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组成】:由琴头、弦轴、琴杆、千斤、琴码、琴筒、琴弦和琴弓八大部分构成。使用材质:大部分结构为红木或楠木所制,琴弦多为金属弦或金属缠弦,琴弓为马尾所制。
【乐器特色】:典型的中国民族乐器,属于弦乐器族内的弓拉弦鸣乐器类。音色柔美而深沉,表现力丰富,善于抒发感情。二胡的演奏技法艰难,有分弓、快弓、颤弓、顿弓和跳弓等弓法技巧和颤音、倚音和滑音等指法技巧。二胡音色优美、表现力强,既能演奏柔和、流畅的曲调,也能演奏跳跃有力的旋律,音色刚柔多变。由于流传和使用的地区不同,演奏法基本一样,但都具有不同的演奏风格和浓厚的地方色彩。二胡在国乐团中是主要的旋律乐器,既用之于独奏,也适于合奏或伴奏,中国的许多地方戏种、曲艺说唱等艺术形式的主要伴奏乐器即为二胡以及二胡的“同族兄弟”板胡、京胡以及高胡等等。在民间戏曲的多种戏种中均为重要的伴奏乐器。
【部分曲目介绍】是根据有关资料综述而成。
【二泉映月】是中国著名民间艺人华彦钧(瞎子阿炳)的传世之作。阿炳生前为无锡的出家道士。无锡惠山之泉被誉为“天下第二泉”。阿炳未瞎之前常去二泉,并为其月冷泉清之境所迷。后阿炳患眼疾失明,生活极为坎坷凄凉,故常独拉此曲以泄心中悲愤不不之情。乐曲旋律时而如泣如诉,时而慷慨悲歌,于凄婉中见悲愤,于优美中见风骨,使聆听者无不心灵为之震憾而嗟叹不已。这首乐曲从最初不定型的片段到构成完整的作品,经过了很长的年代,是阿炳在旧社会流浪卖艺的过程中,通过长年累月的反复演奏、加工创造而成的。据与他同时代的、熟悉他的生活的乡邻们回忆,早在无锡被日蔻侵占期间,就经常听到他在街头巷尾拉这首曲子,特别当夜阑人静的时候拉得最为动人。那时还没有曲名,直到一九五O年夏天,杨荫浏先生等人为他录音时,经过商榷才定名为《二泉映月》。《二泉映月》含蓄、深情的旋律如泣如诉、如悲似怒,时而委婉低回、时而激越高亢,抒发了作者淤积在内心的幽愤、哀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江河水】朋友,你看过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电影吗?你还记得《苦难的岁月》中,一个头插草标的女孩与妈妈生离死别的情景吗?那段凄凉痛苦、带有特殊颤音的舞蹈音乐就是《江河水》它原是流传东北地区的一首民间乐曲,经原旅大歌舞团王石路等加工整理成为一首完整的双管独奏曲。后来,湖北艺术学院黄怀海又把它移植成二胡独奏曲。乐曲传说:从前,有一对美满的夫妻,不幸丈夫被官吏们拉去服劳役,因遭受百般虐待,惨死在异乡。妻子闻讯后,来到送别丈夫的江边,对着滔滔的江水,遥祭亡魂,号啕痛哭,倾诉了对万恶的统治阶级的仇恨,并引出对往事的无尽思念…………
【听松】二胡独奏曲。据作者华彦钧说:“宋朝时候,金兀术给岳飞打得走投无路,狼狈逃至无锡惠泉山下,躺在听松石上,心惊肉跳地倾听宋朝兵马的声音。这曲便是描写这个故事,所以也叫做《听宋》。”这一说法虽属牵强附会,但乐曲气魄豪迈,感情奔放,也可作如是解。作者通过松涛借物咏怀,在赞颂民族英雄岳飞军威的同时,倾注了他刚直不阿的性格和坚定自信的意志。曲调刚劲有力,跌宕起伏;结构前后对称,主体突出。气魄宏大的引子,犹如呼啸的松涛震荡山谷,使人感受到一种坚毅不拔的意志和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与《二泉映月》那种极具抒情性的细腻刻划、委婉连绵,在音乐格调上截然不同。
【月夜】二胡独奏曲,刘天华作于1918年,通过对皓月当空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淡淡的惆怅。月夜:二胡独奏,1918年初稿,1924年定稿。1918年刘天华在常州中学任课,深受学生爱戴,他组织及指挥的学生丝竹合奏、军乐队在常州有一定名望。每到暑假,他利用假期出去拜师学习,在家中的时间很短。即使这几天,他也日夜的用功练琴。这首曲子便是他在月夜下有感而作。乐曲细腻地表达了他对自然界的感受,以及内心深处的感情和思想。
【病中吟】二胡独奏曲,又名《安适》或《胡适》,是刘天华的处女作,1918年在江阴组织“暑期国乐研究会”时首次向人传授。1915年,作者遭到失业、丧父、贫困的厄运,积郁成疾。病中拉奏二胡,借以遣愁,但又遭亲朋邻里的非议,被视为不务正业,虽想有所作为,但感到处境恶劣,前途渺茫。在这种心境下,作者孕育了《病中吟》的旋律初稿,把当时郁郁不得志的心情,人生安适的感叹,逆境中的挣扎和走投无路的痛苦,都倾注在乐曲中。但这并不是一首绝望的悲歌,而是有所期待的、感人至深的内心独白。当音乐的发展达到顶点时,旋律戛然中断,情绪急转直下,造成一种回肠欲断的悲恸效果,全曲在宛如痛苦呻吟般的颤音声中结束。作者在标题中提出的人生“安适”的问题,通过音乐的时而幽咽微吟,时而激愤高歌,时而深情倾诉,时而呻吟叹息,表现得淋漓尽致。
【良霄】根据刘天华创作的二胡曲改编。描述除夕之夜喜气洋洋的气分。作者 对民族音乐有著透彻的了解,他创作的乐曲不论是题材立意,还是旋律结构都有著鲜明的民族特点;又由于他对西洋音乐的了解,使他的创作融会贯通了中西方音乐的长处。时至今天,他仍然是民族器乐创作中一个令人敬仰的典范。
【蓝花花】陕北传统民歌。以纯朴生动、犀利有力的语言,热情歌颂了一位封建时代的 叛逆女性──蓝花花。当 这个被称为最聪明最美丽的姑娘被强行嫁给一个 “好像一座坟”的周家猴老子,蓝花花并没有屈服,为了追求幸福,她不惜拚上性 命,坚决 抗封建礼教。民歌以优美流畅、开阔有力的信天游曲调咏唱,并吸收了 叙事的手法成功的缩造了蓝花花 的形象。
【雨打芭蕉】在欣赏器乐曲广东音乐《雨打芭蕉》时,不仅倾听到了雨打芭蕉的淅沥之声,从流畅明快的旋律中感受到人们的喜悦心情,还能对芭蕉“风流不把花为主,多情管定风和雨,潇洒绿衣长,满身无限凉”的独特风姿和清高品性有具体的感悟。雨之声,在园林里最富于韵致的,有梧声、蕉声、荷叶声……。你如小坐廊间,定能目饱清樾,耳饱清韵。拙政园有听雨轩,在清池畔,石丛间,植数株芭蕉,就给小院投下一片绿情。而在潺潺的雨天,淅淅沥沥,雨点打在叶上,一滴滴,一声声,珠圆玉润,悦耳清心,这是名副其实的《雨打芭蕉》,别饶雅趣,更涤尘襟。
【光明行】二胡独奏曲,作于1931年春,是一首振奋人心的进行曲,旋律铿锵有力,气势豪迈,节奏富有弹性。刘天华创作此曲时曾说:“因外国人都谓我国音乐萎靡不振,故作此曲以证其误”。在这首曲中,他借鉴了西洋音乐的进行曲曲式和转调手法,但音调风格仍然完全保持了民族音乐的语言特色,并在技法上创新立异地把小提琴跳弓、颤弓用到二胡上。调性明亮,音区的递换也极富色彩, 充满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和对光明前途的乐观自信。
本贴原码由书童友提供
KSF 02/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