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sky2312018-04-08 20:33:38

“中美贸易战”打的是其实是未来

“中美贸易战”是近来热炒的话题,面对已逐渐明了的贸易战动因,你还认为是简单的贸易问题,那就是不愿面对现实的“鸵鸟心态”。中美之间现在打的根本不是贸易战,贸易只是个借口,两国打的其实是未来。

为什么这么说?先看个例子。

美国的自行车制造“世家”卡姆勒家族是在1970年代开始投身自行车产业,那时,正值美国自行车行业的黄金时期。彼时美国国内的市场需求基本都由美国本土企业满足。那个时期美国每年生产自行车大约1500万辆。斗转星移,沧海桑田。进入80年代,美国市场风云突变,因为中国生产的自行车开始大量出口美国,彻底改变了行业格局。除了极少数几个高端品牌以外,中国制造的自行车冲垮了美国几乎所有的自行车生产工厂。1991年,肯特集团关停美国工厂,开始转型做进口代理。2017年肯特集团从中国进口260万辆自行车。依靠强大的零售分销渠道,2017年肯特集团有望实现2.3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依靠转手销售中国自行车赚得盆满钵满,肯特集团决定时隔26年后重新自主生产自行车。美国媒体给予了非常热烈的回应。福布斯杂志称,卡姆勒家族将制造业工作带回美国本土,“正是特朗普总统最乐意看到的”。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风光背后的尴尬现实是,经过中国自行车二十多年的冲击,除了几个产量极小的高端品牌以外,美国本土基本丧失了量产自行车的能力。肯特的自行车需要40个左右的零部件,所有零部件必须全部从亚洲进口,美国本土厂家竟没有能力满足供应任何一个零件。如果美国本土企业能够提供这些零部件,即使算上高额的海运费用和仓库保管开支,从中国等国家进口的自行车零件依然比美国本土货便宜太多。所以,肯特集团CEO阿诺德·卡姆勒表示:我反对任何形式的关税壁垒,美国政府对美国制造业的帮助应该落到实处,对华提高关税最终会伤害到美国的制造业公司。在1971年曾经生产了超过100万辆自行车的美国施魏因集团也表示,希望美国政府要维护“自由贸易”的基本原则,不对中国进口自行车产品征收高关税。

所以说,特朗普“要将美国制造带回美国,高关税产业保护,解决贸易逆差”只是为掩盖其真实目的寻找的冠冕堂皇的理由,为了骗取美国人民的选票。其真实目的就是要阻止中国的崛起,不允许中国成为高科技产业领军者,而只能是一个“世界加工工厂”。

据报道,日前美国公布301调查结果——美国政府根据《1974年贸易法》第301节至310节对外国不公平贸易政策发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采取单边贸易制裁措施的一整套制度。在厚达184页的调查报告中,对特朗普高调喊话要中国想办法减少对美“逆差”仅出现了一次。该报告真正讨论的是《中国制造2025》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中国产业政策。这是让美国人真正头疼的地方。据报告内容,美国对中国的忧虑一是产业和技术实力赶超迅速,并且仍努力获取高科技,保持追赶势头。数据显示,在高技术制造业,美国在全球所占份额为29%,而中国为27%,已相差无几。这说明中国和美国的产业结构已经不完全是以前的互补关系,而是逐渐向竞争关系发展,特别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中美已互有优势,并驾齐驱。正如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直言,500亿的关税提议就是针对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美国准备加征关税的领域也是按照这个思路确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自动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航空航天设备、新能源、高铁、生物医药等,都是中国长期规划的高科技产业,分别可以对应到《中国制造2025》支持的航空航天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新一代信息技术。美国想要通过战略遏制保住自己的领先地位,继续依靠垄断技术获取暴利,能继续躺着赚钱的模式。

以前有个产品线有一种芯片,xxx2046,是个很简单的IC,就是电阻式触摸屏控制器。刚出来时候1美金一颗,每个手机就要一个,而且市占率极高,几乎垄断。不要小看1美金,一般一个手机公司的年销量都是以百万千万计,也就是说这么个十几平方毫米的芯片上一个手机公司一年就要花数百万数千万美金。做这个产品的老外,每次来中国就像是拯救世界似的,对国内品牌手机还看不上眼,缺货时还涨涨价。后来国产的这种IC出来后,品质越来越好,价格越来越低。结果老外就这样一路和国产的杀下去,最后竟杀到$0.22美金一个。完全同样的东西,以前卖$1,现在卖$0.22,还在卖,说明还是有钱赚。类似的事情是国产通信电源出来前,国际品牌卖上万,现在卖几百,还送一堆服务。进口变频器几万块,国产出来后卖几千。最后说说核电技术,如西屋电气所拥有的空冷塔核电技术。这项技术曾经被美日德垄断,占据了中国市场的60%以上。依靠垄断优势,美日德总是在中国购买空冷塔技术时漫天要价,不仅仅是设备要价,还收取高额的设计费用,维修费用及零部件采购费用,可谓是把中国当作了提款机。中国的科学家怎么会眼看自己辛苦劳动赚来的钱被西方轻松拿走,更不会允许美日德长期利用核心技术卡脖子。经过不懈努力中国成功攻克空冷塔核心技术,并一跃成为该领域的领跑者。如今中国研制的第四代核电技术已出口英国,最新研制的“华龙一号”更是在多个核电技术领域处于领跑位置。当年日本发生核电站事故,核电技术饱受世界质疑时,美国曾经呼吁中国出资千亿购买日本的核电技术。当年日本花费54亿美元收购全球核电技术巨头——西屋电气,其中一项重要目的就是垄断空冷塔市场,赚中国的钱。如今中国研制的第四代核电技术已出口英国,最新研制的“华龙一号”更是在多个核电技术领域处于领跑位置。让日本希望从中国大赚一把的愿望也彻底落空了。

过去西方总是利用垄断技术从中国获取暴利,如今中国已经成了西方垄断技术粉碎机。当一个个卡在中国脖子上的技术枷锁逐渐被破解,并且拥有了前所唯有的活力,可以预见中国还将突破更多西方垄断技术,西方躺着赚钱,我们辛苦劳动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当然,为了这一天,中国还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

有人说,日本和韩国的产业链升级也抢了西方很多高端的饭碗,为何他们没有引起如此惊涛骇浪。主要是中国和日本、韩国是完全不一样的国家。我是说规模。这个规模是质的不同。日本才1.3亿人口,韩国满打满算才5千万人口,中国是14亿。欧美白人为什么一直处于产业链的顶端,最核心是因为他们有技术优势,还有可观的8亿多人口。日本、韩国的人口体量无法支撑全面工业体系,他们的产业链升级,不得不将相对低端的转移出去,转移到中国、东南亚、印度。所以它们只能作为一个参与者的角色来参与欧美的工业体系。为什么日本人要脱亚入欧,日本的精英们其实很明白自己的定位,那就是日本是一个体系参与者,而不是体系建立者,更不是体系颠覆者。

而中国丰富的不同层次的人口资源规模保证了:(1)中国人可以进入很多的领域:如果你只有5000万人口,你可能电子发达、造船发达,但是你机械工程、生物、IT、航天...就没有足够的工程师了。而中国不会,中国每个领域的潜在人力资源规模都差不多顶上一个中等发达国家;(2)中国从产业链低端往上爬,但是即使少数人少数产业往上走的同时,相当部分的金字塔的低端仍然吃在自己口里。中国现在机电制造发达,可还是有大量的来料加工企业、衣服鞋子塑料盆。富士康深圳呆不下了,可以去东莞、去河南。至少在相当长的时间之内,产业转移可以在中国内部完成。以前是日韩吃肉中国喝汤,等中国这么多人开始吃肉时,汤也恐怕没法剩给别人。

所以说,中国在自身发展的进程中,在向世界提供机遇的同时,也确实为他国带来挑战和压力,面对这种压力和挑战,美国似乎并不打算针对产业技术基础薄弱的环节、在面向未来前沿领域的关键技术研发层面给与支持;也不打算加大对社会各方面的人才投资,谋发育。因为在美国现有的政治制度下,本届政府不需要也不可能为十多年后的美国负责。长期发展政纲的好处,往往要到数年后方能显现。对一个处于严重社会撕裂的美国民选政府而言,这种“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事,无异于“为下届政府做嫁衣”,特朗普可不愿当这样的“傻子”。因此,特朗普政府所需要做的就是短平快,似乎更倾向于打压讹诈他人的方式,塑造强硬的对外形象,向选民呈现自己的“施政成果”,从而为共和党赢得今年下半年的中期选举,乃至为自己2020年的连任做铺垫。再看中国的应手,对于此番与美国的比拼,明显是做好了准备的。第一轮反制的对象,豆农,养猪户,养牛户。。。等等全冲着特朗普大选时的票仓地区。你不是想连任吗,我就给你釜底抽薪。而更让人放心的是,此番美国针对“中国制造2025”的意图,也让人们能更好地认识到中国政府为国家长期发展所作出的规划和未雨绸缪,这样的规划让人能够看到未来数十年的希望——相较于中国对美国的强硬反击,这方面的规划才更让人放心。

事实上,双方都知道这问题不是谈谈判,又或通过征税就能解决的。美国真正想要的,是通过战略遏制保住自己的领先地位,而中国更不可能拿自己的未来作交易。如今看到美国陷入这样的“死循环”,着实令人感到悲伤和忧虑。悲伤的是美国极其善良淳朴的百姓,在可预见的将来,相对生活水平想必只会继续下降,这是政府无长期规划的必然结果。忧虑的是,美国人现在的焦虑已经促就了特朗普的上任,促就了当下的贸易争端,再往下发展,不排除与中国爆发冲突的可能。但中国已明确表示,无论付出什么代价,绝不退让。所以与中国合作,才是美国的最佳选择。

zhengwen2018-04-09 03:50:21
床破总统也是没办法, 私底下他跟习肯定是朋友, 但为了美国的未来, 他也不得不出头。
军事调色板2018-04-09 04:38:40
商人没有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