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历史2020-12-01 17:53:42

 

210)     嘘声恫吓

千岛群岛。北太平洋航线。对这条带来灾难、又形势微妙的航线,日军大本营再三犹豫之后,准备采取折衷措施~在千岛群岛布雷,并拦截、盘查过往船只。

这当即引起苏联抗议。已经到手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使红色外交官发言的音量分贝明显升高。

苏联扬言:为船队派出舰艇护航。此时,日本基本失去了对苏发动突袭的机会和可能。作为战略预备队的关东军,为应对华北突发事态已抽调四分之一。南洋所罗门、巴布亚等战场需求尚且不能满足;而国内紧急扩军,在春季之前难以完成。

满洲上空,严重缺乏空中掩护。日本现在最担心、且已饱尝其苦的“本土被炸”,在对苏开战の考量中,分量很大!一旦米国轰炸机在苏联远东有了基地,北海道、甚至东京乃至整个京畿地区就将囊括在它的轰炸半径之内!那将不可想象。

那么,与苏联海上对抗?但日本海军主力尚在南洋。本土留守舰队弱小,不敢造次。在象征性的千岛布雷中,还炸损一条自家船只。宣称的封锁,却停留在口头上。

至于苏联,说到底,远东也仍空虚,并无采取行动的充分手段。于是双方虚声恫吓,终于相忍为安。

严冬近海,结冰造成的航运淡季,也使矛盾暂未激化。

……

南太平洋。巴布亚新几内亚。 

中国战场形势,使日本不得不放慢了南洋增兵的脚步,原拟派往各岛屿的师团,被转派大陆。

这一来,岛群防线又出现诸多漏洞。麦克阿瑟于是趁机挥兵向新几内亚挺进。这比他原计划的行动提前了10个月。

提前反攻!?中国战场,居然能创出这种机会?老麦又一次兴奋地叼起了他的玉米芯烟斗。 

日军对此却一时难以筹措兵力。只得抽调驻缅甸第56师团,换防到印度支那,承担从河内到西贡の防务。原驻印支兵力,则已紧急派往南洋各岛去围堵麦克阿瑟。

这一来,只剩下不满3个师团的缅甸,又出现兵力空虚。

 

211)     故地重游

华北。张家口。

送别史迪威的路上,泰勒驱车陪他来到5年前俩人一起到访过的日军司令部旧址,故地重游。

那是1937年秋天。当时驻张家口的日军司令官,就是后来在菲律宾击败麦克阿瑟的本间雅晴。这位水桶身材的中将,盛气凌人。作为美军观察员来访的史迪威上校提了个让他难堪的问题,被自诩为“文明的作家中将”轰出了办公室。

为修补这两个尚未交战国武官之间的工作关系,泰勒上尉四处奔波,用流畅的日语邀请了几位日本军官赴宴以缓和气氛。可是临到就餐,5个客人中3个不见踪影。激愤的“乔老醋”大叫一声:“让*****们见鬼去吧!”把宴会取消了。※

史迪威也回忆起:他们收集日军番号时,某次在颐和园万寿山一尊佛像背后发现几行日文。经泰勒识别,原来是3个军曹留下了姓名,还有完整的各自所属师团序列~直至班组的番号!这就给他们增加了一条情报来源……哈哈哈,史迪威表扬了这几个“乐于助人的好兵”。泰勒则总结出:“在名胜古迹上不顾污损、随意签名的迫切愿望,显然是个世界性通病。”

吉普车绕过铁路边一座山丘。乔问道:“马克斯,记得吗?当年在这儿观察到的情景?”

泰勒想起,那次看到远处一个长长的蠕动物体。两边延伸着无数小黑点~像只巨大的蜈蚣。近了才看清楚~是几节没有车头、满载军火的车厢。两侧各有一队士兵弓着腰,推动车厢前进。两人为此而震撼!默默站着,直到货车消失在远方。※

史迪威曾一再感叹:

“中国兵是很好的士兵。对粗糙的食物、艰巨的任务,以及负伤、生病和枯燥的生活习以为常,天性乐观。能用琐碎小事开心逗乐,失望时也兴高采烈……这都是好士兵的基本素质。※”

但对上层,醋乔却没一句好话。不惮使用最尖刻的语言:

“最高领导者毫无进取精神。指挥权把持在一群老奸巨猾的政客、背信弃义的懦夫、自私自利、丧尽天良的恶棍手里……中国军官有一种把局部利益置于整体利益之上的恶习。”

※以上4则均见于泰勒回忆录

5年过去。如今乔,是否有新看法?上校泰勒还没来得及与这次故地重游的中将,作一番探讨。

 

212)     诠释战略

农历腊月,春节前夕。张家口,云林机场。数万军民冒着大雪,为美国战友们举行欢送大会。

史迪威南下出发前,命令巴顿少将:除留下少量教官和随队医生之外,率领其余200多名美军,离开寒冷的塞外边城,及时南下印度~去准备缅甸收复作战!

临别之际,巴顿用通俗粗鄙的语言,向他的小朋友~泰勒传授他对“战略”的体会:“马克斯!我来告诉你什么是战略。所谓战略,就是让你手下一个狗崽子去夺取一个地方。他若做不到,就撤职!换个更有狠劲的*****上去。”

※史实此次谈话发生在同期(1943年初)摩洛哥

泰勒听得目瞪口呆。他认识巴顿已20年,在1923年的迈尔堡兵营,当时的巴顿少校,就以精湛的骑术、令人眼花缭乱的刀法、和粗俗不堪却极生动的语言,让类似泰勒中尉这些毕业不久的青年小军官,大开眼界……俩人同在夏威夷服役期间,进一步接触~谈话很投机。泰勒信服巴顿是个战术天才,这次草原作战再次证明这一点。却不知道巴顿也有“战略方面”的见解。泰勒于是请他顺便,评价一下~与他联手作战的林彪将军。

巴顿站在覆盖着银白色的草原上,两眼烁烁发光,大着嗓门说:“嗯哼,你是说那小伙子?原来他还真的是个军人。狗崽子,又狠又刁!打法和我们完全不一样。有点可惜了呢,不知我何时才能和他较量一番。”

……路过重庆。巴顿专程到九龙坡陆军医院,看望了手术后的卡尔迅~祝贺他荣升准将军衔。

临别时,巴顿赠送了自己一向珍视并随身佩戴的象牙柄左轮枪。卡尔迅回赠了一枚用炮弹皮精巧打磨的、中国地图形状的铜皮带扣。俩人还在嘉陵江边合影。

巴顿少将还特地去拜会了蒋大元帅。打了胜仗的他,向那位中国战区总司令,豪迈地表示:现在我有机会履行诺言了!带领部队去缅甸,为了“您的事业”而战斗!

委座赠他一幅精美的中国山水卷轴。还亲切地拉着他的手:

“将军呐!那是你我共同的事业!”

 

213)     无条件投降

摩洛哥。卡萨布兰卡,西班牙语的意思是“白宫”。

丘吉尔首相专门挑选了这个城市作为会晤地点,希望它能使罗斯福总统感到亲切。

这次会议,后来被称为“历史性的”。在战争扩大为全球范围之后一年多~准确说,是珍珠港事件13个月后,参战中的一方~盟国方,可以明确宣告胜利的信心了。

会议具有如下特征:所有讨论的重大计划,都是进攻性的。所有提出的生产指标,都不脱离实际。参会者信心饱满~与一年前的阿卡迪亚恰成对照。乃至后来备受褒贬的让敌人“无条件投降”的口号,此时提出之际也无人争议。

“这几周,有了许多好消息。”罗斯福总统回答《纽约先驱论坛报》记者时说:“战争转折点,终于到了。”

会议上,“巴尔干战略”和“收复缅甸”是两个核心议题,也是争论焦点。《真理报》发泄不满、指责英美不信守开辟第二战场的诺言时,援引了著名记者拉尔夫·英格索尔的话:

 “巴尔干,就像一块磁铁,无论罗盘怎样抖动,英国战略的指针始终坚定不移指向它……卡萨布兰卡会议是一次难产的会议,最后只生下了一只‘西西里小老鼠’。”

但另一只“硕鼠”却被忽略~当然它对《真理报》不重要,却对《中央日报》记者很重要。那就是:

酝酿良久的【安纳吉姆计划】~收复缅甸,提上日程。

 

214)     颇有洞察

会间某日,在卡萨布兰卡城郊安瓦尔兵营~美国代表团休息室,总统次子埃廖特·罗斯福少校看见父亲在摇头哂笑不止。

“怎么了,父亲?”

“关于蒙巴顿勋爵。”总统对儿子解释,“为什么温斯顿让他陪同着来到这里?因为这样一来,我耳朵里将灌满把登陆艇转移到东南亚,是如何重要等等一类的话。”

见埃廖特不得要领,父亲又说:“为了缅甸!英国人终于想夺回缅甸了。温斯顿对太平洋表露了兴趣。可那还是为了他的殖民帝国!现在他终于有机会了。”

“那……和蒙巴顿又有何关系?”小罗斯福仍不解。

“他必将挑选蒙巴顿在这个新舞台~东南亚,担任盟军统帅。你瞧着吧,温斯顿肯定这么做。”

总统对他那位英国同行,颇有洞察。※引自埃廖特回忆

“我常有个梦魇。那就是~我在战略指导上,是否做错过什么?”总统喃喃自语,陷入思索。

究竟要不要尽快实施【安纳吉姆】~缅甸战役?

为此,马歇尔、金、阿诺德、史迪威;布鲁克、庞德、波特尔、蒙巴顿……这些可以左右战争进程的著名将领们,口沫横飞、拍桌打凳、唇枪舌剑地辩论了3天。

曾有过这种戏剧性时刻:当英国参谋长布鲁克元帅一再表示:要调走存放在印度的登陆艇时,暴怒的欧内斯特·金上将,竟隔着桌子伸手,去抓他的衣领。

“真的揍他一顿多好!”史迪威写道。※见《史迪威日记》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青松站2020-12-01 22:27:34
真是不折不扣的"另类演绎",差点掉了进去~-尤以44回为例--谢谢~
假设历史2020-12-02 03:33:45
谢谢欣赏和点评。
青松站2020-12-05 04:20:06
继续听~-实在是回到当年连环画《战争风云》的那个时节,,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