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墨彩妍2012-05-15 16:38:03

初学篆刻,听高人指点,应该先学汉印。下面这几枚印是我的初练,查了篆刻字典,然后就自己画了印稿开练了,看着也不像汉印风格,各位老师多提意见吧。

1。两枚朱文印,2X2cm

2。一枚白文,2X2cm.
 

3。这个准备做我的名章, 1X1cm.
 

4。这个是我刻的第二枚印,第一枚印实在是惨不忍睹,就不秀了。这第二枚破得也很厉害,献丑了。我容易吗我?因为怕刻着手,所以每次刻都是全神贯注,神经高度紧张,目前还不敢用手攥着刻,只能上印床夹着。


5。这一枚是学西泠八家之一的陈鸿寿,不过我刻的是白文,他的是朱文。陈在将要南行与朋友分别时特别刻了这方印相赠,读“问梅消息”这四个字,就会想起王维的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6。这方印是学吴昌硕的,“虚素”可能是源于《管子,心术上》:“君子恬愉无为,去智与故,言虚素也。”,淡泊虚静的意思吧。

7。这一枚是学齐白石的“不知有汉”,但齐白石的是朱文,我图省事就刻了个白文。


话说齐爷爷这枚印是送给杨仲子的,杨是江苏南京人,是专以钟鼎文入印的篆刻家。“不知有汉”源出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咱中学语文课学过,它讲述桃花源里的人“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印宗秦汉”被历来篆刻家视为宗旨,但齐白石杨仲子都是在艺术上追求一个理想境界,一是指“超世”的社会,一是指“超汉”的篆刻,齐这里的“不知有汉”真是一语双关。齐白石把秦汉印作为基础,又不受其束缚,开拓自己的新路,不愧是一代大师。

清墨彩妍2012-05-15 16:40:52
先说明一下,“不知有汉”的“汉”是指“汉朝”,不是“汉子”“男人”的意思哈。
阿方2012-05-15 16:53:59
“只知有婆”。。。哈哈,不错,偶喜欢~~~
清墨彩妍2012-05-15 16:59:20
你这是对下联啊?哈哈
思如昀2012-05-15 17:03:58
太厉害了, 送上葱白一大捆! :)
清墨彩妍2012-05-15 17:12:15
晚上做葱爆羊肉~~~谢谢
石竹苑2012-05-15 17:24:17
有汉的不知没汉的急~~~
清墨彩妍2012-05-15 17:27:40
haha, 什么内容贴不上?
阁主2012-05-15 18:37:21
顶上了, 看来我比阿方强多了,他是啃老族的
清墨彩妍2012-05-15 18:52:06
半斤八两,他是啃老族的
阿方2012-05-15 18:59:15
~~~~~~~~~~~
阁主2012-05-15 19:02:10
啊嘟----羞辱本官该当何罪?
清墨彩妍2012-05-15 19:17:41
赔罪赔罪~~~
阁主2012-05-15 19:32:36
念你年幼无知,饶你这一遭
清墨彩妍2012-05-15 19:42:48
谢开恩~~
阁主2012-05-15 20:44:40
哈哈哈,瞎逗乐,别介意
非吾2012-05-15 21:11:07
不知有汉,人面桃缘。。。
清墨彩妍2012-05-15 21:18:58
你这句跟贴,看不出是鼓励呢还是批评~~~
MSG2012-05-16 00:03:16
“只恨巫婆”。。。哈哈,不错,偶喜欢~~~
ERommel2012-05-16 00:56:58
不知有汉,清清油菜:)
botong2012-05-16 02:26:38
真是好,有点象唇印呀!!
botong2012-05-16 03:16:45
此地无淫啊!
清墨彩妍2012-05-16 16:44:26
改成“只恨媒婆”更好,哈哈~~~
清墨彩妍2012-05-16 16:45:14
不知有汉,只恨媒婆~~~~
清墨彩妍2012-05-16 16:46:38
这哪儿跟哪儿啊?咋看出象唇印呀~~
-笑笑-2012-05-17 16:19:32
问梅消息 挺有味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