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2006-08-16 12:57:59

勃拉姆斯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Brahms: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 77





1877年,勃拉姆斯听了小提琴大师萨拉萨蒂的演奏后,深受感染和鼓舞,萌生了创作小提琴协奏曲的想法,但到了第二年才动笔。勃拉姆斯在独奏小提琴部分的写作上非常慎重,从演奏技巧方面请教了他的挚友--匈牙利裔小提琴大师约阿希姆,后者还标定了弓法和指法,并编写了华彩乐段。1879年1月在莱比锡首演时是由约阿希姆担任独奏,作曲家亲自指挥。在当今出版的乐谱上,我们仍能看到"献给约瑟·约阿希姆"的题款。这张CD所选用的华彩乐段就是约阿希姆所编写的。 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不愧是音乐史上最伟大的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 不论技巧曲风都足堪与贝多芬等齐名。有人说如果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是男性, 孟德尔颂的是女性。 那勃拉姆斯的就是男性中的男性。 乐评家说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 表面平静骨子里却充满风暴。 那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呢? 相信大家都听得出来, 第一三乐章雄劲粗犷热情豪放, 巨人登场架式英雄纵横性格, 有别于贝多芬的内敛。 这也是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特别雄伟壮丽的原因之一。 可与其第一号交响曲互相媲美彼此呼应。不过问题好像也是出在这里? 好几位欧美日本乐评家认为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成熟度构思深奥曲趣深邃, 几乎是完美珍品, 为他曲所不易见, 但唯一的瑕疵也正由于它交响曲个性。该乐曲具有浓厚的田园牧歌风味和匈牙利民歌情调,那种安详与厚重相得益彰的感觉,正是勃拉姆斯所独具的特色。在这部作品中,勃拉姆斯成功地将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结合起来,并在曲式上有很多大胆创新。



全曲共分三乐章:



第一乐章
不太快的快板,3/4拍子,奏鸣曲形式。乐曲开始直接由中提琴、大提琴与单簧管悠然地奏出第一主题,之后主奏小提奏以d小调热情而华丽地登场;由主奏小提琴演奏的主题速度减慢,充满牧歌风格;接下来的是美妙的发展及变奏,使整个乐章从头至尾都具有浓重的匈牙利民间音乐特征。



第二乐章
慢板,F大调,2/4拍子,三段体。 首先由管乐器缓慢地开始,之后由双簧管奏出徐缓优美的田园风格旋律,稍稍带有一丝荒凉的感觉,这无疑是整个乐章中最动人之所在。



第三乐章
活泼而不太快的,游戏似的快板,D大调,2/4拍子,不规则的回旋奏鸣曲形式。这是整部作品中最富创造性的乐章。旋律轻快活泼,抒情优美,又不乏震撼人心的气势。



nes2006-08-16 16:04:52
俺喜欢的小提琴协奏曲之顺序:贝,柴,门,勃:))多谢笑脸!!
书童2006-08-16 23:18:26
笑脸nes二安!俺先忙忙忙去了。
冰玫2006-08-17 01:58:05
谢谢!还有赏析,太好了
琴声2006-08-17 02:18:58
回复:俺喜欢的小提琴协奏曲之顺序:贝,柴,门,勃:))多谢笑脸!!
无智2006-08-17 08:14:18
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