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CK10252018-12-05 03:00:22

作者:解浚源

美国IT公司已经初步形成了白人股东、印度高管、华人码农的三元种姓结构。

白人是婆罗门,印度人是刹帝利,华人只能是吠舍了。


白人股东自不必说,美国巨头,除了老黄等少数例外,基本都是白人创建的。

印度高管则是近些年来大出风头,当上了谷歌和微软等一大票公司的CEO。


与之相对的是华人高层的大溃败。微软本来是华人在美国混得最好的地方,有很多华人升入高层。

但是2014年陆奇的下属,印度人纳德拉跨过陆奇升任CEO。

随后陆奇离开了微软,接下来的改组中华人高层出局的出局,降职的降职。

李飞飞和李佳曾经是谷歌云的VP,但是就在前几天,她们和她们的老板,

谷歌云的总裁被印度CEO一锅端,换上了一个印度总裁。

 


其实华人高层的失败不是突然发生的,玻璃天花板一直以来都横在华人头顶,只是这几年量变引起质变罢了。

人被天花板压的时间长了,就容易认命。去白人的地盘给白人打工可以理解,但是输给印度人就很难理解了。

于是百思不得其解的华人码农们炮制出了一系列中国人为什么不如印度人的理论。

什么中国人不会交流,中国人不团结,种种理论层出不穷。

 


但是如果中国人真的不如印度人,就没法解释为什么建国时条件差不多,现在中国却全面碾压印度。

所以不是中国人不如印度人,是美国华人不如美国印度裔,这个锅祖国母亲不背。


换个角度解释就容易得多了。能去美国的印度人,大多是高种姓。

他们从小就管理低种姓,自然管理经验丰富。而留在美国的华人码农大多是普通人家出来的学霸,

很多人还是因为反感“中国的复杂人际关系”所以才向往美国的。

大多数人只想专心做技术,既不会管理,也不想管理。


另一方面种姓是天然的组织结构,一群互不相识的印度人来到美国,可以马上按照种姓选出老大,形成组织。

而华人都是学霸出身,自视甚高,谁也不服谁,很容易散沙化。

组织可以使力量倍增,有组织的印度人打一盘散沙的华人自然是摧枯拉朽。


印度高种姓和华人学霸在美国一拍即合,印度人负责高屋建瓴,华人负责下地干活,配合堪称完美。

然而IT吠舍就是华人码农的归宿了吗?我认为不是的。

印度人占领高层后,会向下传导,最后基层管理人员也被印度人占领后,华人码农们就会发现,

旁边的印度码农技术明明不如自己,但是升职就是比自己快。


这时华人码农就成了IT首陀罗,苦熬20年,退休的时候还是个SDE 2。

k4672018-12-07 02:15:50
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