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pac2018-03-12 01:57:30

 

来源:王鹏

毛泽东:中苏发生交战了,给美国人出了个题目,好做文章了。

——1969年珍宝岛事件后,毛泽东曾自言自语道。

早在三个月前,即2017年12月17日,笔者受邀在济州岛参加由Korea-China Think-Net与澳门大学组织的中韩学者半岛安全问题研讨会,提交英文报告《Ripe for Split? A Maoist Analogy before War》(《中朝反目在即?平壤“反水”前的一个毛主义的类比》),探讨朝鲜“反水”的可能性与实现“反水”的诸主客观条件。该观点受到中韩学者的一致质疑,包括韩国前任驻华大使等资深官员、学者在内,普遍认为笔者有关“中朝分裂”、“朝鲜改换门庭、带枪投敌”的担忧是杞人忧天。

此后,笔者在FT中文网发表《温哥华会议之于中国:主观不善但客观有利》 等文,建言北京“乐见(甚至主动创造条件去促成)朝鲜与美国、日本等其他相关国家关系的恶化,以此防止或至少增加朝鲜改换门庭的成本”。这些同样被一些人引为笑谈。

今天上午,中国国关圈已被《特朗普与金正恩将于五月会面》的消息刷屏。

事情正在起变化

风起于青萍之末。

就在中国方面欢庆朝韩借冬奥会之东风缓和局势、同时又为可能的美韩军演破坏这一“良好氛围”而忧心忡忡时,美朝韩三国已经不显山不露水、紧锣密鼓地推进着他们的地区新秩序之议程。这个过程显然是异常艰辛、充满变数且彼此间充斥着各种算计的。但无疑,在美朝韩版的新“三国演义”中,中国作为半岛问题的重要利害攸关方,“被缺席”了。在这一点上,似乎三国有着某种心照不宣的高度默契。

在2017年4月6日发表于FT中文网的《“习特会”上的朝鲜问题博弈——一个情景分析》中,笔者认为:

中国人不会忘记,当年中苏分裂、“两个拳头打人”——同时反对“苏修”和“美帝”,给中国所造成的巨大战略压力。而俄国人也不会忘记,当中国最终选择“反水”——与美建交并在事实上达成中美联手反苏后,在整个“冷战”后期给苏联所造成的巨大战略压力,这种压力甚至被认为加速了红色帝国的解体。

关于这些掌故的历史记忆,或许可以解释为何中国一直对朝鲜有所忌惮。朝鲜可不是“鸡肋”——鸡肋充其量只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已。朝鲜作为中国的假盟友放在手里固然是烫手的山芋,可一旦抛出,到了对手手里,恐怕就会成为威胁中国的“烧火棍”。平壤显然对此洞若观火,否则不会如此有恃无恐,吃定中国。

在2017年9月4日发表与FT中文网的《软肋已暴露的金正恩为何肆行无忌?》一文中,笔者如是写道:

朝鲜也正是看中了大国彼此间的龃龉和矛盾,钻其间隙,才一步步使自己的核力量发展到今天的地步。或许朝核问题走到最后,各国真的不得不默认一个有核的朝鲜,然后在此基础上筹谋如何利用朝鲜使自身的相对损失最小,同时还能使其他地缘对手的相对损失更大。

如果真的如此,那么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未来在东北亚地区中国所面临的地缘战略场景:鸭绿江对岸是一个拥核、拥弹的朝鲜(此刻或许要改成‘带核投美的朝鲜’),且因最近多年的严厉制裁和历史上的龃龉而无比仇恨“某不惜背弃鲜血友谊的邻近大国”。越过“三八线(电视剧)”,在朝鲜的对面,是一个拥有全套“萨德”体系且同样因为多年的经济龃龉而愈加仇华而亲美的韩国。越过韩国,在海的对面,是一个加速修宪、扩军的“正常国家”日本——它要仇华,无需理由。越过日本,在大洋的彼岸,是一个部分有意、部分无意中造成上述地缘战略现实的霸主美国。哦,对了,在中国身后,还有一个笑而不语的俄罗斯。此刻,拿什么“大国外交”拯救你,我身陷重围的祖国?

gapac2018-03-12 02:18:55
川总的朝核战略很明确,直接拿枪口顶着习帝的后腰眼,然后大赞习帝制裁三胖有功。。。
gapac2018-03-12 03:36:36
冬天活动少些,空闲时间多些, 上网调侃打发时间。天气转暖, 开始下场操练 Golf了。。。:))
spooky2018-03-12 05:01:18
带核投美? 什么样的美梦 ? 先看看川谱能不能和金三的核火棍同床作梦再说.
弓长张2018-03-12 08:37:22
装B
clz98762018-03-12 11:24:27
+1!
ROUTARD2018-03-12 16:04:52
如果成真,正好给中国一个机会封锁制裁朝鲜。从此中国走上大棒胡萝卜并用的阶段
晶体管发射极2018-03-12 18:10:28
呵呵....在偶看来中国巴不得将烫手山芋扔给老美!鑫会狮子大开口,川总精明商人实质不让步,双方空欢喜一场,金二和克林顿早耍过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