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风起浪涌,战云聚隆。二战之后那里曾是一片国际水域,自由通行。然而现在,那里的平静已是过去,代之以各国纷争,其中主要矛盾目前十分集中——中国与他国。起因源于中国抽沙填海建造人工岛,并将其军事化,引发周边各国以及在这一水域通行国家的一致呛声,特别是最近美国公开反对中国对南海的主权声索,更使矛盾升级,甚至有战争的可能,这是南海困局的根本。
这一困局的破解会是什么情况?无外乎是:战争与和平。
先说和平的情况,大致有三:
1)和平利用。中国在那些人工岛上去军事化,兴建民用设施(如:度假酒店和海洋娱乐项目,闷声挣钱),同时惠顾四方以及正常通行的船只。但这似乎不太可能,因为“中国梦”是比“大东亚共荣圈”更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尽管如此,从逻辑上说这仍然是个选项,哪怕只有1%的可能。
2)维持现状。各方继续自己的主张,同时保持对各方12海里惯例的尊重,避免矛盾冲突激化。这样,中国的军事化人工岛可以发挥维护国际水道自由通行,反海盗、应急救援等作用,当然这也许难以取信其他各方。尽管如此,从逻辑上说这仍然是个选项,哪怕只有10%的可能。
3)斗而不破。鉴于2016年国际仲裁法庭的裁定,对中方的主张予以否认,周边的东盟国家以此为据,在美国的支持下有可能无视中方的主权声明,直接进入那些人工岛12海里以内的范围。但双方都保持最大的克制,避免武装冲突和潜在的战争。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些人工岛上的军事设施就失去作用,至少在任何军事行动之前只能是摆设。那么常此以往,中方的主权声索就如浮云。尽管这很难持久,但从逻辑上说这仍然是个选项,哪怕只有50%的可能。
再说战争的情况,大致有二:
4)局部战争。不可否认东盟国家对于中国的南海主权声索和填海造岛的行动最为忌惮和反感,特别是越南和菲律宾。如今他们手握法理,背靠美国,挑战中方的“红线”,甚至擦枪走火,引起武装冲突,乃至局限在南海区域的海空战,当然不能排除美军及其他国家以不同形式的加入。这将会对参战各方带来可能的伤亡,但结果是人工岛上的军事设施将不复存在,消除军事威胁。尽管不希望其发生,但从逻辑上说这仍然是个选项,哪怕只有30%的可能。
5)全面战争。局部战争有可能扩大成为全面战争,尤其是使用中远程导弹打击所谓战略纵深目标(如:中国大陆或其他国家的导弹基地、机场、港口、交通枢纽等,甚至动用核武器攻击城市),那么所有的争端都将解决。尽管这是应该诅咒的,但从逻辑上说这仍然是个选项,哪怕只有9%的可能。
除了上述五种情况之外,还有一个代价最小的可能,我不说你也许能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