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oDoo2008-01-02 20:44:44
专辑名称:CHOPIN:The Complete Nocturnes and Impromptus
中文名称:肖邦《夜曲、即兴曲全集》
钢琴演奏:Angela Hewitt(安杰拉·休伊特)
发行公司:Hyperion(亥伯龙唱片)
发行时间:2003年




点这里下载=》


首先在这里感谢一下上传此专辑的古典乐迷。文字介绍来自网络。无试听,大家下了听吧。


  安杰拉·休伊特崛起于一九八五年多伦多国际巴哈钢琴大赛,这份殊荣让她灌录了一张巴赫钢琴作品录音,成为该年度最畅销的巴赫专辑。安杰拉·休伊特从三
岁开始学习钢琴,九岁在多伦多皇家音乐会堂首次登台演奏。同时她也学习小提琴、直笛、声乐以及古典芭蕾,但是对钢琴的狂热兴趣使她最终选择了这个乐器。在近二十年里,安杰拉·休伊特在世界各地拥有无数乐迷,并享有极高的声誉。她的乐思精致细腻,技巧在各个曲目皆游刃有余,极受乐评激赏。无疑她是巴赫的专家,但她同时也专精于拉威尔及梅湘音乐里那有力的旋律。短短数年内,她在Hyperin录制了巴赫几乎所有的钢琴作品。

  安杰拉·休伊特足迹遍布整个北美洲和欧洲,以及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新西兰、以色列、中国、墨西哥、土耳其和前苏联。最近的演出季节最精彩场面包括在卡内基的登场,并且与克利夫兰管弦乐队以及与澳大利亚室内乐队的北美洲旅行。在2005-2006的演出季,她参加了琉森钢琴节、斯图加特音乐节,并且与马尔姆管弦乐队一起在卡尔加里、哥本哈根和旧金山,举办了独奏音乐会。在2006-2007年演出季的计划中,包括与克利夫兰管弦乐队,底特律和多伦多交响乐团,英国广播公司苏格兰交响乐团的合作。在伦敦、纽约、亚特兰大、东京、汉城、华沙,莫斯科、佛罗伦萨、威尼斯、都柏林、斯图加特等地举办独奏音乐会。

  在这张专辑中安杰拉·休伊特用精湛的演奏为我们深情地诠释了肖邦夜曲和即兴曲迷人魅力。



  夜曲的语源系从拉丁语NOX演变,在罗马时代,有“夜神”之意。夜曲形式的创始人,一般认为是克莱门蒂(Clementi,1752-1832)的学生、英国人约翰·费尔德(Field,1782-1837),其夜曲名称可能取自天主教会的“夜祷”。费尔德一生作有21首夜曲,肖邦也作有21首夜曲,其中明显可见费尔德的影响。但正如哈聂卡所说:“肖邦拓展和提高了费尔德形式,溶进了戏剧的气息、热情,使之更端庄秀丽费尔德的夜曲是朴素的牧歌形态,肖邦所努力的不是单纯的,而是经过装饰,过于阴郁,具有东方气息这不是经过温室飘逸出音乐学校的异国情调,也没有非诗性的爱尔兰人所栽培的野花的新鲜气味。



  肖邦一共作有21首夜曲

1、OP.9.1-3,肖邦最早出版的夜曲,出版于1833年,作于1832年,献给玛丽·普勒耶夫人,模仿自费尔德。这首第一号,降B小调,甚缓板,3段体,中段由八度音奏出降D大调。尼尔斯评价:”充满了梦中饱满的甜蜜欢乐,那时把黄昏,夜的寂静,以及这产生的一切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2、降E大调,OP.9.2,作于1830-1831年,回旋曲式,行板在左手的伴奏下,右手在装饰音中始终保持华彩咏唱。哈聂卡认为,此曲应以“纯粹的触键。”

3、B大调,OP.9.3,作于1830-1831年,稍快板,3段体。第一段优雅而带几分媚态;第二段转为B小调,激烈的戏剧性情绪,有进行曲风格旋律;第三段再现第一段后有优美的尾声。尼克斯评介:“典型的沙龙音乐,没有爱怜,在情绪上却充满馨香。”

4、F大调,OP.15.1-3,的3首作于1830-1831年,出版于1832年,呈献给费迪南·希勒。这首第四号,如歌的行板3段体。第一段为清朗、典雅的行板,16分音符三连音过构的装饰非常醒目,中段进入有魄力、近似暴风雨的激情部分。

5、升F大调,OP.15.2,甚缓板,3段体。第一段装饰成如歌的华彩,其中孕含丰富的情绪。中段加倍速度,其中五连音音型以半音量的柔声开始,很具特色。这是非常美的一首尼克斯评介:“外界的温暖及光渗透到心里,装饰的华彩音像蜘蛛丝地飘然在我们周围舞蹈。第一段为甜蜜的回忆,中段为不安的情绪,但太阳并不失去其温暖,反而稳住了沉着的情绪,像是夏日遥远的天空那一道彩雾慢慢地消失。”

6、G小调,OP.15.3,肖邦在此曲草稿上注明:“在《哈姆莱特》上演之后”。缓板,2段体,第一主题有痛心疾首意味,似乎呻吟,悲叹中的反抗发展到顶点才平静下来,优美的转调后出现幽静的钟声及安慰与希望的第二主题。

7、升C小调,OP.27.1-2、两首作于1835年,出版于1836年,呈献给达波尼伯爵夫人。这首第七号甚缓板,3段体。第一段以柔声奏出暗淡的旋律,经种种转调后,情绪越来越不安; 中段速度转快,出现悲痛的第二主题,它化解为明朗后再复归第一主题。这是肖邦夜曲中结构最大的一首。哈聂卡认为中段有贝多芬的风格,库勒普斯基认为,肖邦此曲的“诗情穿上了厚重的魔术外衣。”

8、降D大调,OP.27.2,优美而平衡的回旋曲式,持续的缓板,两个主题经过3次装饰,转变为新的形态而反复。尼克斯评介:“洗练、完整的结构,在优美的感情中含有流畅的忧郁,它扩散开来,其甜美令人失去元气,因其中散发着”毒素“之故。我们不可吞饮这三度及六度音,如吞饮了,必须以巴赫、贝多芬的解毒剂才能化之。”

9、B大调,OP.32.1-2,两首作于1836-1837年,出版于1837年,呈献给德·毕林男爵夫人。这首第九号自始至终为行板。库勒普斯基解说:“此曲如莫扎特的咏叹调一样简朴”。而哈聂卡认为,此曲尾声“像是敲击着悲剧的大鼓,像是暴风雨般的宣叙调尾声,与梦幻般的开头部分形成强烈对比。”

10、降A大调,OP.32.2,缓板,3段体,第二主题出现时,变气氛为暴风雨似的热情;第一主题再现时,受这种热情影响而出现摆动的情绪。

11、G小调,OP.37.1-2,的两首作于1838年,出版于1840年,此曲作于肖邦与乔治桑一起在马尧卡岛回国之后,库勒普斯基称此曲为《乡愁》。始终行板,具降E大调圣咏合唱中段3段体。

12、G大调,OP.37.2,小行板,此曲来自航海途中灵感,低音部不断起伏的伴奏中出现重音,表示船的航行,其间以丰富的和声表现水上的粼光,接着出现舵手之歌,按乔治·桑说法是肖邦自己梦幻中的自言自语。歌声消失,船像是在夜海中漂浮,再传来低声吟唱,摇动的曲趣反复,船渐渐在远处消失,黑暗的水中隐约的舵手之歌。

13、C小调,OP.48.1-2,两首是肖邦成熟期的作品。尤其这第一首是所有夜曲中结构最大的一首。OP.48的两首作于1841年,出版于1842年,呈献给罗拉·德尤贝尔小姐,缓板,3段体。哈聂卡解说:“这是最高贵的夜曲,构思巨大,有短音乐剧的感觉,在双倍速度处,加强了戏剧性效果。此曲具英雄性,脱离了悲伤,让我们看到伟大、男性的肖邦。”。

14、升F小调,OP.48.2,小行板,3段体,中段为狂想曲。序曲和最初的主题有挽歌的情绪,尼克斯说:“有令人不禁落泪的甜美。”开头主题反复两次后转为甚慢板。肖邦学生回忆,肖邦6要求他弹中段时右手要用宣叙调表现,而且“最初两个和弦要如暴君的命令一般,其余部分以怜悯的感情演奏。”。

15、F小调,OP.55.1-2,作于1840年,出版于1844年,呈献给珍妮·史达林克小姐。此曲为行板3段体,库勒普斯基评说,此曲“悲伤逐渐堆积,成为失望的呼喊,而后又因希望而转为温暖。”。库拉克认为:“让人想起一位离开自己所爱家庭、所爱的人们,寂寞悲伤地在旅途的流浪者。” 中段为进行曲风格,像说往前走需更大的勇气和热情。尾声是感言:“啊,神啊,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16降E大调,OP.55.2,即兴风格,3段体,全曲又可分为速度为持续的缓板与船歌两部。

17、B大调,OP.62.1-2,的两首是肖邦一生最后的作品,作于1846年,出版于1846年,呈献给肯迪利兹小姐,行板,3段体。哈聂卡解说:“这是在月光下飘散着花香的夜曲,带着疾病的、丰富的花香,那依着栅栏上升的音符突然转回主音,具非常的魅力。主旋律非常华丽,雄浑的和声,降A大调处踌躇之定,有很大的魅惑力。”

18、E大调,OP.62.2,缓板,3段体,其中有敌对式的激烈对话,和声极为丰富。

19、E小调,OP.72,作于1827年,1855年出版,实际是肖邦17岁时的作品,行板,简单朴素的形式。

20、21号两部作品为肖邦逝世后所发现,20为升C小调,约作于1830年;21为C小调,约作于1837年。


  肖邦一共作有4首即兴曲,哈聂卡说:“肖邦的即兴曲,是在自由中有一贯的形式,看来像是自由独特、却可以感受到构成上的严密。” 4首中脍炙人口的是第一号与第四号,最具即兴要素的是第二号这4首即兴曲

1、降A大调,OP.29,作于1837年,呈献给德·罗伯伯爵小姐,3段体。全曲以戏谑的形态贯通,左右手连续的三连音符的摆动音型非常迷人。尼克斯对其中段的评述:“像是泉水池里的水泡闪烁着光亮,阳光就照在水面上。”

2、升F大调,OP.36,作于1839年,表现形态为叙事曲的叙述要素及夜曲冥想要素的综合。此曲由晚钟似的低音部上方,传来忧郁而富夜曲风格的旋律,接着的连续和弦转为朦胧的歌唱,右手插入句终了后,夜曲风格旋律在三连音符音型伴奏下重现,此时转为F大调。不久又回到主题,主旋律经过修饰并加以变化处理,尤其32分音符处理非常迷人。回到梦幻和弦,然后似烟雾渐渐消散,最后八度音突起,冲破原来的梦。

3、降G大调,OP.51作于1842年,呈献给艾斯蒂哈伯爵夫人,3段体。尼克斯评说:“开头相对方向蛇行一般的二声部律动及旋律,使人想起降A大调第一号即兴曲,不过两者个性截然不同。此曲完全是病态似的不安,有哀伤的特征,松懈无力的半音阶进行及三度、六度音之连续性摇动,使中段有很大的安宁感,且呈示了降D大调和弦的力与热,有雄辩效果。不过,这里还是有哀伤的半音阶经过音,而那些忧郁的、断断续续的伴奏一点不快活。此曲虽非常优美,但整个在不健康、有待拯救的情绪中。”

4、升C小调,OP.66(幻想即兴曲),可能作于1834年,呈献给狄斯特夫人,由冯达纳作为遗作发现出版,3段体。第一段是左右手音型急速交合产生的幻想,中段为如歌地,然后重复第一段,尾声为中段旋律在低音部反复,酝酿出一种余韵袅袅的效果。

_(u) _(u) _(u)
书童2008-01-02 22:36:17
介绍的很祥细,谢谢doodoo.
圣牛2008-01-02 22:39:20
介绍的很祥细,谢谢doodoo. zttt
comelater2008-01-02 22:47:43
向你问好~新年快乐~~~~~
johnz0022008-01-03 02:26:36
谢多多的介绍,慢慢品尝肖邦夜曲。
葳蕤2008-01-03 04:37:41
thanks for sharing. happy new year!
weston2008-01-03 19:47:12
顶嘟嘟强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