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海聆风2008-02-14 02:05:18


《雪域神舟天路行》之一




雄伟的珠穆朗玛峰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期盼……",一曲《青藏高原》让多少人对这片神秘而古老的土地无限神往。那里是人间的天堂,那里是无数人的梦想,那就是青藏高原。


这是我国自己设计制造的东风8B型内燃机车“雪域神舟号”,由它完成了青藏铁路格—拉段的第一牵。


这是机车驾驶室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几代人期盼已久的梦想终于实现了,西藏从此结束没有铁路的历史。青藏铁路由西宁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814公里已于1979年铺通,1984年投入运营。新建的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42公里,于2006年7月通车运营。


这是趟从拉萨下来的火车
十万筑路大军历经五年的艰苦奋战,在“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挑战生命极限,写下了中国乃至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精彩一笔。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


格—拉段铁路图
青藏铁路如同一根金丝线,把散落在雪域高原上的美景一一串起:
西宁的青海湖、格尔木的察而汗盐湖、雄浑的昆仑山、可可西里的藏羚羊、三江源的冰川、神圣的唐古拉、神秘的羌塘草原、当雄的纳木错湖、拉萨的布达拉宫……


沿着青藏铁路,你能感受到挑战生命极限的刺激,也能饱览青藏高原绚丽的自然风光,更能品味充满浓郁宗教气息的藏民族文化。


这些梦中的人间天堂现在仿佛近在眼前,鲜活得可以触摸。现在就让我们开始神奇的天路之旅。


青藏铁路起点


西宁市区夜景
西部重镇——西宁
当我们到达青海西宁机场时,大家非常害怕高原反应,纷纷询问西宁和拉萨的天气,导游说西宁温度是25度,但是拉萨只会比西宁更热,因为拉萨日照时间长(是成都的7倍),有“日光城”之称,这下大家都傻了,要知道我们好些人把过冬的衣服都扛来了,煞是好笑!


西宁曹家堡机场
在从西宁机场去市区的路上,看到的景色和华北很相似,没有很多特别之处,只是时而可以看到铁路,大家就兴奋的询问“这就是传说中的青藏铁路吧?”,导游笑着说不是;


这是去格尔木的青藏铁路,今天晚上就要坐火车从这里经过。


这是经过的另一座西宁至格尔木的高架橋
稍后又看到一段铁路,又问,又不是……。原来这些都不是,都是从内地经兰州到西宁的铁路,真正的青藏铁路是从西宁开始的。导游告诉我们说:“西宁的宾馆都是没有空调的,因为这边的平均气温是较低的,这两天是西宁最热的时候。


西宁市新宁广场夜景


位于西宁市的“新宁广场”旁边的省博物馆
西宁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是沟通中原与西部边地的重镇。今天的西宁市为兰青铁路终点、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起点,依然是通往青藏高原腹地的交通要冲。


西宁火车站
西宁周围群山环抱,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属高原半干旱气候,年均温4.9℃,最高31℃,最低-18℃。夏季凉风习习,凉爽如秋,是天然的避暑胜地。


塔尔寺
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西宁拥有北禅寺、东关清真大寺、塔尔寺、老爷山、日月山、西王母瑶池和湟源峡等风景名胜,著名的青海湖距西宁市290公里。


在清真寺内广场看寺外大门
西宁东关清真大寺
这是青海省最大的伊斯兰教寺院, 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寺内大殿面积1102平方米,可容纳3000人共同礼拜。大殿具有独特的伊斯兰教民族风格,整个建筑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描金涂彩,华贵壮观。


大清真寺的内大厅
1999年底,改造竣工后,清真大寺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人面前,成为青海省著名的旅游观光景点之一。


青海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
青海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始建于1982年,距青海省省会西宁市22公里,占地约400亩,海拔高度2366米,是我国海拔最高、最适合耐力性运动项目训练的高原体育训练基地。


青海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远眺
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清新。马俊仁对多巴高原体育训练基地情有独钟,凡是大赛前,他都要带队来这个“世界冠军的摇篮”进行训练。

踏上青藏列车

车票背面与其他的火车票不同,它印的不是广告,而是注意事项。在检票上车的时候,旅客还要提供健康登记卡才可以上车。


比空姐还漂亮的青藏列车乘务员


青藏线上的列车是目前我国最先进的,根据青藏铁路的气候、环境和雪域高原风光,青藏铁路旅游观光列车的整体设计既体现了现代化、舒适性,又在技术上重点解决了适应高原自然环境和恶劣气候的运营条件。


出发前的安全检查
首先是满足供氧要求:列车采用弥散式供氧与分布吸氧相结合的方式,在整体上既提高了车内氧气含量,又保证了旅客补充吸氧的需要;其次是满足环保要求:全封闭式的车厢内,装有废物、废水和垃圾回收装置;三是列车在电气和非金属材料等的选用上,满足了青藏高原特殊环境的要求。


全封闭式的车厢

这是列车内的餐车,远处的显示屏幕上正在动态显示“每个座位配备一个吸氧口”。


供氧口。打开后是氧气管的插孔,把氧气管接上后就可以吸氧了。由于我们担心吸氧习惯了,下车后会有高原反应,所以一路都没有使用。对了,列车在格拉段上,由于气压问题,餐车是不供应炒菜的,只有盒饭。


餐车一角的吧台


车厢一边的洗手池,是不是很豪华?水龙头旁边还有洗手液可以用


车厢内的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着目的地。仔细观察会看出,这个液晶屏也和其他火车上的不同,它不是装在头顶上,而是基本上和人的肩旁同高,而且很大很清楚。一路上,会不断显示下一站的信息,实时车速以及车厢外的温度。


列车上有充电设备,还有氧气口,精心的设计


车厢内书报架上的杂志。这本《雪域之旅》很好看,里面大多是用图文来介绍西藏的,有游玩的注意事项啊,推荐的藏餐啊等等。推荐即将乘坐青藏线的筒子们看看。这杂志标注了“车载杂志,请勿带走”。(未完待续)
播放曲目
1青藏高原—李娜
2天路—韓紅


磨坊小札2008-02-14 05:20:25
帖如ID,极有气势!
书童2008-02-14 07:49:05
一条神奇的天路,喜欢这帖,谢BBs。