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调色板2019-09-29 10:45:12

作为中国大外宣的头部机器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近日被英国通讯管理局宣布调查,原因是该局质疑电视台有关香港反修例运动的报道或触犯“公正报道”的守则。

无独有偶,差不多同一时间,美国社交媒体推特(Twitter)近期再次以“违反推特价值观和平台操作政策”,“背后有国家操纵”为由清除了4,301个中国账号,这已经是在香港问题上私人所有的社交平台对来自“中方声音”的第二轮“封杀”行动。

香港反修例事件似乎是一个分界线,让主流媒体领域的中西方话语争夺延及自媒体领域,进而在整个舆论平台形成一场中西方意识形态的大碰撞。围绕香港反修例运动,中西方媒体勾勒出了两个不同的画面:在西方世界媒体报道中,示威者通常在运动中是以弱势的、受迫害的形象出现,其中不乏被刻意地放大乃至虚假的成分被用来贩卖悲情,而那些从未停息的极端化的暴力化的画面则被有意无意地忽略;同样,来自中国官方的声音可能同样也是具有明显的倾向性的,那些焚烧、打砸的极端示威者画面被毫不掩饰地用来反衬暴力的破坏性。

推特在封杀数千个中国账号之后,其公司高层被爆出与展现“港独”倾向的人士合影。(Twitter@hoccgoomusic) 例如《纽约时报》在9月份的一篇报道中,上传了一部9分钟的视频,这部视频将大量的示威骚乱与警察拿着警棍追捕激进示威人士画面拼接到一起,中间穿插一位穿着黑衣戴着黑色口罩以示威群体的视角讲述香港反修例运动的画面,最后这篇文章以“香港警察如何伪装成示威者并滥用武力”为标题放到网站的展示页上;而在中国官媒的报道中更多是“激进示威者向警察扔汽油弹,咬掉警察手指”等情节。主流媒体的各说其是夹杂“帝吧出征”“饭圈女孩”的事件交织出一场中西方话语争夺的舆论战。

然而,这场“战争”并未仅仅止步在信息轰炸层面。推特、脸书、谷歌以散布虚假内容对私人账户采取的暴力封杀以及此次英国通讯管理局的出手打破了此前人们对西方世界所宣扬的信息和表达自由权利想象。来自中国的声音,不管是有组织还是自发、真实的还是虚假,都在冲击西方世界此前所垄断的信息平台。而当这种对撞迫使西方世界采取干预措施时,有人担心,在香港反修例运动的背后会不会首先在媒体领域引发一场“大战”。

此前,不同新闻体制及意识形态支配的中西媒体阵营在中国的新疆议题,在正在进行的中美贸易战议题都曾发生过激烈的话语解释权争夺,但香港反修例事件的媒体参与度包括传统的主流媒体,现象级的自媒体事件,乃至政府机构的参与,使得这次的舆论战争成为中西方媒体阵营长久以来意识碰撞表现为较激烈的一次媒体现象。

另外,媒体之外,政府机构也是媒体战的幕后力量。中国的媒体CGTN、新华社、中国日报等在美国、英国等被要求注册为“外国代理人”,限定采访资格与发布新闻的立场。而中国除了有“防火墙”外,也会通过对外国媒体记者进行资格审查等方式确保价值观不被侵犯。这样的舆论战争随着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增多只会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激烈。

在不可调和的意识形态对立中,积极主动加入与西方媒体的话语竞争是中国早晚需要面对的一个挑战,俄罗斯媒体融入西方媒体生态的过程中就是在摩擦与碰撞中进行的。

央视CGTN遭英通讯管理局8项调查 在CGTN遭到英国通讯管理局调查之际,俄罗斯媒体“今日俄罗斯(RT)”也因所谓的“中立原则”被英国通讯管理局开出20万英镑(1英镑约合1.264美元)的罚单,但在该局对RT宣布进行调查之际,俄罗斯传媒监督局也对英国媒体BBC进行了一场“反调查”。

更早之前的2017年11月,RT在美国被要求登记为“外国代理人”,旗下记者即丧失了美国国会的记者证。俄罗斯随即作出反应,普京签署了《新媒体法》,根据该法,俄罗斯将美国之音和自由欧洲电台在内的9家驻俄罗斯的美国媒体列为“外国代理人”以进行“反制”。

开播十余年,至今已在全球各地开设分社及演播室的RT在英国是除半岛电视台之外最受欢迎的外国英语频道,在美国则是仅次于BBC的第二个最受欢迎的外国电视台,如此受欢迎的程度,在意识形态的对撞下RT仍然要面对来自西方媒体乃至政府机构的“围攻”。

无论是已经较为成熟的RT还是刚刚起步的CGTN,它们所面临的都是带有本国意识形态色彩的媒体如何在在西方掌握国际话语权的格局之下的生存问题。这是一个既包括国家权力因素和媒体宣传技巧等在内的复杂问题。在通常情况下,国家以及资本的干预无处不在,而剩下的媒体表达技巧方面,RT无疑是个成功的典范。 

青松站2019-09-30 02:11:12
看过,外宣内传,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