 

、进军郎广、浙西天目山反顽等一系列关系到整个战区形势的战役战斗中,均所向

 

披糜,英勇顽强,能攻能守,战无不胜。

 

三、转战华东,打头阵,担重任,捷报频传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11月,新四军苏浙军区第1纵队奉命北撤至江苏东台

 

县,改编为华中野战军第6纵队,下辖5个团,1支队改为6纵队48团。1946年5月,

 

华中野战军第6纵队与苏中军区独立旅合编,组成华中野战军第6师,下辖16、18旅

 

,48团改为16旅48团。

 

1946年7-8月,48团随师、旅参加苏中战役。首战泰兴,48团主攻南门,第1

 

连在二十分钟内强渡护城河,攀登城垣,突破敌城防,为后续部队入城参战打开了

 

突破口,对泰兴攻坚战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战后,上级授予该连“泰兴登城

 

英雄连”的光荣称号。第1营机枪连副排长胡忠林,在距敌五十米处,以猛烈的火力

 

掩护1连突击,并跟随突击组登城,击退敌人多次反扑,对巩固突破口起了关键性的

 

作用,战后被上级授予战斗英雄称号。整个战斗,全歼敌整编第八十三师第十九旅

 

第五十七团和配属的一个山炮连。取得苏中七战七捷的开门红。

 

在分界战斗中,第四十八团迅速突破了敌人防御,十五分钟左右即攻占了敌核

 

心阵地,敌山炮营原地未动即被我俘获。经过不到一小时的战斗,协同兄弟部队歼

 

敌第九十九旅四千余人。九月十六日,毛泽东同志为中央军委起草的关于“集中优势

 

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党内指示中,把七战七捷中的这一次战斗作为典型战例之一

 

予以表扬。

 

10月,48团参加涟水保卫战,给进犯的敌整编第74师以重大杀伤。12月,参加

 

第二次涟水保卫战。

 

1947年2月上旬,华中野战军第6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16旅改称16师

 

,48团改称16师48团。

 

2月,48团在纵队和师编成内参加莱芜战役,主攻口镇,协同兄弟团歼敌新编第

 

36师,分割了敌人的南北联系。5月中旬,参加孟良崮战役,抢占和扼守黄崖山,阻

 

击敌25师,全部切断敌74师退路,封闭了战役合围口,使敌74师陷于绝境,成了瓮

 

中之鳖。后奉命撤下阻击阵地,担任全纵队的总预备队。

 

此后,该团参加了南麻、临朐、沙土集、豫东、淮海等战役,在历次战役战斗

 

中勇挑重担,承担最艰巨的任务,在关键时刻,关键环节上,充分发挥了决定性的

 

作用。被誉为“打不垮的46团,赶不走的47团,大大的48团”。

 

1949年2月,全军统一编制和部队番号,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

 

军第24军,6纵队16师改称第24军第70师,48团第70师第210团。

 

1949年4月,210团参加渡江战役,9连3班在24军中最先登上江南,被授予“渡

 

江第一船”的荣誉称号。

 

四、保卫首都,保卫党中央,做党和人民放心的忠诚警卫战士

 

1952年9月,210团随军、师入朝参战,1955年10月回国,驻防京郊,在师编成

 

内担负保卫首都重任。

 

1960年4月,根据军委命令,70师改为摩托化步兵师,210团改编为摩托化步兵

 

团。

 

1962年10月底,70师奉命改装为机械化师,210团于63年7月20日,调整现有装

 

备和兵力,按机械化团编制装备。

 

1966年6月15日,70师调入北京卫戍区,改称警卫第3师。210团于1969年12月

 

改称警卫第3师第9团,79年1月又改称警卫第3师13团。

 

作为首都卫戍部队的第一王牌团,警卫13团多次担当重大国事活动的安全警卫

 

任务,军委、总参、军区赋予的紧急任务、国庆阅兵和亚运会、全运会、大运会等

 

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团体操表演任务,受到中央首长、军委首长和军内外各界人士

 

的高度赞誉。

austraveller2017-11-24 03:10:38
目前这支部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转一个简介,让大家了解一下
gapac2017-11-24 03:13:20
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why?
扎心了老铁2017-11-24 03:20:24
就是建国门大开杀戒的田明健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