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穗2014-07-07 04:07:21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话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据说是大诗人李白小时候贪玩,读书不用功,学无所成,后来有一天,偶然看见一个老太太在小溪边上磨铁棒,觉得奇怪,问老太太要干什么。老太太回答说:要把铁棒磨成针。李白觉得惊奇,问:能行吗?老太太就说了上面那句话。这话后来就成了人们用来励志的名言。李白据说就是听了老太太这句话后,忽然开窍,觉悟到所谓有志者事竟成的世间真理,从此发奋读书,才成了一代诗仙的。

但我觉得这故事是编出来忽悠人的。一根缝补衣裳的针,又不是什么稀罕宝物,谁家找不出几根来?万一需要用时手边没有,找街坊邻居借一根来用想必也不是什么难事,有何必要用铁棒去磨成针呢?吃饭时发现没有碗筷,是不是也要进山伐树,削制成筷;挖土建窑,烧制瓷碗呢?再说在石头上磨铁棒,莫说可能根本磨不成针,就算能磨成,需要多少时光呢?那老太太有那么多时光消费吗?只怕是铁棒尚未磨成针,老太太先成木乃伊了吧。

用铁棒磨针,既无必要,也不现实,那老太太若非患了老年痴呆,应不至于犯傻为之。我想那故事是李大诗人穿凿附会编出来的,也许人家老太太只是在磨一把不怎么锐利了的锥子之类的,李白撞见,发挥“白发三千丈”之想象力,锥子就变成了铁棒吧。

李白自己是否真的因为这个很可能是杜撰出来的故事而一朝幡然醒悟,发奋努力,成为诗仙的,姑且不论,他让这故事流传出来,也许是要让人们明白 “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说得简单点就是要励志。只是拿一个夸大其词经不起推敲的虚假故事去励志,未免太忽悠。人生短暂,将有限的生命耗费在既无必要,又不现实的事情上,一意孤行不回头,那不叫“有志”,那叫“有病”。对于病人而言,最需要做的事情是治病,而非其他。

编励志故事忽悠人的爱好并非只是古人才有,现在也有许多人喜欢与人分享他们的励志故事。前一阵看到一篇旧文,叫做《青年“瓜瓜”说——薄瓜瓜北京大学做客记》,说薄瓜瓜获得首届英国“十大杰出华人青年”头衔后去北大演讲,“畅谈他的海外传奇经历,与各位北大同学及各界人士交流分享他的求学感悟与成功心得”,他告诉北大学子们:“实力,汗水-------如何打造成为你梦想的航船”。薄瓜瓜的实力的确呱呱叫。他爹曾经满脸诚恳地告诉世人:瓜瓜在外生活,学习,靠的全是自己的奖学金。可是他的奖学金好像长江之水滚滚来,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可以随意用来购名车,置豪宅,想必用来打造几艘“梦想的航船”也不会是什么难事。可这种瓜瓜式的“传奇”,瓜瓜式的“成功”是“各位同学及各界人士”分享得了的吗?这种瓜瓜式的航船是什么人都能够打造得起的吗?

无独有偶,还有一位据说是中国电力市场“一姐”的中国电力国际发展公司首席执行官李某人也很乐意与人分享她是如何“从最初的技术员,工程师,科长,副处长,处长,副总裁,到总裁”的传奇故事。她说:“我的成长是自己一步一步努力的成果,能力以外的资本等于零。”(来源于人民网《环球人物》 李某之女李小某:能力以外的资本等于零)。当有人质疑她的高位是否与她的特殊家庭背景(其父李某曾先后担任过电力工业部部长及国务院总理)有关时,她说:“如果没有自己的努力,即便给了你这个位置,你也是扶不起的阿斗!”

“李一姐”闪烁其词,无非是想说她有能力,所以她不是“扶不起的阿斗”。我们姑且相信她有能力,是扶得起的阿斗,但难道不正因为她是“阿斗”,才有人扶,才被“给了”“这个位置”的吗?她如果不是“阿斗”,而是阿猫阿狗,再有能力,有人扶她,有人给她“这个位置”吗?他的胞兄在山西,政绩不出,状况不断,不也有人扶,先给副省长,后给代省长的位置了吗?可见“能力以外的资本”才是资本,“阿斗”的身份才是最大的资本。只要有了这个资本,有能力也罢,没能力也罢;扶得起也罢,扶不起也罢,都会有人扶,都会“给你这个位置”的。所以,“李一姐”所言“能力以外的资本等于零”实在应当改为“阿斗”“以外的资本等于零”对她及胞兄而言才是恰如其分的吧。

古人有的励志故事虽有忽悠之处,其本意倒确实是要励志;现在人的有些励志故事说是励志,其实不过是涂脂抹粉往自己脸上贴金,励的不是志,励的是特权及由特权衍生出的利益与财富,如此而已。

真要励志,方法其实多得很。比如让身居高位的人民公仆少搞特权,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还之于民,使“阿斗”以外的普通人也都能享受与“阿斗”一样的机会与资源,对芸芸众生而言不就是很好的励志吗?何需有的没的搞些励志故事,显摆自己,忽悠别人,贻笑大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