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vion2019-02-15 16:24:49

按:现代宫斗剧把后宫描述成争风吃醋,斗心机斗狠毒之地,而事实上,中国传统中,居高位者必须有大德,比如东汉的两位皇后就是宫廷女主人的楷模。

东汉时期,有两位名声颇高的皇太后,一位是马援的女儿马太后,一位是邓禹的孙女邓太后,她俩的共同特点,都是谦虚谨慎,勤俭朴素。

着布衣吃糙米饭的马皇后

东汉明帝死后,马皇后的养子汉章帝即位,皇后就变成了太后。汉明帝在世时,对外戚相当严厉,马家没有人谋到高级职位。汉章帝感念母后的恩情,要封赠三位舅父,马太后坚决拒绝,告诉皇帝:“凡是提出这种建议的人,都不过是向我讨好,以便转弯抹角捞好处,千万相信不得。我穿粗布衣,吃糙米饭,不用脂粉,不烧香料,是天生的节俭吗?不是的,是要作榜样!前年,我回家去看看,家门口熙熙攘攘,车如流水马如龙,请安问候的人络绎不绝。家中奴仆尽是绿衣白领,神气得很。回头看看我的车夫,寒酸极了。我没有指责他们,只把每年给他们的生活补贴取消了,让他们去反省吧!不能太宠,严格点好,给舅家进爵加官,弄不好,会蹈王莽的覆辙。”章帝诚心实意地争辩说服,马太后就是不答应。

马太后告诉京城的官员:马家亲族如果干预政治,说人情,拉关系,一律依法惩办。又告诉亲族:凡是不守法纪的,断绝亲族关系,遣送回家种田。这样一来,马家的人,比过去更加谨慎了。

过了几年,章帝觉得天下太平,硬要封赠舅父为侯爵。马太后得知情况,便把自己的想法,写信告诉兄弟马廖:“我年轻时,羡慕古人立言立德,名垂青史。现在老了,依旧小心自爱,不贪虚名。我要求兄弟同心同德,是想在闭上眼睛的时候,没有遗恨。哪知到了今天,你们还要封侯拜爵,我就只能抱恨终天了!”

马廖兄弟三人,看了太后的信,深感不安,坚决辞谢外甥(汉章帝)的封赠,只接受“关内侯”的荣誉头衔。

重视节俭缩减皇室开支的邓太后

马太后死后三十多年,邓太后出现了。

邓太后名叫邓绥,从小爱读儒家经典,文化修养很高。先是汉和帝的贵人,阴皇后妒恨她,扬言要把邓家人杀光。邓绥贵人,小心谨慎,经常关门独坐,不见皇帝。后来,阴皇后被废弃,汉和帝硬要立邓贵人为皇后,她推辞了七八次,才勉强接受,但一切物质待遇,都不要。凡是听到邓家人要提升,她一律不准。因此,胞兄邓骘(读制)在和帝时代,一直没能升上去。

汉和帝死后,婴儿刘隆继位,邓太后垂帘听政,实际上是女皇帝。她要邓家兄弟做心腹大臣,但没有取代帝位的野心。不料,刘隆长到一岁左右就死了,史书上称为“殇帝”,即是夭折的幼儿皇帝。邓太后把和帝十四岁的侄儿刘祜迎进宫里,接替皇位。邓太后继续执政。她佩服马太后一家人,给马家舅老爷的后代重新封赠,表彰前辈的功劳和品格。鉴于前代外戚专权的恶劣后果,她对犯罪的亲族,毫不通融,往往要加倍处罚。邓家兄弟也很清醒,多次要求离开宫廷,辞掉侯爵,态度诚恳,邓太后很赞同这种做法,答应了他们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