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的豹子2009-04-01 14:40:42

如果从清朝往前算,中国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最发达的时候, 应该是明朝。百度一下郑和下夕阳, 就可以领略一下当时中国的强盛和发达了。

春秋七国, 大小不过现在华东华北的七个省吧, 随时被游牧民族威胁,四面受敌, 谈不上多强大。秦朝很牛,不过把七个省合成了一个, 有了足够人力修长城。 汉,是因为董卓带了西藏的军队平定宦官与外戚的争斗。 到了五代十国, 中华民族差点被五胡灭了族。 唐朝, 常被叫成是盛唐,实际如何呢, 太宗差点让游牧民族俘虏了, 不得不"和亲", 也就是进奉美女给人家。这也叫强?

满清, 是中国版图最大的时代(如果不算蒙古人打到匈牙利的话),到康乾为止, 经济实力还是领先世界的。说中国人一代不如一代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当然, 由于政治体制的落后, 日本从明治开始赶上并超过了中国。废话就不多说了。

给大家省点劲, 偶把百读的东东附在了下面

-----------------------------------------------

郑和下西洋

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原姓马,小字三保,云南昆阳(今昆明市晋宁县)人。)率领庞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每次都由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远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病过逝。民间故事《三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将他的旅行探险称之为三保太监下西洋。
  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 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海岸,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今天的澳大利亚。下‘西洋’的定义:明朝初期以婆罗(Borneo)/文莱为界,以东称为东洋,以西称为西洋,故过去所称南海、西南海之处,明朝称为东洋、西洋,且暹罗湾之海,称为涨海。
  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和前提:
  1.唐宋以来领先世界的先进的航海技术和发达的造船技术;
  2.明帝国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持和强大的军事力量保障;
  3.有永乐帝朱棣这样雄才大略的统治者,和郑和这样出色的航海家,外交家。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1.宣扬明朝国威(政治目的);
  2.扩展海外贸易(经济目的);
  3.还有一说法是,明成祖为了寻找可能流亡海外的建文帝。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1.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的海军纵横西洋,万国朝贡,盛世追迹汉唐;
  2.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给南洋,西洋各国带来了经济实惠;
  3.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件世界性的盛举,从此,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4.由于郑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全部的开支都依赖明朝强大的国力来支撑,没有对中国带来什么经济实惠,于是,明朝全盛时期过后,再也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来支持这项庞大的工程了,下西洋随之停止。
勤快的猫2009-04-01 14:52:34
嗯。很对的。
树上的豹子2009-04-01 14:56:04
你为什么非让偶喜欢你呢?
贫农:2009-04-01 14:56:52
我主要谈的是人性, 而不是国力..
树上的豹子2009-04-01 14:58:25
太夸张了。 文革前人民很淳朴的。
勤快的猫2009-04-01 15:07:01
有点偏激,应该说是一部分的中国人,毕竟不是还有你和我
树上的豹子2009-04-01 15:11:39
:-)
贫农:2009-04-01 15:18:58
你是80后吧, 是不是有点幼稚...
贫农:2009-04-01 15:20:48
问号童鞋这时候怎么不在呀? 希望问号来问你个底朝天...
不明则问2009-04-01 15:56:48
哈,这个时候想起我来了?
丁香·丁香2009-04-01 16:06:18
贫农每次辩论辩不过,就特想你。:P 睡了,8~
贫农:2009-04-01 16:06:49
我说远古(春秋--汉唐)中国人素质高(本色)
不明则问2009-04-01 16:34:49
详细点?
贫农:2009-04-01 16:39:00
呵呵, 我是让你问他, 我要是详细点, 那不成了你审问我吗..
树上的豹子2009-04-01 17:01:30
不是有点幼稚
不明则问2009-04-01 17:13:13
切!没有材料,让我问什么?
贫农:2009-04-01 17:34:11
你找他问材料(支持他的论据的), 别找我, 怕怕...
不明则问2009-04-01 18:54:26
我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