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换肩200 按
中国禅宗演义是 四川红尘洗梦大德高士 发表在天涯论坛煮酒论史上的巨著,共百余万字。全篇文采焕然,史料浩瀚如海, 真可谓传梵音于禅话, 播大悲于有缘, 巨著巍巍, 功德如山.
不换肩200 追读此作,深为感服。特分节转引与此,以益有缘。
南无阿弥陀佛!)
写在前面的话
这是一本目前为止独一无二的书籍,不论是实体书店还是网上,你都暂时找不到一本相同类型的书出来。
本书从菩提达摩开始,一直讲述至现在。通过众多鲜活、神奇、绝妙、睿智的故事,并适当加入作者的评唱,把中国禅宗近一千五百年来的历史生动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启迪人们对于世事和人生的深思。
现在不论是网站还是出版界,跟风之作比比皆是。不过,要想跟风这本《中国禅宗演义》,其可能性却是微乎其微的。首先庞大的阅读量,就是一般人很难办到的。本人曾经花费八年多的时间,把老庄著作,尤其是历代关于《道德经》的相关诠释的著作,全部看了一遍,读完后,发觉老庄思想和佛家禅宗在内在思想上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于是,本人除了阅读大量的佛经外,更是花了九年多的时间,把从菩提达摩开始一直到清朝灭亡,历朝历代的三百六十余本中国禅宗典籍全部认真的研读了一遍,其中的重要典籍还多次阅读。本人绝对不敢说是阅读禅宗典籍最多的人,但能达到这个阅读量的人,在现在这个世界绝对是屈指可数的。其次,对于现在的中国禅宗而言,能透过禅宗公案正确下语者,在本人二十余年的佛典阅读生涯中,只发现数人而已。读者诸君千万不要以为本人是在这里打胡乱说,你们可以马上上网或者去实体书店,看看不同身份和地位之人所著的禅宗典籍,看看他们有几个能透过禅宗公案正确下语的。就本人阅读而言,绝大多数作者对于禅宗公案,都是看不明白的,更谈不上对禅宗公案进行评唱了。他们大多数只是在禅宗公案后,发表一番人生感慨而已。而这种感慨,和禅道实在是无关的。而本书中,有本人对于许多禅宗公案的评唱。在历史上,有数量众多的禅师对不同的公案作出了许多的评唱,这是本人所不能跟风的。自然,本人对于禅宗公案所作的评唱,别人同样是不能跟风的。这种评唱一经作出,便具有原创性和独创性。鹦鹉学舌,是万万不行的。本人学不了别人,别人自然也学不了我。
不过,天涯论坛乃是国内头号中文论坛,实属卧龙藏虎之地,各路高人众多,本人真诚的希望大家对于拙作能指点一二,以便本人能在学习中更进一步。从1987年上初中时在报纸上发表第一首诗歌算起,本人为文已经超过三十年了,三十年来,本人秉承的原则就是:有争论才有提高,有批评才有进步。如果一个人连这点胸襟都没有,大可不必为文了,更用不着谈论什么佛法了。
前言
1
中国禅宗自菩提达摩从印度航海西来传法,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五代祖师的不懈努力,至六祖慧能,终于蔚为大观,从而确立了中国佛教史上乃至世界佛教史上最重要的宗派——中国禅宗。
六祖慧能禅法经青原行思和南岳怀让两位弟子,传至石头希迁和马祖道一,始为大盛。马祖道一弘法于江西,石头希迁弘法于湖南,在众多禅师“走江湖”的热潮中,曹溪禅法终于遍布海内,成为中国佛教内力压群派一枝独秀的派别。
马祖道一传百丈怀海,百丈怀海传沩山灵祐,沩山灵祐传仰山慧寂,是为中国禅宗内第一个开宗立派之沩仰宗。百丈怀海又传黄檗希运,黄檗希运传临济义玄,是为中国禅宗之临济宗。
石头希迁传药山惟俨,药山惟俨传云岩昙晟,云岩昙晟传洞山良价,洞山良价传曹山本寂,是为中国禅宗之曹洞宗。石头希迁又传天皇道悟,天皇道悟传龙潭崇信,龙潭崇信传德山宣鉴,德山宣鉴传雪峰义存,雪峰义存传云门文偃,是为中国禅宗之云门宗。雪峰义存又传玄沙师备,玄沙师备传罗汉桂琛,罗汉桂琛传法眼文益,是为中国禅宗之法眼宗。
临济宗经临济义玄、兴化存奖、南院慧颙、风穴延沼、首山省念、汾阳善昭,七传至石霜楚圆。再次大盛。石霜楚圆传杨岐方会,是为中国禅宗临济宗杨岐派。石霜楚圆又传黄龙慧南,是为中国禅宗临济宗之黄龙派。尤其是禅宗杨岐派,经过白云守端、五祖法演而传至圆悟克勤后,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在禅宗道场都是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
至此,中国禅宗之五家七宗备矣。
2
中国禅宗,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中,与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特别是老庄思想相融合而产生的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佛教宗派。
中国禅宗自产生后,便以其幽密玄妙的思想,超出常情的思维,美妙绝伦的语言,叹为观止的文字,惊为天人的修行,回味无穷的禅意,高深莫测的禅机,征服了从上到下从中到外所有的人群。并且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哲学、艺术、宗教以及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直至如今。
那么,什么是禅呢?
这个问题,是所有禅师,所有禅宗典籍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也是所有人一头扎进禅海不辞艰辛不惧风暴终其一身要弄明白的问题。
什么是禅?各位读者可以去查百科全书,可以去百度,可以去看书店里面的各种禅宗典籍的介绍,可以去听各类专家学者口若悬河唾沫横飞的讲解。但红尘洗梦可以非常负责任而且不惧任何责难的告诉你,你所看到的你所听到的那些禅是什么是什么的解释,全是不正确的。当某个人(或某本书)能明明白白的告诉你禅是什么的时候,那这个人(或这本书)绝对是在禅门之外。
禅,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他不会像1+1=2那样,让人看得清清楚楚,理解的明明白白。也没办法像苹果香蕉一样,可以拿出来让你看个清清楚楚,品尝个明明白白。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不遍地都是禅师了。也用不着那么多的人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去探索这个问题,寻找最终的答案。禅宗内部号称灯录第一的《五灯会元》里面记载的“如何是祖师西来意?”这一问题,就有三百多次问答。而且每次提的是同一个问题,但是禅师们的回答却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根本就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在哪里。而且不但有语言的回答,还有动作和肢体语言的回答。甚至是同一禅师,前后的回答都会不一样。
《五灯会元》载:云门文偃禅师到江州,有陈操尚书者请斋。才见便问:“儒书中即不问,三乘十二分教自有座主,作么生是衲僧行脚事?”云门大师曰:“曾问几人来?”陈操曰:“即今问上座。”云门大师曰:“即今且置,作么生是教意?”陈操曰:“黄卷赤轴。”云门大师曰:“这个是文字语言,作么生是教意?”陈操曰:“口欲谈而辞丧,心欲缘而虑忘。”云门大师曰:“口欲谈而辞丧,为对有言,心欲缘而虑忘,为对忘想。作么生是教意?”陈操无语。云门大师曰:“见说尚书看法华经,是否?”陈操曰:“是。”云门大师曰:“经中道,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且道非非想天,有几人退位?”陈操无语。云门大师曰:“尚书且莫草草,三经五论,师僧抛却,特入丛林,十年二十年尚不奈何,尚书又争得会?”陈操礼拜曰:“某甲罪过。”
在没有飞机,没有高铁,没有高速公路的情况下,云门文偃的老师雪峰义存三登投子九上洞山求师决择。最后去德山,同样许久不能开悟。雪峰义存后来同岩头钦山三人,辞德山,同到澧州,钦山先住。雪峰义存与岩头,一日到鳌山店,阻雪。师一向坐禅,岩头唯打睡。雪峰义存云:“师兄师兄,且起来。”岩头云:“作甚么?”雪峰义存云:“今生不着便,共文邃个汉行脚,到处被他带累,师兄如今又只管打睡。”岩头喝云:“噇眠去,每日恰似七村里土地,他时后日,魔魅人家男女去在。”雪峰义存点胸云:“某甲这里未稳在,不敢自瞒。”岩头云:“我将谓你他后向孤峰顶上盘结草庵,呵佛骂祖去在。犹作这个语话。”雪峰义存云:“某甲实未稳在。”岩头云:“若实如此,据汝见处,一一通来,是处与你证明,不是处与你刬却。”雪峰义存云:“某甲初到盐官,闻举色空义,得个入处。”岩头云:“此去三十年,切忌举着。”雪峰义存云:“又因洞山过水悟道颂,有个省处。”岩头云:“若恁么,自救也不了。”雪峰义存云:“‘某甲因问德山,从上宗乘中事,学人还有分也无?’山打一棒云:‘道甚么。’我当下如桶底脱相似。”被岩头震威一喝云:“岂不闻道,从门入者,不是家珍。”雪峰义存云:“如何即是?”岩头云:“他后若欲播扬大教,须一一从自己胸襟流出将来,与我盖天盖地去。”雪峰义存于言下大悟,跳下床作礼云:“师兄,今日始是鳌山成道。师兄,今日始是鳌山成道。”
由此可见,要想明白禅是什么,岂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么,禅就是这样深不可测遥不可及吗?也不是。
芙蓉灵训禅师,久参归宗智常禅师,一日辞别,归宗智常禅师问:“甚么处去?”芙蓉灵训禅师曰:“归岭中去。”归宗智常禅师曰:“子在此多年,装束了却来,为子说一上佛法。”芙蓉灵训禅师结束了上去。归宗智常禅师曰:“近前来!”灵训禅师乃近前。归宗智常禅师曰:“时寒,途中善为。”芙蓉灵训禅师聆此言,顿忘前解,豁然大悟。
慧超禅师去请教法眼文益禅师:“如何是佛?”法眼文益回答说:“汝是慧超。”慧超从此悟入。
所以,不论是简单也好复杂也罢,对于禅而言,都没有标准的答案和现成的答案,而且更需要参学者去真参实学,就如上面岩头全奯禅师对雪峰义存禅师所说的那样:须一一从自己胸襟流出将来,与我盖天盖地去。
正因为这样,所以禅,才是活的。你查字典也好,百度也好,看到的什么是禅的种种解释,那都是死的。那都是文字,都是一些教条性的东西,都是别人咀嚼过的甘蔗渣,吃着不但无味,而且毫无营养,并且会卡住你的咽喉,让你既吐不出也咽不下。
禅师们对于佛教经典,有着开创性的理解和创造性的发挥。有着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绝妙的表述方法。从而避免了佛教在长期传播中形成的教条主义和望文生义。所以,佛教到了禅师们的手里,繁琐的注解和呆板的教义,立马就变得充满生机起来。这也是那些饱读经书的法师们不服气的地方,也是他们相对于禅师们自叹不如望尘莫及的地方。这自然就免不了双方会互相勘辩、争锋甚或战斗。就众多的史料而言,不管那些饱读经书的法师们心里怎么想,他们去挑战同时期的禅师们,或者禅师们勘问同时期的法师们,在双方的交锋中,饱读经书的法师们从来都是以失败告终,以口服心服收场。
有法师数人来谒大珠慧海禅师,曰:“拟伸一问,师还对否?”师曰:“深潭月影,任意撮摩。”问:“如何是佛?”大珠慧海禅师曰:“清潭对面,非佛而谁?”众皆茫然。良久,其僧又问:“师说何法度人?”大珠慧海禅师曰:“贫道未曾有一法度人。”曰:“禅师家浑如此。”大珠慧海禅师却问曰:“大德说何法度人?”曰:“讲《金刚般若经》。”大珠慧海禅师曰:“讲几座来?”曰:“二十余座。”大珠慧海禅师曰:“此经是阿谁说?”僧抗声曰:“禅师相弄,岂不知是佛说耶!”大珠慧海禅师曰:“若言如来有所说法,则为谤佛,是人不解我所说义;若言此经不是佛说,则是谤经;请大德说看。”僧无对。
净因继成禅师,一日同法真、慈受、圆悟十法师,洎四禅诸讲千僧,赴太尉陈公良弼府伊蒲塞供,徽宗皇帝私幸观之。太师鲁国公与焉。有善华严者,乃贤首宗之义虎也,对众问诸禅曰:“吾佛设教,自小乘至于圆顿,扫除空有,独证真常。然后万德庄严,方名为佛。尝闻禅宗一喝,能转凡成圣,则与诸经论似相违背。今一喝若能入吾宗五教,是为正说。若不能入,是为邪说。”诸禅视净因继成禅师。净因继成禅师曰:“如法师所问,不足三大禅师所酬。净因小长老可以使法师无惑也。”净因继成禅师召善。善应诺。净因继成禅师曰:“法师所谓愚法小乘教者,乃有义也。大乘始教者,乃无义也。大乘终教者,乃不有不空义也。大乘顿教者,乃即有即空义也。一乘圆教者,乃不有而有,不空而空义也。如我一喝,非唯能入五教,至于工巧技艺,诸子百家,悉皆能入。”净因继成禅师震声喝一喝。问善曰:“闻么?”善云:“闻。”净因继成禅师曰:“汝既闻,此一喝是有,能入小乘教。”须臾。又问善曰:“闻么?”善云:“不闻。”净因继成禅师曰:“汝既不闻,适来一喝是无,能入始教。”遂顾善曰:“我初一喝,汝既道有,喝久声消,汝复道无。道无,则元初实有。道有,则而今实无。不有不无,能入终教。我有一喝之时,非有是有,因无故有。无一喝之时,非无是无,因有故无。即有即无,能入顿教。须知我此一喝不作一喝用,有无不及,情解俱忘。道有之时,纤尘不立。道无之时,横遍虚空。即此一喝入百千万亿喝。百千万亿喝入此一喝,是故能入圆教。”善乃起再拜。净因继成禅师复谓曰:“非唯一喝为然,乃至语默动静,一切时,一切处,一切事,一切物,契理契机,周遍无余。”闻者靡不叹仰。皇帝顾谓近臣曰:“禅宗玄妙,深极如此。净因才辩,亦罕有也。”近臣奏云:“此宗师之绪余耳。”
看了上面的故事,是不是觉得禅宗真的是不可思议?但是,再高明的禅师,他绝对不会告诉你禅是什么。佛经里盲人摸象的故事很能说明问题,高明的禅师,绝对不会摸着象耳告诉你象如箕;摸着象脚告诉你象如臼;摸着象鼻告诉你象如杵。禅师会用手指指着前面的大象告诉你:看,那就是大象。这就是禅门内时常提及的指与月的关系。
禅,就如天上的月,那是要你自己去看到才明白的。别人端给看你的月,那就和如箕、如臼、如杵的大象一样,不是真实而全面的月。非常令人遗憾的是,现在能用自己的手指告诉参学者明月在哪儿的人,几乎绝迹了。一千二百多年前的黄檗希运禅师早就叹息道:不道无禅,只道无师。不道无禅,只道无师。呜呼。
3
现在网上也好,书店里也好,关于禅宗的著作很多。但是,本人至今还没有发现一本全方位全视觉全时段展现中国禅宗整体面貌和整体精神的著作。虽然市面上也有些中国禅宗史或者中国禅宗通史之类的著作,但是本人看过后,发觉有三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第一:不以禅说禅
不同的作者从不同的方面对禅宗进行不同的分析和研究,从政治方面,从经济方面,从宗教方面,从社会学方面,从佛教思想方面,从哲学方面,从民俗方面,从政治学方面,从佛教史学方面……等等,但是绝少看到有谁从“禅”本身来论述禅宗的。
就如《道德经》一样,有从养生学方面来研究的;有从宗教方面来研究的;有从兵法方面来研究的;有从哲学方面来研究的;有从王者之道方面来研究的;有从世俗伦理方面要研究的;有从道教思想方面来研究的……。等等。但是绝少看到有谁从“道”本身来进行研究的。禅宗典籍和《道德经》相关的注解、诠释著作,红尘洗梦不敢说全部看过,但红尘洗梦没看过的绝对屈指可数;红尘洗梦不敢说自己是这个世界看的最多的人,但红尘洗梦却敢壮起胆子说这个世界比自己看的还多的人,不会有几个。可惜,从“禅”本身来论述禅宗的,或者从“道”本身来论述《道德经》的著作,在现在这个世界非常罕见。这真是天大的遗憾啊。
禅宗,是要真参实修的,不是看了一两本书就可以在那里滔滔不绝地说上半天的。如果那样可以的话,那不满大街都是禅师了。这就跟书店里面众多的武术书籍一样,你见过哪个是靠买了一两本武术书籍回去后练成武术大师的?
第二:内容短缺
造成这个原因,个人估计有两点,第一点是作者受限于书稿篇幅。第二点更可能是作者阅读量不够,自然就无法搜集整理更多的素材。要知道,从古至今的禅宗典籍,那可不是一般的多。
第三:回避公案、机锋、转语、拈颂代别。
市面上的禅宗方面的书籍,主要是从佛教思想史上或者禅宗思想史上来论述。佛学禅学思想、教义讲得最多。对于中国禅宗最为核心的各个公案、各种机锋、各类转语,绝大多数作者都会避而不谈,即使有个别作者论及这些内容,要么轻描淡写的几笔带过,要么就是隔靴搔痒的说上几句不着边调的话。
试问没有公案,没有机锋,没有转语,没有拈古,没有颂古,没有代语,没有别语,请问禅宗还是禅宗吗?人们大可直接去翻阅别的众多的佛经,而不必在这里耗费时间和精力谈论禅宗了。造成这种现象,本人窃以为,那些作者,不论他们名气多大,级别多高,书籍有多畅销,他们禅宗典籍阅读量不够、蒲团不曾坐过一个、公案不能透过一则、转语不能下得一句、偈颂不能写出一则。所以,他们自然就不敢在书中妄言了,自然就会避而不谈了。
4
在中国佛教史上,禅宗的影响是最大的,也是最深刻的,杰出人物是最多的,故事也是最多的。中国禅宗也几乎成为了中国佛教的代名词,这一点毋庸置疑,早已为世人所熟知和认可。但是禅宗典籍浩若烟海,别说普通读者,就是很多专业人士,能把全部禅宗典籍看完的,红尘洗梦估计也没几个。为什么这么说呢?就红尘洗梦本人而言,除了花费时间和精力阅读了大量的大乘佛经外,光是禅宗典籍,在拥有比大部分人都多的空闲时间的情况下,红尘洗梦也是花了九年多的时间,才把找到的三百六十余种禅宗典籍详细的阅读完。禅宗讲不立文字,结果禅师们留下的文字,比任何一个教派都多。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哈哈哈。
本书《中国禅宗演义》,就是从这三百六十余本书中遴选而来的,对于中国禅宗史上所有重要的禅师、重要的派别、重大的事件、重要的公案、重要的转语,重要的语录,本书都会收录。确保全方位全时段展现中国禅宗的特色。
既然叫中国禅宗演义,那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禅宗史,自然就不会板着脸孔在这里一本正经的说教,自然就不会面面俱到事无琐细的收录。不过,虽说是中国禅宗演义,但本人绝不会打胡乱说,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故事,都力争有本可据,有史可查。只不过,在某些故事的后面,加上了一点点自己的小小感悟而已。
而且,本书在编排上,和历来的禅宗灯录有些不同。以前的禅宗灯录,几乎都是按照禅宗内部的派别来进行编排的。比如临济宗,讲完临济义玄后,就会接着记录临济义玄的二代弟子们的言行,然后是三代弟子们的言行,然后是四代弟子们的言行,以此类推。这样编排,看起来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其实不合理,也与事实不符。因为事实上,在临济义玄弘法的同时期,德山宣鉴、赵州从谂、长沙景岑、夹山善会、洞山良价、石霜庆诸等著名禅师都在弘法,而且这些禅师在当时并不比临济义玄差。但是灯录在讲完临济义玄后,不会讲同时期的其他禅师的弘法经历和语录,而是直接就接着讲临济义玄弟子们的言行了。这就显得与理不合,且与事实相悖。所以本书在编排上,不按照传统的禅宗派别代系来排列,而是尽量以时间先后来进行叙述。这样更接近史实,也更能全面地展示各个时期禅宗的风采。
5
中国禅宗自创立以来,便在思想上、哲学上、文学上、艺术上、社会生活上,对整个国家和全体人民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帝王们依靠禅宗和禅师们的活动,希望能延年益寿,国运昌盛;人们希望能有个美好的向往和心灵的归宿;文学大师们参禅悟道,希望能获得创作上的某种灵感,而使自己的作品有某种禅意、禅机;艺术家们参禅悟道,也希望能使自己的作品充满某种禅味、禅韵。所以,不论朝代的更迭社会的治乱生活的荣衰,禅宗思想都席卷了从底层群众到中层的士大夫到高层的帝王将相所有的人群。
禅宗,归根到底是要人能解黏去缚,发现自己的本来面目,从而真实而自由地活在当下。一切的方法、手段、修行,都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红尘洗梦曰:有何黏可解?有何缚可去?能参破此处,道在身边矣。)
禅宗,以其极为高深的理论、登峰造极的修养、出人意料而又平易近人的机锋转语、惊世骇俗的行为、启人深思的哲理禅机、让人心悦诚服的文字般若,揭示所有人的心灵归宿,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不论你是普通群众,还是帝王将相,甚或是如王维、韩愈、白居易、苏东坡、黄庭坚、王安石之类目空一切的文学宗师,都会在禅宗面前折下腰来,从而心服口服,进而参禅悟道,指引着自己的人生道路和文学创作。
禅,非常高深玄妙,远远超出你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有僧人问云门文偃大师:“如何是佛?”云门大师回答说:“干屎橛。”
有僧人问三圣慧然禅师:“如何是祖师西来意?”三圣慧然回答说:“臭肉来蝇。”
禅师们的回答,常常截断众流,让提问者茫然不知所措。
禅,既高深玄妙,却又平易近人。
有僧人问大珠慧海:“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大珠慧海回答说:“用功。”僧人接着问:“如何用功?”大珠慧海回答说:“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龙潭崇信禅师在天皇道悟禅师那里参学三年,忽一日问云:“某甲自到来,不蒙和尚指示心要。”天皇道悟禅师云:“自汝到来,吾未尝不指示汝心要。”龙潭崇信禅师云:“甚处是指示某甲心要处?”天皇道悟禅师云:“汝擎茶来,吾为汝接。汝行食来,吾为汝受。汝和南时,吾便低首。何处不指示汝心要?”龙潭崇信禅师伫思。天皇道悟禅师云:“见即直下便见。拟思即差。”龙潭崇信禅师当下开悟。乃问云:如何保任。天皇道悟禅师云:“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圣解。”
禅,让禅师们在生死之交时,能无所恐惧,坦然面对。
宋朝初期,大将军曹翰率领部队平定江南,渡江进入庐山寺,整个寺院的禅者都惊慌地逃走了,只有方丈圆通缘德禅师淡坐如平日。曹翰至,不起不揖,曹翰怒诃曰:“长老不闻杀人不眨眼将军乎?”圆通缘德禅师熟视曰:“汝安知有不惧生死和尚邪?”曹翰不禁大为惊奇,且加敬信。
贞观癸卯岁太宗非常欣赏道信大师道味,欲瞻风彩,诏赴京。道信上表逊谢,前后三返,竟以疾辞。第四度命使曰:“如果不起,即取首来。”使至山谕旨,祖乃引颈就刃,神色俨然。使异之,回以状闻。帝弥加钦慕,就赐珍缯,以遂其志。
禅,让禅师们在面对荣华富贵、达官显贵时,能心平如镜,波澜不起。
宋朝雪窦重显禅师,得法于智门光祚禅师。将游两浙,学士曾公谓曰:“灵隐天下胜处,珊禅师吾故人。”附书荐显。显至灵隐,陆沈众中三年,俄曾公奉使浙西访显,灵隐莫有知者。时僧千余,使吏检籍,乃得显。问向所附书,出诸袖中,封缄如故。曰:“公意勤,然行脚人于世无求,敢希荐达哉!”
仁宗召大觉怀琏禅师对谈大悦。赐大觉禅师。至英宗尝赐手诏:天下寺院任性住持。琏不言。鲜有知者。及东坡制宸奎阁记。移书审之云:宸奎阁碑谨已撰成。衰朽废学不知堪上石否。见参寥说。禅师出京日。英庙赐手诏。其略曰:任性住持者。不知果是否。切请录示全文。欲入此一节。琏答云无。及寂乃得于书笥中。
禅,让禅师们在面对金银珠宝时,能视若无物,弃如敝履。
宋大觉怀琏禅师持律甚严,皇上尝遣使赐龙脑钵盂,大觉怀琏对使焚之曰:“吾法以坏色衣,以瓦钵食。此钵非法,宜无所用。”使回奏,上嘉叹久之。
东京观音院岩俊禅师者,邢台廉氏子。初参祖席,遍历衡、庐、岷、蜀。尝经凤林深谷,欻睹珍宝发现,同侣相顾,意将取之。师曰:“古人鉏园,触黄金若瓦砾。待吾菅覆顶,须此供四方僧。”言讫舍去。
禅,让禅师们的方法和智慧,常常让人匪夷所思而又叹为观止。
朝鲜国王曾经派遣使者向宋仁宗询问曹操所注《孙子兵法》上面的三处疑点,宋仁宗问遍满朝文武,竟不能回答,随即下诏询问被贬出京城至九江的欧阳修,欧阳修也不能回答,遂去请教圆通居讷禅师,圆通居讷回答说:“兵者,机密之事也,不可以示人。”欧阳修听后不禁大为叹服。连忙密奏皇上,圆满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苏东坡闻玉泉承皓禅师机锋不可触。拟抑之。即微服求见。玉泉承皓禅师问:“尊官高姓。”苏东坡曰:“姓秤,乃秤天下长老底秤。”玉泉承皓禅师随即振声一喝曰:“且道这一喝重多少?”苏东坡无对。于是尊礼之。
禅,让禅师们能勇敢的打破权威,破除迷信,发现自我。
云门文偃上堂举:世尊初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云门大师云: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却,贵图天下太平。
德山宣鉴禅师上堂说:德山老汉,见处即不然。这里佛也无,祖也无。达磨是老臊胡,十地菩萨是担屎汉。等妙二觉是破戒凡夫。菩提涅槃是系驴橛。十二分教是鬼神簿,拭疮疣纸。四果三贤,初心十地,是守古冢鬼。自救得也无,佛是老胡屎橛。
禅,让禅师们的行为惊世骇俗,让人目瞪口呆。
南泉东西两堂争猫儿。泉来堂内,提起猫儿云:“道得即不斩,道不得即斩却。”大众下语,皆不契泉意。当时即斩却猫儿了。
玉泉承皓禅师,游方参北塔思广禅师发明心要,得大自在三昧。制犊鼻裈书历代祖师名字,乃曰唯有文殊普贤较些子,且书于带上。故丛林目为皓布裈。
禅,让禅师们的修行功夫出神入化,惊为天人。
大耳三藏得他心通。唐肃宗命南阳慧忠国师试验三藏,才见,慧忠国师云:“汝得他心通耶?”大耳三藏云:“不敢。”慧忠国师云:“汝道老僧即今在什么处?”大耳三藏云:“和尚是一国之师,何得在西川看竞渡?”慧忠国师良久,再问:“汝道老僧即今在什么处?”大耳三藏云:“和尚是一国之师,何得向天津桥上看弄猢狲?”慧忠国师良久复问:“汝道老僧即今在甚么处?”三藏良久罔知去处。慧忠国师叱云:“这野狐精,他心通在什么处?”大耳三藏无对。
昔日神观禅师,因下山赴斋,路逢恶贼,贼欲剚刃,观云:“我不畏死,昨日辄许一檀越斋,不忍爽信,容我回来,受汝之杀。”贼然之,既回,就贼杀之。贼既去,观遂将所斩之头,却安项上,徐徐而归。鸣鼓升堂云:“汝等诸人,还闻无头人说法么。”良久头落众人方知被贼所害。
禅,让禅师们在死亡来临时,能从容面对,且能自己做主。
禾山德普禅师,元祐五年十二月廿五日谓左右曰:“诸方尊宿死,丛林必祭,吾以为徒虚设。吾若死,汝曹当先祭。”乃令从今办祭。众以其老又好戏语,复云:“和尚几时迁化?”禾山德普禅师曰:“汝辈祭绝即行。”于是帏寝堂坐。禾山德普禅师其中置祭读文跪揖上食。师饫餐自如,自门弟子下及庄力日次为之。至明年元日祭绝曰:“明日雪晴乃行。”至时晴忽雪,雪止,师安坐焚香而化。
邓隐峰禅师将示灭。先问众云:“诸方迁化,坐去卧去吾赏见之,还有立化也无。”众云:“有。”邓隐峰禅师又问:“还有倒立而化者无?”众云未有。师乃倒立而化,亭亭然其衣顺体。时众议舁就茶毗,屹然不动。远近瞻视惊叹无已。
禅,让禅师们启发后学时,能语出常情,让人耳目一新且发人深省。
白云守端禅师上堂云:“释迦老子有四弘誓愿: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边誓愿学,众生无边誓愿度,无上菩提誓愿成。法华亦有四弘誓愿:饥来要吃饭,寒到即添衣,困时伸脚睡,热处要风吹。”
江州刺史李渤问:“教中所言:须弥纳芥子,渤即不疑。芥子纳须弥,莫是妄谈否?”归宗智常禅师曰:“人传使君读万卷书籍,还是否?”李渤曰:“然。”归宗智常禅师曰:“摩顶至踵如椰子大,万卷书向何处著?”李渤俯首而已。
禅,让禅师们的文字般若,不仅文采飞扬且禅机十足,让人回味无穷。
圆悟克勤禅师的悟道偈:
金鸭香销锦绣帷,笙歌丛里醉扶归。
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
白云守端禅师的诗偈:
万丈寒潭彻底清,锦鳞夜静向光行。
和竿一掣随钩上,水面茫茫散月明。
此类诗作,即便是放在全唐诗全宋诗中,对比那些顶尖诗人的作品,并不会逊色半分。
但是对于广大的普通群众而言,禅宗到底有些什么东西呢?我又能从禅宗里面学到或得到点什么呢?这两个问题,想必是所有阅读禅宗书籍的读者非常关心的问题。那么,禅宗里到底有些什么东西呢,值得古往今来众多的人士前赴后继的奔向禅宗的大门。
宗门武库,宝藏众多,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应病与药,应有尽有。
你若口干舌燥饥肠辘辘,甚或前胸贴后背肚束三蔑,宗门武库食物丰盛:庐陵米、寒山茄、赵州茶、曹山酒、马祖盐酱、云门糊饼、金牛饭、投子油、宝寿生姜、明教姜杏、白兆烂杏、泐潭苦瓜、香林甜桃、普化生菜、罗山麨饭、白云蒿汤、泐潭酸酒、东山馂饀、南泉油糍。任选一味,保你闻香生津大快朵颐,从而一饱忘百饥,坦腹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