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错的猫2015-05-14 03:19:16

 5分20秒,让人如此动容的5分20秒,5分20秒,让人如此动容的5分20秒,电影《怒火救援》中47分46秒到53分06秒的距离,导演对这段影像把控的炉火纯青,简直可以说是整部电影的缩影,叹为观止。在写主要内容之前,我不得不累述一下这一段影像。如鲠在喉,不说不快5分20秒开始,特写,一只黑手,按动门铃。镜头一转,平塔(女主角)从门口边上随手摘起一朵黄色的小花送给克里希(男主角),“谢谢”,随即带到衬衫上。一朵小花,鲜丽的黄色,自然地长在门口,随手一摘,正常的动作平实送出,透着随性,一种家人间的温暖。充溢着柔美光线的画面质感,镜头极具美感。这时出来个带眼镜的老头(教平塔练琴的琴师)与克里希寒暄几句,领着平塔上到二楼练琴。街边正常的生活气息透着一份宁静。克里希坐在一条长椅上,能清楚的看得见对面琴房窗户向外飘出的窗帘。安静的街边小歇长椅,克里希胸前衬衫上的小黄花,周围淡雅宁静的气息,琴房窗里传来琴声优美的律动和琴师不时带有责问的一声,“平塔”。面部特写,镜头在克里希脸上顺时针地缓慢移动。黑人肤色特有的柔和,琴房窗帘随风轻轻的飘动,一切都与这祥和、宁静的午后相得益彰,一派和谐。

        狗,山姆,平塔的宠物。山姆和另一只狗打闹的狂吠传来,打破了宁静的气氛。克里希站起身去制止,气氛转而又恢复了平静,琴房窗帘依然随风轻轻飘动,美极的前奏。克里希牵狗走到车门前,送狗上车。

       一辆车从面前的路上驶过,又停下,随即往回倒车,轮胎与路面间刺耳的摩擦声,远处传来不合时宜慌乱钟声,伴随着各式汽车急促的喇叭声,不远处无所事事的街头警察,一切祥和、宁静的元素彻底被打破,周围环境的嘈杂和混乱被释放出来。镜头中晃动的光影,噪音参杂着钢琴的琴音。镜头频繁的迅速交叉移动,背景音乐随着克里希不安的表情和电影快速的节奏在持续加强,一波压过一波。各种分镜头传递着周围环境各样不安的信息。这时,镜头一给,一只白色小手推开琴房的门,平塔走出门口,周遭的乱象引起了平塔表情及眼神的惊愕,她不知所措。还有警察那听不懂的、乱糟糟的急促外语,镜头影像快速地转换着,配合着律动紊乱的心跳,更加剧了外部环境的紧张。

        拔出腰间的手枪,克里希大喊了声,“平塔”,胸前衬衫上的小黄花明艳动人。克里希拿枪指向天上,枪与手臂的颤动合着平塔被枪声惊吓的脸色一起随着这5分20秒间的第一声枪响而完成瞬间的变化。平塔夺路而逃。克里希左胸中枪,是被一旁的警察开枪所打中的。警察居然和绑匪是一伙的。克里希敌我难辨,又孤注一掷。激烈的枪战越演越烈,嘈杂的街头环境,叽里呱啦的本地方言,急躁的各种汽车噪音,晃动的各式影像,一起抢着指挥枪战现场。克里希再次中枪,倒地的一枪,子弹又是执法警察的枪口而出。克里希随即打出致命的一枪,击中开枪的警察。最后,自己也缓慢倒地。这最后一枪的镜头先给小女孩平塔一个整体惊恐、慌乱和哭泣的状态特写,然后才是枪响的声音,紧接着是克里希中枪倒地。小女孩平塔拼命往回奔扑到倒地的克里希身上。随后就被绑匪无情的掠走。镜头变为黑白交叠的光影。

       整个过程,5分20秒,由静而动的节奏变化,魔幻般的影像、镜头、音乐、表情、内容、情绪、善恶、抉择相互交织成影,酣畅淋漓,一气呵成。动用了各个场景角度的摄影机多部,形成了如此生动有质感,放大观众感观的影像。不禁叹服导演纯熟的拍摄和剪辑功力,而且贯穿整部电影。文字始终有限,电影本身确实是震撼。

      而这5分20秒正好是整部电影由前奏温馨、有爱、静美的感情铺垫到电影后段“失去至亲”般怒火中烧的雷霆报复的过渡。承上启下,也体现了整部电影,由静而动,由温情到怒火喷涌的基调。 

       有些罪过只能补赎,而不可洗刷。————巴尔扎克

一、与内心的魔鬼共舞。

       克里希,男主角,16年的军龄,在泰国、巴基斯坦、约旦、安哥拉、黎巴嫩等国从事反暴动工作,丰富的反恐经验。或许是对杀戮的厌倦,或许是对被伤害的无辜生命的愧疚,使他无法自拔、解脱。酒精,借酒浇愁,借助酒精来暂时麻痹自己,掩饰内心的惶恐,遏制灵魂深处的恶魔,挣扎于战争的后遗症。心灵创伤的苦痛在墨镜和大胡子的后面撕裂、焦灼、煎熬者这个人内心深处的灵魂。无法自我救赎。即便是与老友雷的玩笑中,也需要有如此的探问——上帝会原谅我们做的事吗?雷答,我想不会。我认为也不会。

       深夜,大雨的哭诉。小房间,黑夜中的克里希无须掩饰,悲喜不定的表情,悲的是内心痛苦的挣扎,喜的是对于死神拥抱后的解脱。枪膛弹出的子弹,颤栗的左手竟抓不住那一丝死亡的弦音。圣经和子弹,生与死的抉择,救赎与堕落,灵魂游走于上帝与魔鬼之间的钢丝绳。对着太阳穴的子弹,扣动扳机,永远解脱,毫不犹豫,音乐在死神狰狞的笑容前疯狂的舞蹈,镜头影像的迷乱与游离吞噬着脆弱的灵魂。仿佛有一个声音在催促着扳机上的手指,轻轻的,等待着那声剧烈的声响,一切,所有的一切都会结束。本该滑膛而出的子弹,此时却已失声。“子弹从不撒谎”。留下的是无尽的虚脱和死神的嘲弄,也许还有对生命苟延的眷恋。雨中的克里希,眼神失落、无助,一只忧郁的大熊,一只受伤的大熊,一只绝望的大熊。生命还需等待,等待命运那救赎的天使。

二、天使的救赎。

       平塔,女主角。天使般的面孔,纯美的笑容,善良的心灵。她就是克里希的圣裘德——绝望者的保护神。她就是克里希熊内心里那柔弱的需要保护的小黄花。忧郁的大熊克里希的救赎在平塔的日记中——希望你爱我,你是我最爱的熊。我爱你,克里希熊。我爱你,克里希熊。

       “圣经说不必战胜邪恶,要以良善将其克服——罗马书,12章21节。”克里希对修女说自己是迷途的羔羊,而迷途的羔羊在平塔的眼里是忧郁的大熊,自己的克里希熊。在周国平的书里读过这样的话:“与从不犯错的信徒相比,上帝更怜悯那些迷途的羔羊。”不想说这是上帝怎样的馈赠,把平塔带进克里希的生活。作为一个孩子,她做得更为出色,只因那颗金子般的童心和纯美的天真。“天真是最高的审美——王开岭。”

       “我是受雇来当保镖的,而不是朋友。”开始的克里希,心里仍旧是对外封闭的,油米不进。一段在车里的讨论,“黑人在墨西哥当保镖,优点多还是缺点多?”我要是克里希真的要无言了,这种算什么问题哦。小鬼,真是童言无忌,聪明伶俐,天真的可爱。然后,又说到平塔的上任保镖是因为别人家出了高价码,另择良枝,克里希的回答也幽默十足:“那我岂非是平价品,”我哑然失笑。这时,两人的关系还处在冷陌的雇佣关系,而非亲密的朋友,但可见克里希内心那未唤起的爱和善良。还有平塔自然的天性。

       转折从游泳比赛开始,两人的关系。“接受那声音,它给予你自由。”克里希对害怕入水前的枪声的平塔大声喊道。克里希为即将参赛的平塔做着赛前指导,二人的关系变得亲密起来,即朋友亦父女,最终平塔也赢得了游泳比赛。转折,救赎的转折。这里我更倾向这样的细节——两人在厨房里,平塔在做历史作业,冷不丁问克里希,什么是妾?中国皇帝有上千个妾,克里希解释完后,问道,你觉得中国皇帝可怜吗?平塔回答,想想看如果我妈妈变成一千个。克里希被逗笑,平塔像发现珍宝似的说道,克里希,你笑了。音乐响起,恰如其分的轻音乐。克里希马上否认,紧接着一个比谁先笑的游戏开始了。

       融洽的气氛,贴切、轻柔的背景音乐,如父女般亲切的对话,一个完全正常的克里希呈现出来,一个正常人,一个挣脱心灵枷锁的正常人,一个内心坚冰融化的正常人,一个已被救赎的正常人。

       值得赞赏的是这段背景轻音乐响起的那个及时的对接点,自然顺畅,毫无接缝,相应成趣,从交谈的话语升华为情感的契合,心灵的映照。就像煲汤一样,适当的那个时间点,本真的香味溢满整个厨房的每个角落,这就是窝心的幸福感。是泳池边修女对克里希说得那句话——你今天就是平塔的父亲。是平塔送给克里希的项链——圣裘德,绝望者的保护神。

三、怒火中烧,雷霆般复仇的快感。

       复仇——做我擅长的事,杀光他们,任何有关的人,获利的人,任何敢看我的人。

       复仇——被虐至死在车中,后被推下悬崖的司法警察,拉赫曼达成员之一,所谓的职业人员。那首,《今夜无人入睡》的歌剧高潮。

       复仇——平塔雷墨斯,对你来说只是个统计数字,多一个死亡人数,但只是个数字而已。那对于克里希有多重要?平塔,她让他觉得值得活下去。

       复仇——人在任何领域成为艺术家,美食,等等。关键在于专精到什么程度,克里希的艺术在于夺人性命,死亡。

       复仇——老头对克里希说,圣经叫我们学会宽恕。克里希答,宽恕是他们和上帝之间的事,我的工作就是安排他们见面。老头彻底无言。

       复仇——子弹不会撒谎,从不撒谎。这颗子弹不杀我,也许,它肯杀你。

       复仇——傅恩泰,据他自己说是拉赫曼达主席。他也平塔绑架案的直接参与者和获利者,还有个身份,政府反绑架部门的头头。最后,被克里希用C4炸药“爆肛”而死。我也无言了。

       复仇——“声音”的弟弟,右手刚拿着电话,左手被散弹枪喷掉,惨绝人寰的喊叫声,在这声撕心裂肺的喊叫声中,世界的任何声音都哑然了,都被抽空了。包括兄弟会的头目,因为他的绰号就叫“声音”。极具复仇快感的一幕。

       有些罪过只能补赎,而不可洗刷。————巴尔扎克

       这句话不仅仅是对于克里希自己,更是对于那些作恶多端,而没有良心上愧疚的所有恶徒——他们总说那句,我是职业的,说到要吐。克里希能通过对平塔的爱进行自我救赎。虽然,在那些无数漆黑的夜晚,罪恶感在克里希的内心疯狂的滋长,要冲破他的胸膛——有些罪过是不可洗刷的。他也挣扎过,轻生过,握抢的右手也扮演过审判的“上帝之手”,但也因为这只上帝之手,对着太阳穴的子弹并没有出膛,“子弹从不撒谎”,留给他可以补赎的机会——平塔。上帝之手终于变为救赎之手。平塔出事后,救赎之手又变回了审判的上帝之手,这次上帝之手的对象不是自己而是——任何有关的人,获利的人,任何敢看我的人。包括平塔的亲生父亲——塞缪尔,他的脑袋喂了那颗不肯杀死克里希的子弹。也许平塔的父亲值得同情,与相关的其他恶徒有本质区别,但他走上的这条路却和这些恶徒一样,是条不可回头的不归路——他出卖了自己的女儿平塔,同时也出卖了自己。

       空旷的大桥,那是克里希与平塔生命最后的交点。“嘿”,克里希熊与小女孩相视一笑,一切的一切都将结束,包括克里希的救赎。最后两人的回望,车窗外景物的流动和模糊,克里希失神的表情,圣裘德,绝望者的保护神从黑色的手指间迅速的滑落。克里希最终是死是生,那都不重要了,一切尘埃落定。

       心病已了,结束吧。把结束留给电影中那动人的一幕,那动人的歌曲。

       傍晚,八哥又飞了回来,平塔喊叫着。身着黑色T恤克里希站起来来到窗前。

       “它怎么出来了?”平塔问。

       “我放它出来的。”克里希答。

       “自由比较好,对吗?”平塔说。

       “对它比较好。”克里希又说了一句,“其实我快被他搞疯了。”

       平塔宛然一笑,“晚安。”

       “晚安。”房间里柔和的灯光从后面温柔的映照着克里希。

       动人的那首歌曲,高潮响起。

       平塔抱着泰迪熊,以旋转的舞步,跳到床上。平塔与“熊”共舞,她的克里希熊。

       那首动人的歌,《Blue Bayou》。
       四、就像巴尔扎克说的一样,有些罪过只能救赎,而不能洗刷,可是我们的李教主,非但不救赎自己的罪过,却在极力渲染美化自己的罪行,将生老病死说成做坏事的因果报应,把科学说成是宗教,把自己当成主佛,宣扬有病不看医、不吃药,称混血儿为“*****”,提倡修炼采取男女双修,极力渲染淫乱思想,教唆信众攻击政府,无视法律和道德,最后竟六亲不认,他的妹夫*****老总、法轮功头目、“三退”发起人李继光最终不堪内心罪恶感自杀身亡,我们的李主佛却没有丝毫的愧疚与罪恶感,反而更是变本加厉,坚持踩“高压线”,走独木桥,不知悔改却还极力洗刷罪过,我想历史和事实是不容该写的,你该早日回头赎罪,或许还可以到“天堂极乐世界”。

阿方2015-05-15 12:21:44
李主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