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oDoo2007-10-29 23:26:26
贝多芬《c小调钢琴合唱幻想曲》
Choral Fantasy in C minor Op.80


Beethoven - Choral Fantasy (Part 1)



Beethoven - Choral Fantasy (Part 2)



【作品背景介绍】

贝多芬在1798年和1812年,都曾为《欢乐颂》的音乐起过稿。1812年写的《欢乐颂》主题,后来用于1814年10月完成的《C大调命名日节庆序曲》(作品115)。贝多芬在1795年前后用毕尔格的诗作曲的歌曲《爱的回答》和《合唱交响曲》末乐章中《欢乐颂》的主题,在音调上有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是《欢乐颂》主题的前身。后来贝多芬在1808年的《c小调钢琴合唱幻想曲》(作品80)中又借用这个曲调作为主题,唱的是库夫纳歌颂音乐的魅力的诗。《钢琴合唱幻想曲》的合唱部分,是为写作《合唱交响曲》的终曲而作的一次尝试; 1824年3月,贝多芬在写给普洛勃斯特的信里说过:《合唱交响曲》的终曲,是“ 按照《钢琴合唱幻想曲》的格调写的,但规模则远较宏大。”由此可见,贝多芬为《欢乐颂》谱曲的意图,从1793年开始,前后琢磨了30年,才最后在《合唱交响曲》中完成的 。


【作品介绍】

作于1808年。题赠给巴伐利亚王马克西米安·约瑟夫。

乐曲一开始是一段很长的,幻想曲风格的钢琴独奏乐段,带出管弦乐的部份之后,就逐渐进入曲子的高潮,其中有钢琴,合唱以及管弦乐交织进行,据说当初贝多芬在首演的时候,因为作曲的时间很紧迫,最前面那一段钢琴独奏的部份,只好先上台以即兴的方式演奏,音乐会结束之后,才完成即兴部份的记谱。

钢琴独奏的部份之后,法国号以宣告式的音型和双簧管呼应;接下来,再度由钢琴介绍一段清纯,童稚般的主题,而这段旋律事实上是取自贝多芬在1795年自己所写的一首以爱情为主题的艺术歌曲,《爱的回答》(Gegenliebe)。接着,便以这个简单清纯的旋律开始了一段自由的变奏,在钢琴和管弦乐的部份都有着落之后,最后他才选了Kuffner或是Treitschke的诗放在最后的合唱当中。


_(a) _(a) _(a)
frog-2007-10-30 00:00:28
谢谢介绍这一具有幻想色彩的作品,毕竟是贝多芬
johnz0022007-10-30 01:04:41
很长的一段引子,到-4:20 初显主题,以后是几个变奏。好听。
种菜得菜2007-10-30 01:08:58
first time to enjoy it, thanks.
箫笛2007-10-30 06:08:05
不错,听出点欢乐颂的味道-2:00,感谢介绍!
纸纸2007-10-30 12:06:59
3.50开始的变奏有的味道, 呵呵^^
书童2007-10-31 04:33:24
谢DooDoo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