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多无耻?二战后骗55000名少女安抚美军
慰安妇问题一直是日本骨鲠在喉的历史伤疤,每逢日韩针锋相对之时,韩国人都要不失时机地戳一下日本的痛处,必要的时候还要在国际场合呼唤迟到的公平与正义。
对于韩国人而言,这是民族仇恨。但是对于日本人而言,除了不愿启齿的罪恶之外,还有国家机器的荒唐与恐怖。战争时代,日本这台战争机器把自己的国民当成燃料,涂炭亚洲邻国,用最为野蛮的殖民方式发动对周围国家的侵略和掠夺。而战争结束后,一败涂地的日本为了求生,只得被迫用祸害其它民族的方式祸害普通国民。慰安妇制度的余波在战争结束后,又持续回荡了近十年,这一次,轮到日本人自己饱尝苦果。
RAA,是英文Recreation and Amusement Association的缩写,日文翻译作特殊慰安设施协会,是战后日本政府主导建立的服务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占领军的慰安所。为了维护日本妇女的纯洁和日本人的种族纯净,日本政府策划出了这个极端的方案,即牺牲掉一部分贫苦人家的女子,来保全皇族、财阀和其它人家的女性。
一、肇始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接受《波兹坦公告》的全部条件。然而就在天皇玉音落下不久,日本国内便留言四起,称一旦英美敌军登录,日本女性势必要遭受凌辱。而三个月前刚刚结束的欧洲战事中,有近一万四千名女性遭到美军强奸,以及冲绳战役中有近万女性遭到美军强奸的消息为日本国民的恐慌火上浇油。为此,日本内务省警保局在次日即研讨对策,8月17日新成立的日本内阁国务大臣近卫文磨对警保局总监坂信弥指示道:要保卫日本妇女。于是这位总监便迁移应用日本战中的慰安妇制度,意图为普通妇女构筑一道防波堤,8月18日,便发出政令,要求各地,特别是花街柳巷,做好迎接美军的准备。26日,在联合国军驻地附近,慰安设施正式建立。
为了设立特殊慰安设施协会,日本政府融资一亿日元,为了筹集巨款,大藏省可谓不遗余力,其中半数资金来自日本劝业银行的贷款。而警保厅则负责生活物资筹措,其中还包括1200万只避孕套。27日,第一家慰安所在神奈川县小町园设立,28日RAA主要负责人在皇宫面前三呼万岁。同日,联合国军先遣部队到达厚木基地,美军士兵旋即光顾,到了29号,这个慰安所已经人满为患了。
随后,RAA在东京周边,大阪,箱根,热海等地纷纷建起慰安所,为占领军提供服务。RAA一共动员了55000名慰安妇,这么多慰安妇是从哪征集来的呢?为此RAA连哄带骗用尽各种手段。许多妇女是战殁官民的遗孀,因为失去生活依靠,被迫卖身,仅东京一处,就集中了1600人,平均一人每天需要接待30到50名客人。
与战争期间的慰安妇征集不同,RAA绕过介绍人,直接在报纸上登起招募广告。RAA甚至在银座竖起了一座广告牌征召女性。
二、暴行
虽然慰安所就是为占领军设立的,但是亢奋的美军士兵可不会顺水推舟,针对日本慰安妇的暴行屡屡发生。比如小町园慰安所计划9月2日开业,8月28日,便有武装美军士兵蜂拥而入,强奸慰安妇。在横滨的一所慰安所,超过100名美军士兵在开业前闯入,轮奸了14名慰安妇,第二天更有奋起反抗的慰安妇勒死美军士兵的恶性事件发生,开业两日旋即关门。
开业后的慰安所更是惨不忍睹,每个房间都能听见男人的笑声和女人的哭声。为此精神失常,羞愤自杀的慰安妇亦不在少数。9月1日,横滨野毛山公园甚至发生了27名美军轮奸日本女性的案件,为此,神奈川女子高中不得不选择停课。日本舆论一片哗然,报纸纷纷批判占领军的暴行,不过9月19日,联合国占领军最高司令部开始舆论管制,所有批判占领军的声音都被禁止。当然,美军士兵是不会收手的,东京武藏野市甚至发生了小学生被集体轮奸的案件,而大森的一家医院,孕妇和护士也惨遭施暴。1947年至1949年,能够确认的受害女性超过800人,不过这只是冰山一角,日本在战争中对受害国施加的暴行,在战后降临到自己头上,着实是自食其果。
在1945年8月到10月期间,日本特务机关特高课还专门针对占领军暴行展开调查,调查结果经警保局整理成文书,但是特高课在10月被解散,文书被美军没收,直到1973年才还给日本。日本共产党曾欲对此展开调查,但是收藏文书的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则告知,特高课之文书,一律不开放。
当然,美军这么胡作非为也不可能持续太长时间,随着性病的蔓延和美国国内批判声音的高涨,1946年,占领军最高司令部下令废止RAA,RAA慰安设施陆续关闭。不过慰安所并未销声匿迹,而是公娼变私娼,红灯区经营者联合会挂牌成立,国家妓院变成私家妓院,慰安妇又成了之前投资RAA的财阀的赚钱工具,大量美元弥补了财阀们在美国主导的民主化中的损失,这些鼓吹战争大发战争财的财阀世家在战后清算中艰难求生之余,又顺手把灾难转嫁给了贫民,而那些在RAA关停并转中失业的慰安妇则沦落街头成为站街女。
除了祸害慰安妇,美军在日本的肆无忌惮还产生了20万的美日混血。由于战争刚刚结束,日本人民对美军的憎恨还非常强烈,这些慰安妇和混血儿如同今天的福岛灾民一般,被视为不洁之物而备受歧视。除了少数能够得到正式名分跟随美军官兵移民美国的妇女之外(比如现在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日裔司令哈里斯的母亲),大部分遗留下来的慰安妇和混血儿只好对自己的身份三缄其口,默默忍受社会的遗弃和冷眼。RAA当初以爱国奉献和牺牲的口号把她们召集起来,而之后的结果则再一次证明,这又是财阀和右翼假公济私的骗局。不过讽刺的是,随着昭和时代的落幕,平成日本人早已忘了国仇家恨,美国人成了文明的标尺,日本的就行,日本少女都以崇洋媚外为荣,高鼻深目的混血更成了无数日本人羡慕的对象。不知曾经那些为国献身的慰安妇和混血儿会怎么想。
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社会心态?实际上在战后,还真有学者仔细研究了这个问题,日本人那种跪爹的奇特优越感是怎么来的?
三、心态
日本人这种扭曲的心态被称为“被占领心态”,这个词最初出现于1950年,是《展望》杂志举办的一场座谈会提出的,与会者包括但是日本著名的思想家和学者丸山真男,竹内好,前田阳一,岛崎敏树等。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试图从精神根源上反思日本战争悲剧的原因。而针对所谓“被占领心态”,他们则从日本特殊的国民性和传统文化中考察两者相关与否。
其中岛崎敏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般概述。岛崎敏树认为“被占领心态”大致有解放和压抑两种类型,压抑心态则是一个扭曲的过程,即对占领者从敌视到反抗再到支持的过程。之所以会有这个过程,是因为在占领期间无力反抗占领者,进而把反抗对象从占领者置换为自己人,逃避现实,意图通过借助占领者的世界性权威弥补自己的缺陷,让自己处于征服者的精神和理念的范围之中,相对于其他那些同胞,心中油然而生一种优越感,进而蔑视攻击同胞。通过与征服者的接触,而产生了自我否定和自我蔑视的心态,进而希望自己与征服者一体化,让自己与劣等民族的身份切割开来,也就是说,这种自我否定带来的自省让自我接受了“日本人是四等国民”的认知。岛崎敏树的这段论述原封不动地拿来表述中国的公知都再合适不过,在他眼里,解放心态者早就跟美国跑了,而压抑心态者历经心理扭曲最后还是跟美国跑了。
而丸山真男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既不是解放感,也不是压抑感,日本人不可能一夜之间全变成民主主义者,更多的是既不认可,也不反抗,介于肯定和否定之间的灰色地带,等于是放弃思考。
丸山真男的看法非常有趣,在他眼里,大部分日本国民可能已经放弃思考了,没办法去判断政府,针对战后承受的一切都是被动接受,而最可怕的是,因为官僚体制把战败责任推给全体国民,国民即便在日本旧体制被美国推翻的状态下也不会质疑官僚体制的合理性,并把这种逆来顺受的气质直接带入到了美国占领下新建的官僚体制的管理下。换言之,战死的是国民,遭罪的是国民,为战争欢呼的是国民,为战败埋单的是国民,没有国民去反思政府以及操控政权的派阀都干了什么,是否合理,就算意识到其中的问题,也鲜有人去大声疾呼。
另一方面,官僚体制本身也非常会自我欺骗,一面鼓吹自己有责任延续日本精神,捍卫种族纯洁,一方面用一套自欺欺人的言论去掩盖自相矛盾的政策。在RAA问题上,这一点体现得淋漓尽致。RAA在设立之初要求各地妓女配合服务美国人,这一命令让妓女们都感到疑惑,在茨城县土浦警察署,妓女们面对RAA的要求给出了一个相当打脸的回应:在战败前,警察要求妓女们手握美军士兵的睾丸刺杀美军士兵,坚决执行一人一杀主义,全歼登陆敌军,现在却截然相反。对此,警察的回应是,战争已经结束了,应该为和平尽力,虽然方法不同,但是为国效力的主义是不变的。这一点根本不能说服妓女,基本是日本官僚体制的自欺欺人,战前同样是这些人,拼命地鼓吹日本妇道,强调家族价值,战后强调一变,逼良为娼,这不仅是方法不同,本质也毫不相干,唯一不变的是对本民族的残暴和当事人自我意识的欠缺。
比警察前后矛盾更为荒唐的是右翼变脸之快,更令人匪夷所思。在RAA关停并转移交民间之后,负责这些妓院运营的多是右翼组织,比如战前的右翼组织国粹同盟在战后改换名目,以日本勤劳者同盟的面孔再度示人,其主要领导人笹川良一称,他们对这项事业投资了一百多万。这些右翼继续以爱国之名驱赶着慰安妇们为他们服务,在这些女性承受屈辱和痛苦之时,他们自己赚得个盆满钵满。他们不曾对此感到有何不妥,也不曾为此感到羞愧,反而满怀自豪地进行着“爱国”事业,对自己人尚且如此,让他们承认二战中对别国的暴行,那真是比死还难受。
更有甚者,这些战争期间喊着英美鬼畜的右翼,在战后成立的第一个右翼团体叫“亲美博爱勤劳党”,对美国的态度来了个180度转向。甚至连战后新成立的东九宫内阁的大臣儿玉誉志夫都在接见右翼领袖的时候都信誓旦旦的表示:今后要服从麦克阿瑟元帅的指挥,相互扶持好好干。简直是毫无节操可言。不过,在美军进驻日本之后,大部分日本人并不像右翼这么荒唐,相反,倒是很多日本人祭出了日本惯用之说辞,取美利坚之长处,补日本之短处,这一过程毫无疑问地成为了日本美国化的过程,而平民百姓的不思考,有识之士的作壁上观,最后能让日本学到什么,真是个令人狐疑的问题。也许日本人更愿意相信自己主动地把美国的舶来文化日本化,但是越来越多的资料反而指向了相反的结论,日本只是被迫接受了美国的改造,无论是文化还是精神结构,都有着浓厚的人为印记,真正让日本人焦躁不安的是,“日本”这个主语的空洞内涵,并没有谁能解释得清,或者也没人愿意解释,这个虚无的正统观念背后,有多少是一己之私,又有多少是为人强迫,但是无论怎样,“日本”必须成为一切行为的名义主语,如此一来,一切都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改编自史海钩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