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2006-08-30 06:32:17



《为艺术,为爱情》

选自歌剧 《托斯卡》

作曲
普契尼  演唱 卡拉丝


普契尼(1858-1924)意大利歌剧作家。他生于意大利洛卡,毕业于米兰音乐学院,是十九世纪末至欧战前真实主义歌剧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这一流派追求题材真实,感情鲜明,其戏剧效果惊人而优于浪漫主义作品,但有时对中下层人们精神世界的反映倾乏更深刻的社会思想。普契尼的音乐中吸收话剧式的对话手法,注意不以歌唱阻碍剧情的展开。他除直接采用各国民歌外,先于现代派作家使用某些新的手法。其成名作是1393年发表的《曼侬·列斯科》,他的作品还有《蝴蝶夫人》、《托斯卡》、《艺术家的生涯》、《西部女郎》等十余部。在歌剧《图兰多》中他还采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的旋律。写至第三幕时,普契尼由于心脏病去世,由他的学生F.阿尔法诺根据草稿续完,于1926年首演获成功。

《托斯卡》(Tosca,1900年)并不是一部以罗马为主题的歌剧,虽然剧情中出现多处罗马著名的古迹(女主角跳楼自杀,除了罗马圣安杰洛教堂,女主角找不到这么宏伟的建筑)。此剧也与拿破仑无关,虽然幕后有他的影子。《托斯卡》的主题是激情、妒嫉、出卖及报复,都是叫座意大利歌剧的必备要素,而在此剧中格外管用,因为普契尼的音乐极具说服力。 《托斯卡》无论背景在那里,都是一部歌唱家的歌剧,全剧环绕着几个强有力的场景与咏叹调,成败全看三个主角的演出与录音效果而定。剧情环绕一场三角纠葛。一个是一出场就唱出著名的“美妙的和谐”(Recondita armonia)的画家卡瓦拉多西(Cavaradossi),一个是心怀叵测喜欢操纵别人的警察总监斯卡皮亚(Scarpia)。中间是柔弱而刚烈的女主角托斯卡。她在第二幕唱出名曲“为艺术,为爱情”(Vissi d'arte),并整幕与斯卡皮亚针锋相对。《托斯卡》在这里达到音乐戏剧之美的极致。




玛丽亚·卡拉斯 Maria Callas(希腊 1923--1977)


   卡拉斯是20世纪的歌剧女神,这是世界的共识。她相继征服了世界歌剧表演的三大金殿--意大利米兰斯卡拉歌剧院、英国柯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和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从而登上了世界歌剧女王的宝座。如果说欧洲歌剧史上有两个划时代的人物,那么一位是威尔第,另一位就是卡拉斯。

   1940年,二战的烽火烧到卡拉斯的家乡希腊。一次,一群意大利士兵闯入她家搜捕,卡拉斯突然唱起了歌剧《托斯卡》中的咏叹调《为艺术为爱情》,奇迹出现了,意大利士兵呆立在原地,听得忘了搜查。“我为艺术为爱情而生活……但在我最悲伤的时候,你却无情地将我抛弃……”歌声使这些征战异国的士兵默默地退出了房门,临走,还在钢琴上放了当时紧缺的食品。这就是卡拉斯歌声的魔力。可是,当时她绝对没有想到,这首震撼人心的《为艺术为爱情》,会伴随她戏剧性的一生。

   1954年,走出离婚阴影的卡拉斯与希腊船王奥纳西斯相爱了。这段恋情使她的生命迸发出了耀眼的火花。这一时期,她把《为艺术为爱情》这首咏叹调升华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使它从普普通通的炫技性歌曲变成了全剧的一部分。为了能和奥纳西斯维持爱情,卡拉斯声称可以放弃舞台,放弃歌唱,放弃所有他不愿意她做的事情。可是最后,船王还是抛弃了她。这一重创使卡拉斯霎时间枯萎了。此后,很长时间,卡拉斯不敢再唱《为艺术为爱情》这首歌。

1977年9月16日,玛丽亚·卡拉斯在巴黎乔治·芒代尔大街36号逝世,享年54岁。在最后的日子里,她怅惘、沮丧、子然一身...... 依据卡拉斯“我想被埋葬,但不能成为蛀虫”的遗愿,希腊文化部长把她的骨灰撒入浩瀚无垠的爱琴海。  Callas forever,forever Callas!




 

 

@^_^@2006-08-30 06:36:49
《为艺术,为爱情》歌谱
Autumn2006-08-30 07:47:11
为艺术,为爱情。谢笑脸转好贴~~~ :)
书童2006-08-30 07:58:42
深情的咏叹调。孤寂和希望同在。
*梅梅*2006-08-30 08:34:23
“想被埋葬,但不能成为蛀虫”- 爱情也升入了天国
Sweetlife2006-08-30 08:38:22
好听!
林贝卡2006-08-30 10:33:05
《为艺术,为爱情》, Callas forever,forever Callas!
林贝卡2006-08-30 10:36:26
谢@^_^@. 回复:《为艺术,为爱情》歌谱
灵犀2006-08-30 14:18:52
谢谢分享。请看Callas演唱的video
johnz0022006-08-30 16:08:45
陶醉在歌声中。
nes2006-08-30 17:09:05
为艺术,更为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