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一篇 ,分析了德国败的起始点? 谁打响了第一枪?
这里说说日本
▲ 日本
二战期间的日军进入的冲突, 有三个阶段的起始点:
起始点一: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入侵中国东北。 随后在中国发生抵制日货的运动,三个月内,使得日本经济遭到重大损害。
1932年1月20日,日本要求中国赔偿日本因为抵制日货而遭到的损失。
1932年1月28日,日本进攻上海,即所谓"一•二八事件"。 战争的结局是中国军队不得在上海驻军。
上面三个事件是有因果联系的。一方面说明,对一国商品的抵制是一种有效的对抗武器, 而且会有升级到战争的可能。 另一方面也说明,日本的侵略性。
这一阶段的第一枪显然是日本人先开。日本获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起始点二:
1937年7月7日,日本占领了华北
1937年8月13日,老蒋率先进攻驻上海的日军。 也是因为老蒋迫于全国的压力,又无法去华北向日本人开战。 日军紧急从本土调兵增援。 上海战役到11月底,告了尾声,中国军队全面溃败。
这一阶段的第一枪虽然仍日本人先开。但8.13上海开战,教科书往往都说日本攻打上海。 《沙家浜》里面就这么唱"8.13,日本在上海打了仗..."。 其实是误导了大众。 根据1932年的中日协议,中国军队不可进入上海,而日军可以驻扎上海(比如虹口地区)。 所以,要是上海没有中国军队,就不存在日军攻打谁的问题。
当然老蒋先进攻,又很快全军覆没,是老蒋没本事。 要是让老毛去打,不一定会赢,但肯定不会输得精光。
对于日本, 如果见好就收,日本可以继续获得在上海的利益,就如同1932年初的上海战役一样。 但军方又一次凌驾于政府之上,擅自攻入南京,发生南京大屠杀。也就是说日本在上海的大胜不经意地给它自己挖了个坟墓。 这是日本败的起始点。
起始点三:
因为日本人占领了中国的华北和华东,和中国沿海地区,侵犯了美国的利益。因此美国拿经济制裁和禁运要挟日本从中国撤军。
1941年, 美国给它设了个套: 除非日本从中国撤军(除了台湾和满洲以外), 否则立刻对钢铁和原油进行禁运。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以期在与美国的谈判中获得更好的地位。
这一阶段的第一枪虽然还是日本人先开,但也是在美国制裁和禁运逼迫之下的不得已之举。
要是当时日本知道"退一步,海阔天空", "怂"一下,至少还能继续保有台湾,中国的东北,朝鲜。 结果非要"以小搏大", 来个偷袭珍珠港。 最后遭到灭顶之灾,吃了两颗原子弹。 如果在起始点二,日本没有把握好, 这里还有一个能把握住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