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兵不血刃地占领了一个中等军事国家捷克斯洛伐克
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杜布切克发起了名为"布拉格之春"的政治体制改革,但在苏联看来,此举有脱离苏联控制的倾向。为了实行统一的“苏联体制”,苏决定对捷进行武装干涉。
1968年8月20日晚上10点半,苏军西部方面军群特种任务作战部队乘坐的运输机飞临布拉格国际机场,佯称发生机械故障、请求紧急降落,经机场同意“迫降”后,苏军特种部队迅即占领塔台,引导大批满载特种部队和空降部队的运输机降落。11点,以苏军西部方面军群兼苏联陆军总司令伊万•格里戈里耶维奇•巴甫洛夫斯基大将指挥苏军地面部队25个师从苏联、东德、波兰、匈牙利四面突入捷克斯洛伐克:从西部第1方面军抽调的B集群向布拉格突进;从西部第2方面军抽调的A集群沿捷德边境突进;从西南方面军群抽调的C集群分兵两路,一路突入捷克斯洛伐克腹地,一路沿捷匈边境突进。与此同时,苏军电子战部队对西方国家实施强大的电子干扰措施,沿“铁幕”施放大量金属箔条,导致西方国家沿“铁幕”部署的大批雷达和电子侦听设备失效,荧光屏上满是雪花。
21日凌晨2点:经集结数十架运输机载员之西部特种任务作战旅向布拉格市区发动进攻,
在预伏特工的协助下迅速控制各交通要点,通讯中心,政府、军队首脑部门。苏军空降部队也在捷克斯洛伐克各要地成功实施伞降,帮助地面部队完成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全境占领。23日,入侵之约20万苏联军队及后来参加的东德、波兰、匈牙利等华约军队基本完成对捷克斯洛伐克全境的军事占领。
捷克斯洛伐克虽有14个陆军师(包括基干部队)、2000辆坦克、500架作战飞机,近10万常备武装,但主力作为华约责任区部署在西线,且基本没有作战准备。国家主要城市和政府关键部门均遭苏军突袭占领后,别无选择,只能采取不抵抗政策,束手就擒。逐于21日凌晨1点50分,通过布拉格广播电台向全国发布特别公告:“昨天,苏联、德国(东)、波兰和匈牙利军队越过了捷克斯洛伐克边境。党和政府希望全国人民保持平静,不要采取抵抗行动。”
21-23日,除少数零星抵抗外,捷克斯洛伐克军队被解除武装,预备部队武器及军事工业均被苏联控制。
苏联兵不血刃地占领一个中等军事国家,看似简单,实质其军事意义非同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