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笑的是,当我第一次看到“今夜无人入眠”这六个字,第一次听到帕瓦罗蒂演唱的这首歌时,脑子里出现的竟是小时候大年三十晚上守岁的情景。
儿时就盼着过年三十,反而对年初一倒不是那么向往。每到年三十的晚上,吃过丰盛的年夜饭后,我就兴奋地得睡不着觉。外面传进来的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和孩子们的喧闹声,屋里弥漫着各种好闻的香味,桌子上放满了用来招待明天来拜年客人的糖果瓜子花生,厨房里奶奶妈妈忙碌的身影她们在准备明天早晨的元宵,初一和爸爸妈妈到亲朋好友家拜年,当然还有明早出现在枕头下面的压岁钱,所有这些对于我来说太使我兴奋快乐了,以至于整个晚上都睡不着觉。
孟浩然的《岁除夜有怀》:“守岁家家夜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描绘了4000多年前民间守岁风俗的真实写照。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 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甚至大活 人,一天换一种口味,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 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
守岁是春节最重要仪式。守岁的说法,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 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以前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 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现在中国人的守岁,已经渐渐为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取代,全家人一起守在电视机前看节目,其乐融融。
年三十的夜晚,是孩提时代最迫切的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