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前班了2008-01-07 18:32:27
【单曲】柴科夫斯基《洛可可大提琴主题变奏曲》--320kbs

                                                             

 



        【音乐版本】柴科夫斯基 
        【单曲名称】柴科夫斯基《洛可可主题变奏曲》 
        【国家地区】欧洲
        【专辑歌手】Wispelwey

        【音源类型】MP3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Peter Ilyich Tchaikovsky,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1840年出生于沃特金斯克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习钢琴,由于父亲的反对,进入法学院学习,毕业以后在法院工作。22岁时柴科夫斯基辞职,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跟随安东·鲁宾斯坦学习音乐创作,成绩优异。毕业后,在尼可莱·鲁宾斯坦(安东·鲁宾斯坦的弟弟)的邀请下,担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
       
柴科夫斯基性格内向而且脆弱,感情丰富,与崇拜自己的女学生的婚姻破裂后,企图自杀,他的朋友把他送到外国疗养。他被认为有同性恋倾向,并且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一直试图压制,因此有意见认为这是婚姻破裂的原因。这期间开始和一个热爱音乐的梅克夫人通信。后来梅克夫人成为他的资助人,他后阶段的许多作品都是献给这位夫人的。但奇妙的是两个人从来没有见过面。当他们十四年的书信往来因为这位夫人宣布公司破产而终止时,柴科夫斯基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在独自度过忧郁的三年后于莫斯科去世。他的死疑点重重,官方说法是他喝了带有霍乱病毒的水而染病身亡。但是据后来学者的考证,很有可能是自己服用砒霜而自杀。但是,这都只限于猜测,真的原因直到现在还是一个谜。
      
在音乐创作上,柴科夫斯基很崇拜莫扎特,甚至模仿他的风格创作了一部管弦乐组曲(Suite No. 4 in G major, "Mozartiana", Op. 61)。 对于瓦格纳音乐中的一些特性他却很反感,认为瓦格纳过于重视管弦乐队而忽略了声乐,柴科夫斯基主张用现实主义手法来表现歌剧,主导动机只用以描写心理感情等内在方面。其风格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很多后来者。

这首为大提琴和乐队而作的《洛可可主题变奏曲》,A大调,OP33,作于1876年,献给大提琴家菲岑哈根。洛可可源于法文ro- caille,意为“贝壳形”,指法国18世纪中叶表现于庭园布置、室内装饰等方面一种实用的艺术风格。其特点为强调富丽堂皇的外形和纤巧繁琐的装饰,在具体运用中强调不对称的各种漩涡形曲线和轻淡柔和的色彩。在音乐上,洛可可常指巴洛克到古典乐派过渡期的音乐作品风格。柴科夫斯基这首作品的曲名,意在表明此曲依莫扎特的风格写成,作品由主题和8段变奏组成。主题是俄罗斯风格温柔、恬静的旋律,有诗一般的意境与情调。




               

试听下载

主题
第1变奏:朴素的中板
第2变奏:朴素的中板
第3变奏:稍慢的行板,如歌的浪漫曲
第4变奏:行板
第5变奏:中庸的快板
第6变奏:行板
  第7变奏:急速的快板
 

 

全辑连播

本贴音乐仅供试听,下载者请在24小时内删除,请支持并购买正版保存!
 
上学前班了2008-01-07 18:50:30
德沃夏克滴那套专辑第6、7张蝶是第八第九
超级大音乐迷2008-01-07 19:21:58
上学前班了的帖子一流,頂!!!
DooDoo2008-01-07 19:45:27
丁页!
johnz0022008-01-07 21:25:10
DING! 谢谢文字介绍。
淋雨2008-01-08 05:55:52
回复:【专辑】柴科夫斯基《洛可可大提琴主题变奏曲》--320kbs
书童2008-01-08 07:00:47
下载又删除了,谢学前班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