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北约轰炸二十年的记忆追溯
自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了一超独霸,从此它可以横行天下。而欧洲解除了随时面临被苏联碾压和吊打的军事风险。中国也不用再承受来自北方的巨大威胁。世界格局,美,中,欧,俄的心态十分微妙。美国当然想独霸世界,中俄欧认为一个多极世界更符合大家的利益,毕竟,大家都受够了冷战时期那种枕戈待旦的日子。作为美国的盟友,欧盟心思也最活络。它认为苏联一解体,欧洲可通过政治和经济一体化,就可以恢复二战前的辉煌,让欧洲成为世界的一极。因此,欧洲不遗余力推动一体化运动,一体化开展的如火如荼,但最后在东南欧南联盟碰了钉子。因为那是俄罗斯的势力范围。虽然苏联解体了,欧洲在军事上依然无法和俄罗斯抗衡。在战略上,欧洲无法接纳俄罗斯进入欧盟,那么俄罗斯就不是朋友,就无法和俄罗斯进行利益置换。为了拔除南联盟这个钉子,欧洲人认为,可以借刀杀人,利用美国的力量,拔掉这个钉子。借口制止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总统米洛舍维奇的军队在科索沃针对阿尔巴尼亚族人的暴行,北约自1999年3月底开始了78天轰炸南联盟,直至南联盟承认科索沃独立。时间回到当地时间1999年5月7日1999年5月7日夜间,北京时间1999年5月8日清晨5时45分左右,美国B-2轰炸机在这场未经联合国授权的轰炸中投掷三枚精确制导炸弹,击中了位于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樱桃花路3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当场炸死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朱颖,炸伤数十人,其中一枚穿过了大使官的屋顶,未当场爆炸,大使因此而幸免于难,直到五年后才由塞尔维亚方面取出销毁。
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轰炸后中国民众群情激愤,全国多地爆发大规模反美示威活动。中国政府强烈抗议北约军队的这次粗暴、野蛮的行为,并向美国等北约主要国家发表声明,要求其必须严惩凶手并赔礼道歉。北约竟以误炸来搪塞,原因是使用了一份美国中央情报局过时的地图。南联盟大使馆被炸不仅是鲜血,更是屈辱。没有坚强的军事后盾,美帝是不会理会你的抗议和要求。
自此后,中国从国防建设为经济建设让路,改为协调发展、同步发展,并立项实施了绝密的“995工程”。“995”工程这个代号,就是让中国人民、中国军队、中国国防科技工作者牢牢记住:1999年的那个5月!牢牢记住:中国人民的牺牲和愤怒!如今的“东风-21D、东风-26、-31、-41”系列新型战略导弹、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歼-20”隐身战机、国产航母、“中华神盾”大型驱逐舰,都是“995工程”结出的硕果。可以看出,2000后,中国的策略是在国力不强时,则发展非对称杀手锏;国力够了,海空军下饺子,上航母隐轰,一带一路。。。。
科索沃战争也将欧盟揍醒了,因为78天的轰炸也将欧元打残了。这哪里是借刀杀人,明明是引狼入室。欧洲人总算明白了它只是美国的附庸,没有独立的军事力量,想恢复二战前的辉煌,那只是个幻想。此战过后,中俄欧认识到实现多极世界格局,除了抱团没有其他出路,否则大家都得永远被美国勒脖子。对美国来说呢,其全球统治战略是防止出现另一个强权国家。它更大的战略就是防止欧亚一体化,欧洲有资本和技术,俄罗斯有资源,中国有人口。如果欧亚一体化了,这对于海权兴国的美国,航母编队再强,也就再无用武之地,美国就被边缘化了。
为了防止中俄欧抱团取暖,美国需要分化中俄欧。这才有了美国放中国入世,换中国和美国的利益捆绑在一起。把中国和自己的利益绑在一起,另一边让欧洲和俄罗斯去互相掐脖子。本来美国需要不停的勒中俄欧脖子才能维护一超独霸的格局,现在美国可以翘起二郎腿什么也不干,就能维护它的全球霸权了。入世对中国经济有多重要呢,从一个数据可见一斑。1990年-2000年,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DI的余额是5000亿美元。2001-2010年,中国FDI的余额是1.8万亿美元。入世的十年,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活力和能量,甚至可以说,超过了建国后的前50年的总和。这十几年里面,中国地表以上的建筑新增加量,可能超过了中国过去5000年的总和。资本,人力加技术,工业化的魔力,让中国经济,从只有骨架,变得血肉丰满。在美国人的设想里,中国只是一个大号的马来西亚。如果中国只是用裤子换飞机,那么如论如何,中美经济也不会出现太大的失衡。入世后的十年中美蜜月期,为中国经济带来了疯长。出乎美国意料的是,中国的产业升级太快,竞争优势太强大,只不过用了十几年时间,中国的出口导向战略使得中国商品,所向披靡,中国从一个大号的马来西亚,变成了一个工业强国。
随着中国产业升级的加速,中美之间的贸易失衡越来越严重。08年次贷危机宣告,美国主导的现有的全球贸易格局,已经崩溃。如果出现了超出掌控的意料之外的状况,那么显然说明,美国的这盘棋中,它一定漏算了什么。它漏算的是中国的人口规模效应,以及中国人可怕的全要素生产率。光有人口规模,没有全要素生产率,即便有了资本和技术,也是无法成为工业化强国的,这个例子是印度。光有全要素生产率,有资本和技术,但是没有人口规模,也是无法成为工业化强国的,这个例子是韩国。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同时具备全要素生产率和人口规模优势的国家。所以只需要资本和技术条件齐备,中国经济就会爆发。全要素生产率是什么呢,用三句话可以概括,物尽其用,人尽其能,花钱花在刀刃上。举个例子来说明下中国人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可怕程度。一只鸡,作为要素资源,国外人可能把大腿肉吃了,鸡胸肉吃了,其他的就都扔了,或者干脆做肥料。而中国人则不然,不光鸡肉吃光,鸡头吃了,鸡脖子吃了,鸡杂碎吃了,鸡毛也要用来做鸡毛掸子,以前还经常用鸡毛装在风箱里面拉风箱。这种近乎本能的可怕的资源利用高效率,是中国人几千年进化出来的生存智慧,不是其他民族可以短时间能学会的。
如今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生产链变的越来越长,技术变的越来越复杂,分工就要求越来越细。今天一架波音飞机的零件总数多达几百万个。没有足够的人口来支撑,那么就无法完成生产分工和协作。工业化发展到这一步,美国心知肚明,即便它不放中国入世,让中国加入到美国阵营,那么对人口同样如饥似渴的欧洲等发达国家,也会把中国纳入他们的生产和分工体系,进而形成一个新的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和贸易标准。事情到了那一步,美国就被凉一边了。中国加入全球分工和贸易体系,是工业化进一步发展的必然。美国曾尝试使用东南亚等国的人口来参与分工,但是并不成功。
中国规模巨大的人口,在变成工业人口之前,主要的人口都是作为农业人口,被低效率的空置着。在工业社会,人力只有与资本和技术相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人力资源要素的价值。中国作为后进国家,先进国家喂点饼,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就往前拱一步卒,再喂一口,再拱一步。虽然国内的科技研发,也在自力更生的奋斗着,但是没有技术储备情况下的自主技术创新,很难追上和超越发达国家。而当入世的闸门一开,不光资本蜂拥而至,技术也跟着资本一起进来了。这些饼大部分都可以敞开吃,如饥似渴的中国经济,开足马力,经十几年时间,资本积累完成了,产能积累完成了,技术储备和积累基本完成了,农业人口转变成工业人口,产业工人队伍有了,工程师队伍也在生产的锻炼中,成长了起来。这进一步提升了中国人口的人力资源的价值。更具长远价值是中国经济活动生态化了。中国经济先是出现了区域产业集群生态,然后这些产业链纵横交织,连成了网,规模经济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降低了成本,它更神奇的地方在于出现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它会自组织,自适应,自迭代,自创新,自实现。连成一体的中国经济出现了一体化现象,它有了生命,开始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而存在,并向前自我驱动。中国经济,从目前形势看,将势不可挡的从发财经济,向老板经济转型。这个老板经济,包括一整套的全球货币体系,全球贸易体系,全球政治体系和全球安全体系。十年时间,应该够用了。我们当前所看到的国内国际的大动静,大热闹,都是这个大历史周期,转型和切换的关口,所带来的难以避免的牵动,和旧秩序的碎裂声。
那些唱衰中国经济为什么总是失败,如果只盯着中国经济来理解中国经济,看到的无非是股市和房价波动,进出口数据,GDP数据,CPI,PMI,等等,这些指标和数据的上下浮动与变化。而真正要理解中国经济现状,就要弄明白中国经济为何会演进到现在这样。看中国经济这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与演进,会发现真正驱动着它的,不是经济规律,而是全球政治的大国博弈。从建国到现在,推动中国经济演进的深层驱动力,并非经济规律,而是大国博弈的血火奔流。朝鲜战场上的英灵,越南战场上的英灵,被炸大使馆的英灵,南海撞机的英灵,都是推动中国经济演进的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