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head2022-01-24 00:32:29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苏关系缓和后,军事院校的学术交流多起来。

一次,访问中国某大学的研究二战军事史的苏联教师在课堂上

分析了斯大林格勒最后阶段。

“曼史坦因指挥的风暴行动是有严重缺陷的,

他对极度严寒状态下的装甲兵及摩托化部队调动困难估计不足。

他长期在参谋的位置上,按图索骥,高高在上,不下基层考察战场实际。

当时,德国第六集团军的油料只能维持200公里的续航,

他就要保卢斯向西南突围。但是,他根本没有考虑到,德国的柴油机装甲及

坦克在零下二十多度的情况下,已经多日没有启动,

至少需要四到六个小时的预热。而这也是需要消耗油料的。

完全不同于夏季的作战情况。

保卢斯当时在电报中强调,他的部队只能有五十公里的续航能力,突击作战

距离只有三十公里。显然,这是前线作战部队最真实的情况。

而曼史坦因却固执认为是保卢斯胆怯畏战,怕在暴风雪天气里作战。

将帅不和,互相猜疑,也是突围及营救行动失败的原因之一。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猪队友匈牙利,罗马利亚军团的溃败,

让朱可夫的老虎钳伸到了斯大林格勒西面三百公里处。

其实,进攻斯大林格勒的第六集团军已经被打残了,27万人部队

只剩下不足十万人,不到四万人有进攻的能力,其它都是冻饿伤残的

惊弓之鸟。援救出来也就是个面子工程,保留士气而已。

德国法西斯的战败是必然的。”

 

随缘随喜2022-01-24 02:51:45
从纯军事角度说: 德军选择在不利自己的战场上作战,战略先输了。
ich2022-01-24 05:32:22
德军没有什么选择,德国已经快耗尽原油储备。一定要打高加索去夺油田。不守住斯大林格勒无法保证南下主力
ich2022-01-24 05:35:48
德军在战术中失败,在没有拿下斯大林格勒前,就马上分兵两路:把主要装甲力量南调
勿来三2022-01-25 14:36:12
德国从进攻波兰一刻,就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