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nlight2018-06-07 17:38:05



近日,有媒体在评价“001A”型首艘国产航母时,称“我们首艘国产航母2013年11月开
工,2015年就进入船坞组装,2017年4月份下水,仅用了三年半的时间,这是世界航母
制造史上的奇迹,速度太快了,让俄罗斯也叹为观止。美国能达到吗?美国也做不到。”

取得的进步和成就当然可以宣扬,但罔顾事实就不好了。俄罗斯叹没叹、叹了几次尚无
法考证,但美国能否做到却有据可查。从开工到下水,“仅用了三年半的时间”,这能
算“世界航母制造史上的奇迹”?这种速度美国做不到?

只要把美国在战后发展的五级、二十艘航母的建造数据做一个简单对比,情况就清楚了:

一、四艘“福莱斯特”级:



有人可能会说:你拿几十年前的航母和今天比公平吗?言外之意当时的航母可能“简陋
”或“技术含量”不高。事实上倒可能是对“福莱斯特”级的不公平,不信你看:

1、排水量。“福莱斯特”号(CVA-59)标排6万吨,满载8.2万吨;与之相比,001A型
标排5.5万吨,满载7万吨(数据引用自公开媒体);前者比后者大了1.17倍。排水量大
1.17倍,结构工程量会增加大约1.3倍。

2、技术含量。“福莱斯特”号是战后美国的第一艘超级航母,设计之初就是四台蒸汽
弹射器,平直甲板+斜角甲板,四个飞机起飞位,随时有两架飞机可同时弹射起飞;与
之相比,001A型还只能滑跃起飞,随时只能有一架飞机起飞。

另外,从动力、舰员人数、舰载机搭载数量等具体指标看,也全面超过国产的001A型。
就姑且先从四艘“福莱斯特”级对比吧。



“福莱斯特”号(CVA59):1952年7月安放龙骨,1954年11月下水,工期2年零4个月(
28个月)。1955年10月服役,从开工到服役:3年零3个月。

“萨拉托加”号(CV60):1952年12月安放龙骨,1955年10月下水,工期2年零10个月
(34个月),1956年4月服役,从开工到服役:3年零4个月。

“突击者”号(CV 61):1954年8月安放龙骨,1956年9月下水,工期2年零1个月(25
个月),1957年8月服役,从开工到服役:3年。

“独立”号(CV 62):1955年7月安放龙骨,1958年6月下水,工期2年零11个月(35个
月),1959年1月服役,从开工到服役:3年零5个月。

上述四艘“福莱斯特”级航母,从安放龙骨到下水,平均用时2年零6个月(30.5个月)
,到正式服役,平均用时3年零2个月。

考虑到航母在安放龙骨前,通常已开工一段时间,但通常和命名时间相差无几。如图所
示,上述四艘“福莱斯特”级的命名时间都在一年以内,即便加上一年,工期也不过是
“三年半”。但问题是:这都是六十多年前的事。

二、四艘“小鹰”级:



“小鹰”号(CV63):1956年12月安放龙骨,1960年5月下水,工期3年零4个月(40个
月),1961年4月服役,从开工到服役4年零4个月。

“星座”号(CV64):1957年9月安放龙骨,1960年10月下水,工期3年零1个月(37个
月),1961年10月服役,从开工到服役:4年零1个月。

“美国”号(CV66):1961年1安放龙骨,1964年2月下水,工期3年零1个月(37个月)
,1965年1月服役,从开工到服役:4年。

“肯尼迪”号(CV67):1964年10月安放龙骨,1967年5月下水,工期2年零7个月(31
个月),1968年9月服役,从开工到服役:3年零11个月。

(注:美国海军也将“肯尼迪”号单独列为“肯尼迪”级,因它是“小鹰”级的变体改
进型,两种说法都不算错)。

上述四艘“小鹰”级航母,从安放龙骨到下水,平均用时3年(36.3个月)。到正式服
役,平均用时4年零1个月。

以上数据也说明,“小鹰”级在比“福莱斯特”级略大的情况下,平均工期延长了5个
月,从下水到服役平均延长了11个月,证明航母工程和技术越来越复杂。

要说创造了“奇迹”,应该是“肯尼迪”号(CV67)吧?作为美国最后一款常规动力航
母,在使用了最新技术和设备的同时,从开工到下水仅用了2年零7个月。

即便加上入坞前大约一年的工期,也是“三年半”左右,但那可是全世界常规动力航母
的巅峰之作。忽略技术和工程量的差异,只做工期的对比,这种自我麻醉很有价值吗?

三、一艘“企业”级:



“企业”级航母原计划建造6艘,最终仅建成“企业”号1艘,后续5艘取消,直接过渡
到新一代的“尼米兹”级。

“企业”号(CVN65)1958年2月安放龙骨,1960年9月下水,工期2年零7个月(31个月
),1961年10月服役,从开工到服役:3年零8个月。

作为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航母,满载排水量增加到9.4万吨,2年零7个月建成,从开工
到服役只有3年零8个月,这才是货真价实的“奇迹”吧?

四、十艘“尼米兹”级:



上述十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平均工期3年零六个月(42.5个月)。问题是“尼
米兹”级的排水量都在10万吨以上,是国产航母的1.43倍,结构工程量接近1.7-1.8倍。

而且,从“尼米兹”号(CVN68)1968年开工,到“布什”号(CVN77)2006年下水,纽
波特纽斯造船厂(NNS)这一家,在38年里建成了10艘核动力超级航母,技术含量是全
球之巅,又该如何评价这样的速度呢?

假如几十年前的事实都视而不见,只说自己是“奇迹”却断言别人做不到,这就让人无
语了。

五、一艘“福特”级:



“福特”号(CVN78)在2009年11月安放龙骨,2013年10月下水,工期3年零11个月(47
个月)。

没错,“福特”号在入坞前就开工了四年,问题是它比“尼米兹”级还要复杂得多,应
用了很多革命性的新技术,满载排水量已增至11万吨,仅排水量一项就是国产航母的1.
57倍,结构工程量快要翻番了。即便不考虑更为复杂的技术差异,也不能忽略工程总量
去比速度吧?

事实清楚了:美国在战后发展了五级、二十艘航母(常规动力8艘、核动力12艘),在
技术始终保持领先2-3代的情况下,建造速度非但不慢,而且冠绝全球,这才是无可辩
驳的事实。

正如你所看到的那样,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在贪图速度这单一指标方面,吃过很多亏,
也出过不少洋相,这方面的教训已经足够多了。浮夸有百害而无一利,这种做法也是对
工程技术人员辛勤工作的一种亵渎。

无论是媒体还是有公众影响力的专家,更应引以为戒,坚持实事求是,不要把“中国制
造”玩成“中国编造”,最终误国误民。

thrawn2018-06-07 18:25:53
前者比后者大了1.17倍?数学/中文过关了没?大1倍就是乘以2吧?
青松站2018-06-07 19:34:57
看美军今天的抽风到像是又想回到1950年了,抗美援朝年代了,是一种战略上的大倒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