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海房价格还会持续增长,有望五万人民币一平米
两万一方已经很疯狂了,居然人为五万一方才合理.我头一次听到这种言论的时候也是不可思议.但仔细推算了一下,发现的确有道理.
根本的误区就在于中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封建资本主义阶段.无论从房价工薪比来分析房价过高,还是从人口众多来分析房价该高,都是边角.中国的房市是资本主体房市,而不是消费主体房市.消费主体,人口工薪意义很大.资本主体,关键是资本量,人多没有用.这也就是为什么老百姓再不满,房价还是涨.
欧美消费主体市场,资本不直接控房,而是赚房贷的收益.同时倒房也就有房贷的压力,房贷会迫使倒房者穿破泡沫.而资本主体市场,资本直接控房,与其说是投资投机,不如说是一种储蓄行为.因而缺少现金流通压力而破裂泡沫.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三.一是中国贫富差别极大,实际远超欧美.二是中国发财的多是权利背景,再投资的能力和意愿都受限制.三是地主情节和房市上升的循环心理.
10%的人得到55%的国家发展收益,90%的人分滩45%的工薪.除去日常消费后,10%的人拿45%GDP投资储蓄,30%GDP到房市;90%的人拿架子15%的GDP投资储蓄,10%GDP到房市.结果就是房市是50%是储蓄或资本沉淀,25%投资投机,25%消费.
每年十几万亿资本流入房市,对七亿平米的建设量,全国两万一平不是梦,一线城市就更别说了.
中国是储蓄经济,美国是消费经济.中国的国家储蓄在美国债券上,民间储蓄在房地产上.要我说,这房子比债券更可靠呢.而美国从国家到民间都是大笔的债.储蓄多就是钱多,而储蓄的对象无非是房产黄金古董之类,而房产是最好的最广泛适用的选择.钱多物少,自然暴涨.反之,债多了就必须少买甚至卖出储蓄物,自然泡沫要容易破裂.
所以中国房产从经济上讲是合理的存在.不是经济问题是社会问题.贫富差距巨大不合理不解决,该消费的拿不到消费份额,却变成了富人的储蓄份额.权力经济的体系不改变,资本的自由流动和自主经营不充分,资本必然流向简单资本消耗方向.但社会体制的修正是很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尤其中国的文化本质更是如此.宋明清都是因为超富裕的官绅阶层而内里腐朽,而最终被外患摧毁.王安石,张居正,雍正都想改变官绅独大的局面,结果都是一时有点效果,但人去政亡.官绅阶层太强大了.毛的文化大革命本质上也是想解决这个精英毒大的问题,结果失败的更惨,反弹更大.
但至少几十年内,问题还是扛得多去的.所以房产也是不回破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