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伯达的航船2007-04-11 21:39:07
前两天听了网友贴的《弥撒》,Era 。做了点家庭作业,转帖如下,仅供参考。


《弥撒》究竟是否纳粹军歌


论坛发帖人:centurion




  一首现代乐队的杰出作品,竟在中国互联网被广泛地谣传为纳粹军歌,实在是一件好笑又值得深思的事件,国人的素质问题再次成为重点。

  2006年7月31日,离八一建军节还有短短15个小时,我觉得是有写一些东西的必要了,在这部队的节日来临之际,希望中国军迷的素质问题能引起重视。

现象一:睁眼瞎

  《弥撒》英文名《the mass》是国外Era乐队的专辑《the mass》的第一首歌曲,如果您只听过《弥撒》,不妨再听听这个专辑的其他歌曲,都是和《弥撒》一个风格的。如此雄伟的史诗般的音乐,是用古老的拉丁语演唱的。网络上的谣传大都把这歌叫作《ss闪电部队在前进》,也搬出了所谓的歌词。但只要有个懂拉丁文的朋友去翻译一下就会笑掉大牙,《弥撒》拉丁文的歌词跟这个《ss闪电部队在前进》的歌词根本就是牛头不对马嘴。跟德国或德语更是没有关系。很多在网上转贴的人几乎不懂德语或拉丁语,只是照搬照抄而已,这样的朋友很多,当然责任不在他们,因为中国的第一外语是英语嘛。但这样的转贴是很不负责任的,不懂的东西需要经过认证才能发表,自己都搞不清楚的东西,随便一粘贴草草完事,也不管对不对。导致的后果就是谣传的产生。互联网上最怕人云亦云。古代就有关于谣言危害的故事,一个叫曾子的人,和他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面对邻居的两次提醒,曾子的母亲都不为所动,第三次,当有人来向他母亲说曾子杀人后,她母亲终于害怕地逃跑了,谣言的危害可见一斑。

  所以,我只想对广大的网友说一句:对于转贴的东西也要负责,没搞清楚就不要胡乱宣传。

  以下是《弥撒》真正的拉丁文歌词《The Mass》专辑封面《The Mass》的原文歌词—— 中文译词:



Semper crescis 哦命运,

Aut decrescis 象月亮般

Vita detestabilis 变化无常,

Nunc obdurat 盈虚交替;

一同把苦难

Et tunc curat 和幸福交织;

Ludo mentis aciem 无论贫贱

与富贵

Nunc obdurat 都如冰雪般融化消亡。

Et tunc curat

Ludo mentis aciem

Egestatem 可怕而虚无的

Potestatem 命运之轮,

Dissolvit ut glaciem 你无情地转动,

你恶毒凶残,

Divano 捣毁所有的幸福

Divano re 和美好的企盼,

Divano blessi 阴影笼罩

Divano blessia 迷离莫辨

Divano blessia 你也把我击倒;

Divano 灾难降临

Divano re 我赤裸的背脊

Divano blessia 被你无情地碾压。

Divano blessia


Sors salutis 命运摧残着

Et virtutis 我的健康

与意志,

Michi nunc contraria 无情地打击

Est affectus 残暴地压迫,

Et defectus 使我终生受到奴役。

Semper in angaria 在此刻

Hac in hora 切莫有一丝迟疑;

Sine mora 为那最无畏的勇士

Corde pulsum tangite 也已被命运击垮,

让琴弦拨响,

Divano... 与我悲歌泣号!


In divano


Sors salutis...


Divano...


Hac in hora

Sine mora

Corde pulsum tangite

Quod per sortem

Sternit fortem

Mecum omnes plangite


歌词是13世纪的,按照欧洲的说法,当时正处于黑暗的中世纪


现象二:音乐盲

  请问各位看官,有人听过用教堂里唱诗班的美声唱法来演唱军歌的吗?

  显然这是荒谬的。

  军歌的特点就是通俗易懂,旋律简单,能让大多数人都能很快上手,听听《弥撒》,分明是一首以魔幻世界为背景的大合唱,配合现代电子音乐,造就一种宏大的气氛。试想,在留声机,广播作为主力的二战时代,无论如何也不会有这种效果的。纳粹的领导人也不会愚蠢到把一首不是德语的,唱诗般的歌曲当作军歌。

  真正的第一装甲师军歌是《Panzerlied》,因为坦克就是der Panzer,歌曲就是das Lied(德文)

  某些国人不知道军歌的特点,以为雄壮的歌曲就一定符合军歌的特征,想当然地把它当军歌,甚至为此激动不已,开始崇拜纳粹。真是好笑啊。


现象三:无所谓

  当《弥撒》被澄清不是纳粹军歌后,就有人说:管它是不是军歌,好听就行。

  这样的朋友也挺多,当然,我们不能说他们的态度平庸。只是每个人的处世方式不同,本人还是比较倾向于一丝不苟,凡是能正名的就一定要正名,对待问题不能含糊,要严谨。可能是因为理科专业毕业的关系吧。


现象四:唯德论

  这一类的人是比较可笑可悲的。

  也许是中国人穷怕了,落后怕了,凡是西方的东西总有一种崇拜的心理。

  德国虽然是二战战败国,但和日本一样,总有“不服气”的心理,因为他们初期的军事威力确实有目共睹。

  加上德国酷帅的军服和武器,成为众多哈德份子意淫的对象。他们的言论特点:凡是德国的东西一定最好,凡是德军一定最厉害。

  很多青少年处于逆反心理时期,喊几声元首万岁,纳粹万岁,虽然幼稚,也跟其对历史没有深入了解有关。他们只看到打仗电影力华丽虚荣的场面,却没有认识到战争带来的更多的是创伤。

  举例:一部分人把国民党中极少的德械装备当了宝,使劲跟德国讨近乎,恨不得二战中德联盟,殊不知,纳粹德国是日本的盟友,是中国当时的敌人。如果说起关系密切和装备援助,苏联才是中国的最大影响者。这些人对苏联的影响不外乎“人海战术”“屠杀叛徒”“作风恶劣”,却忘了苏联消灭了80%的德国部队,后期的苏军坦克数量,质量都开始超过德军。

  另一部分人对日不共戴天,对德却挂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派头,恨不得美化纳粹,还抛出“反正德国没侵略中国”的言论。

  这还算好,更有甚者开始说:德军和纳粹是分开的,我们只喜欢德军和装备,不喜欢纳粹。按当时的历史背景,没有纳粹政策,就没有当时的德军。所以,单纯的分开是没意义的,只会显得虚伪。德国认罪态度好,能反省,比日本光明磊落,但并不能就此放宽甚至不提纳粹的罪行,这是全人类都应该永远记得的事件。好比两个罪犯,一个认罪态度较好,另一个死不悔改,但他们共同的大前提都是“罪犯”。辩证法告诉我们,看问题要抓主流,否则只会混淆黑白。比如说:二战的日本和德国打,情况如何?很多人不管3721就说德国狂胜,论陆,空军,德国有优势,但日本的海军绝对比德国强。当时英国,美国,日本都是世界上的海军强国,这是他们海岸线长或作为岛国的优势。岛国一向重视海军,依靠海军。德国的海岸线十分短小,历史上以陆军为主要军事力量,纯粹依靠海军是无法和英法这些海军强国抗衡的。一两艘优秀战舰(哈德的都喜欢Bismark战列舰)并不能掩盖其海军弱的本质。有些朋友就喜欢拿潜水艇说事,也不想想,为什么德海军只能从潜艇发展,是因为盟军的海上力量实在太强了,德海军只能扬长避短,发展别人不太重视的潜艇。如果英海军,美海军全力发展潜艇的话,不出多日,还是会占据潜艇的优势的,只不过人家水面舰艇优势很大,为了海军的平衡发展,没把潜艇放重点而已。这就是岛国海军思想和大陆海军思想的区别。要征服世界,没有强大的海军是不行的。德国的悲剧就在于它能作地区性强国,却不能像美国一样成为世界超级大国。

  纵观中国的网络军迷,迷德国的占了大多数,迷归迷,原则问题还是要搞清楚的,不能因为听了某某歌曲好听,就一厢情愿,自作聪明地把他戴到纳粹头上,取个酷点的名字,看,纳粹党卫军第一装甲师军歌,多酷的名字,中国很多“小朋友”都喜欢取个“党卫军”“纳粹”之类的名字,并不说明他们对历史有多了解,纯粹虚荣一下而已。哈德崇德的人看了立马如获至宝,当作意淫的歌曲。

  不妨说个题外话,有认真的朋友曾把《弥撒》发给欧洲新纳粹份子鉴定过,结果人家根本不认这歌,比较讽刺的是,现在的新纳粹的战歌居然是共产主义无产阶级的战歌《国际歌》。


谣传的罪魁祸首是当初第一个把《弥撒》当纳粹军歌宣传的人,正是他的不严谨不负责任和对歌词的无知,导致了谣传的泛滥。当时也许是他听了这歌气势不错,又比较崇拜德军,加上对“布兰尼诗歌元素”略知一二,就把《弥撒》意淫成军歌了。


真相总是会大白于天下的。真理是无知永远的敌人。

  谨在建军节来临之际,作此文一则,如果您不感兴趣,权当茶余饭后的闲聊。如果您支持真相,希望借这铁血网的知名度,传播真相,抵制谣传。

  部分资料感谢百度贴吧 吧的吧主朋友和其他爱好音乐,坚持真理的朋友。

  文章十分仓促,错误之处,欢迎斧正。


作者:一名十分普通的已工作的毕业生


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绿子弹 武警上等兵引用 4楼 2006-7-31 19:28:45这下窝囊了,我也把《弥撒》当作《ss闪电部队在前进》了,哈德倒还好,我只是欣赏德军他们强悍的战斗意志,只要是个堂堂正正的军人都希望有一个铁血政府,没有腔调的政府是老百姓的悲哀!
世纪末真理 陆军上等兵引用 8楼 2006-7-31 23:14:11弥撒不是现代音乐,是很早的德国音乐,只是现代人加了歌词。

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lzclr 空军中士引用 9楼 2006-8-1 1:09:46我是听过了,很雄壮,也真的以为是纳粹德国的《ss闪电部队在前进》了。因为之前发生了一件事情(当然也是听说,但事实真象就不知道了,没有那么多资源对这些事情考证),说是国内某知名广告用了纳粹的军歌,而用的也正是第一装甲师军歌等等。有点想当然的意思了。不过我们没拉丁文的翻译软件,不然可以试一试。另外你说的国人素质不敢赞同啊。陈丹青的事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啊。在唯外国语至上的原则上,专业厉害的人好多都牺牲在英语上了,现在上大学感觉就是只学好英文就OK了。有次听个老人家说他不懂外语,不懂计算机,应该是被淘汰的了,但是他明明就是业界的行家啊。还有大家基本没多余的资源去考证这些东西,当然发贴给纳粹的兄台除外(如果这是真的话)。
铁血重骑兵 陆军下士 引用 10楼 2006-8-1 6:23:22期待的是华夏民族有一天也可以做到自立自强!

毕竟当时德国的民族精神素质和身体素质是在欧洲最好的!

但是现在的中国呢?

帝国军神 陆军中尉 引用 15楼 2006-8-1 14:29:36晕了,兄弟,你对二战德国的军队了解多少啊?

《弥撒》这不是一首在教堂中由孩子们演唱的圣曲,这是二战中德国纳粹党卫军第一装甲师军歌。也许大多数人没有听说过这首歌的名字,但是很多人的确都曾经听过它———在世界各地拍摄的大批关于二战的记录片中,每当出现纳粹军队蹂躏欧洲的场景时,往往就会听到这首歌或以这首歌改编的配乐。纳粹党卫军第一装甲师的历史就是纳粹德国从扩张到覆灭的历史。当初唱着这首歌前进的德国士兵也许从未想到歌中那句“干枯树枝上最后一片枯叶被寒风扫落”,竟然成了自己的命运。 《弥撒》英文名《the mass》是国外Era乐队的专辑《the mass》的第一首歌曲,这是该乐队重新填词的,并不是二战时期的原曲。

当时的德国军队每个军种兵种都有自己的军歌,很多支部队也有自己的军歌(当然不是所有的部队都有),当时的德国军歌极多,仅仅是《行军歌》就有党卫军.国防军陆军.冲锋队等好几个版本。

《弥撒》是党卫军第一装甲师军歌,是该部队的军歌,《Panzerlied》则是国防军陆军装甲部队的军歌。两者并无联系,要是非说有那就是它们都是装甲部队的军歌。


http://zc.com.ru/music/third-reich/ 二战德国军歌比较全,有兴趣可以看看。
箫笛2007-04-12 01:05:16
学习!顶!
书童2007-04-12 05:02:29
嗯,有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