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匹夫2020-08-29 04:51:06

http://dy.163.com/article/FL3PDLPB051597ER.html?

在二战结束时李奇微也算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指挥官,其资历足够担任集团军级的指挥官。随着半岛战役的进展,时任美军第八集团军指挥官沃克中将车祸丧生,同年12月李奇微接任职务,统帅第八集团军作战。应该说,李奇微刚刚上任时,情况非常不利于美国,中国志愿军的攻势令美第八军屡次受挫,韩国军队更是没有一点自信心,见到中国军队就立刻溃散。由于兵力不足、士气涣散以及对对方的能力和特点了解不足,美军的情况是非常被动的。

  当时,志愿军方面甚至喊出把美军赶下大海的口号,部分美国指挥官也确实收拾行囊准备撤出,李奇微上任后先是整顿军纪,提振美军士气,这个过程中他的个人魅力发挥了作用。其胸前挂着两颗手榴弹的形象,已经成为半岛战役期间美军指挥官的著名照片。 而从后来人的角度看,其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准确判断双方形势和特点,做出针对性的调整从而扭转了战争局势。其判断志愿军的攻势存在重大缺陷,首先是补给能力不足,只能依靠随身携带的补给,攻势时间不超过一周。其次,机动能力不足,缺乏车辆依靠步行进攻,一昼夜的推进距离不大于20公里。再次,火力薄弱,攻击坚固防御阵地时只要美军自己不动摇,志愿军就打不下来。应该说,这些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李奇微的判断十分毒辣。而其针对这些问题,发展出著名的“磁性战术”,既美军面对志愿军攻势时立刻后退,每昼夜后退距离以20公里为界限,同时以炮火打击志愿军。在攻势一周后,立刻转守为攻调集装甲力量反击志愿军。

历史证明,李奇微的战术是正确的,其机动防御模式让志愿军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第四和第五次战役志愿军不但未能达到目的,反而付出比之前大得多的伤亡,180师更是中美两军在战争中,于李奇微的反击中损失的唯一一个师级单位。在美国,马修.李奇微被认为是挽救联合国军的关键人物,堪称奉命于败军之际扭转局势的人物,这对他来说是最高级别的褒奖。

  不过,李奇微的个人能力仍不足以扭转战争局势,随着战线的固定,志愿军的火力打击越来越强。根据联合国军司令李奇微回忆录记载,在美国空军和海军不断进行猛烈而准确轰炸的情况下,志愿军炮兵和地面力量仍得到了极大加强,1952年9月,曾发生过志愿军单日发射4.5万发炮弹落在第8集团军阵地上的情况。到了10月份,志愿军炮兵更是创造了一天发射9.3万发炮弹的记录。最后,磁性战术也没了用武之地。

xsing2020-08-29 04:58:03
多读书
hkzs2020-08-29 07:07:13
读了不思考还不如不读。
xsing2020-08-29 07:19:00
刚看了个老美拍的韩战视频,感觉立场中立,值得看.
andy472020-08-29 07:44:03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